涌吐,套用藥物或使用工具刺激咽部以引起嘔吐而排出有害物質的一種治法。適用於痰涎阻塞咽喉、妨礙呼吸,或食積停滯胃脘而見悶脹滿痛,或誤食毒物且留於胃部者。常用藥如瓜蒂、藜蘆、膽礬等,均宜用散劑,須準確掌握劑量;用工具刺激咽部的稱“探吐”,一般用潔淨鵝、鴨毛輕輕刺激咽部以引吐,在迫急時亦可用手指探喉引吐。孕婦禁用本法,體虛者宜慎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涌吐
- 類別:治法
涌吐,套用藥物或使用工具刺激咽部以引起嘔吐而排出有害物質的一種治法。適用於痰涎阻塞咽喉、妨礙呼吸,或食積停滯胃脘而見悶脹滿痛,或誤食毒物且留於胃部者。常用藥如瓜蒂、藜蘆、膽礬等,均宜用散劑,須準確掌握劑量;用工具刺激咽部的稱“探吐”,一般用潔淨鵝、鴨毛輕輕刺激咽部以引吐,在迫急時亦可用手指探喉引吐。孕婦禁用本法,體虛者宜慎用。
涌吐,套用藥物或使用工具刺激咽部以引起嘔吐而排出有害物質的一種治法。適用於痰涎阻塞咽喉、妨礙呼吸,或食積停滯胃脘而見悶脹滿痛,或誤食毒物且留於胃部者。常用藥如瓜蒂、藜蘆、膽礬等,均宜用散劑,須準確掌握劑量;用工具刺激咽部...
利用藥物的涌吐作用引起嘔吐以排除胃中宿食,毒物,痰涎等物的方法,稱涌吐法。吐宿食、毒物 飲食過量或食後消化不良,食物停滯胃內,引起脘腹脹痛、食欲不振、噯腐等症狀;或毒物停留在胃,均宜用涌吐法,使宿食或毒物排出體外。注意事項 1、涌吐法易傷胃氣,而且能使用多胸腹腔內壓發生劇烈變化,故凡有出血...
涌吐的作用趨向為向上,故本類藥物均具升浮性能。涌吐是本類藥直接作用於胃的結果,涌吐藥均適用於毒物、宿食停留胃中需要涌吐的病症,故可歸胃經。其中,能截瘧治療瘧疾者,可歸膽經(瘧屬少陽);能祛濕退黃治療黃疸者,可歸肝經。本類藥物都有毒。配伍套用 涌吐藥藥力峻猛,使用時需要辨證施用。該藥...
涌吐禁例是醫學術語。有以下情況的,不宜使用吐法: 手足寒冷的; 脾胃虛弱,面色萎 黃,脈微弱或虛大無力的; 氣虛而脹,不能運化,不可誤認為實證 ; 虛喘不安; 腳氣衝心的; 病人惡寒而不想蓋衣被的,這是內 真熱而外假寒; 孕婦; 老人虛弱的; 產後; 失血患者。以上 不宜用吐法的僅是舉例。
[涌]吐法 [涌]吐法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用具有催吐作用的方藥或物理刺激方法引起嘔吐,治療痰涎、宿食或毒物停蓄而病位偏上之病證的治法。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上之是中醫基礎術語。治法。涌吐之法。解讀 指涌吐之法。見《素問·至真要大論》:“寒者熱之,熱者寒之,……,驚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開之發之,適事為故。”病邪在上者,治療應當使邪從上而出,如瓜蒂散涌吐上焦實邪之類。臨床使用催吐藥或其它能引起嘔吐的物理刺激(如羽毛...
〖功用〗 涌吐宿食。用法 用極鹹鹽湯三升,熱飲一升,刺口令吐宿食使盡,不吐更服,吐迄復飲,三吐乃住,靜止。[現代用法:將鹽用開水調成飽和鹽湯,每服200-300ml,服後探吐,以吐盡宿食為度。]方歌 鹽湯探吐千金方,乾霍亂證宜急嘗,宿食填脘氣機阻,運用及時效最良。方解 本方主治宿食不消或...
新疆藜蘆,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阿爾泰藜蘆Veratrum lobelianum Bernh的根及根莖。分布於新疆阿爾泰山。具有止痛,殺蟲,涌吐之功效。常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疥癬,惡瘡,癲狂痰壅。入藥部位 根及根莖。性味 味辛、苦,性微溫。歸經 歸肺、胃、肝經。功效 止痛,殺蟲,涌吐。主治 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疥癬,...
五水硫酸銅,又名膽礬。為硫酸鹽類膽礬族礦物膽礬的晶體,或為硫酸作用於銅而製成的含水硫酸銅結晶。由含銅硫化物氧化分解形成的次生礦物,可與藍銅礦(扁青)、孔雀石(綠青)等礦物共生。分布於我國西北等氣候乾燥地區銅礦床的氧化帶中。具有涌吐,解毒,去腐之功效。常用於中風,癲癇,喉痹,喉風,痰涎壅塞,...
晉福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壽世保元》卷十。具有涌吐排毒,燥濕殺蟲之功效。主治蠱毒 。方劑組成 晉礬、福建茶各一兩(30g)。用法用量 1、現代用法:1次9g,新汲水調服,服後當吐,若未吐,再服必吐。2、古代用法:上為末,每服三錢,新汲水調下,即吐出也。未吐,再服必吐。主要功用 涌吐排毒,燥濕...
鹽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卷下,名見《三因極一病症方論》卷十一。具有涌吐宿食之功效,主治宿食停滯不消,心腹脹痛,吐瀉不得。組成 鹽一升,水三升。用法用量 上二味,煮令鹽消,分三次服。當吐出食便愈。功用 涌吐宿食。主治 宿食停滯不消,心腹脹痛,吐瀉不得。文獻摘要 1、《金匱要略》...
加減瓜蒂散,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探驪集》卷五。具有涌吐痰涎之功效。主治癲病。呆呆痴痴,喜怒哀樂,發之皆不中節,或忘前失後,或言語不倫。或無故喜怒,或忽泣忽止而體壯者。臨床常用於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證見痰涎壅盛者。組成 瓜蒂、藜蘆、硼砂各一兩,鬱金六錢。用法用量 上為末。每服...
emesis,英語單詞,主要用作名詞,作名詞時譯為“[臨床] 嘔吐”。單詞用法 柯林斯英漢雙解大詞典 emesis /ˈɛmɪsɪs/ 1.N the technical name for vomiting 嘔吐 →see vomit 短語搭配 emesis basin 盂盆 Acute Emesis 急性嘔吐 emesis method 吐法 ; 涌吐法 Anticipatory emesis 預期性嘔吐 emesis ...
救急稀涎散,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六。具有開關涌吐之功效。主治中風閉證。痰涎壅盛,喉中痰聲轆轆,氣閉不通,心神悶,四肢不收,或仆倒不省,或口角似歪,脈滑實有力者。亦治喉痹。歌訣 稀涎皂角與白礬,痰濁壅阻宜開關;中風痰閉口不語,涌吐通關病自安。組成 豬牙皂角(如豬牙,肥實不蛀...
常山,中藥名。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Dichroa febrifuga Lour.的乾燥根。分布於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等地。具有涌吐痰涎,截瘧之功效。常用於痰飲停聚,胸膈痞塞,瘧疾。入藥部位 乾燥根。性味 味苦、辛,性寒。歸經 歸肺、肝、心經。...
瓜蒂二陳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重訂通俗傷寒論》。具有涌吐痰涎之功效。主治痰症類傷寒。寒痰在胸中,胸滿氣沖,憎寒壯熱,惡風自汗,胸中郁痛,飢不能食,使人揉按之,反多涎唾,甚或下利日十餘行,右脈微滑,左脈反遲。組成 甜瓜蒂二十粒,姜半夏、廣橘紅各錢半。用法用量 以水煎成,沖生萊菔汁二瓢...
其高者因而越之 其高者因而越之,治則名,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病所在上部(高),如咽喉、胃脘等病症,可用升散或涌吐(越)的方法治療。
《湯頭歌訣》是清代汪昂撰古代醫方著作。共一卷。刊於1694年。書中選錄中醫常用方劑300餘方,分為補益、發表、攻里、涌吐等20類。以七言歌訣的形式加以歸納和概括。並於每方附有簡要注釋,便於初學習誦,是一部流傳較廣的方劑學著作。刊印後相應地出現了多種後人續補、增注或改編的作品。其中1961年人民衛生...
《張仲景方劑現代臨床套用》是2005年2月1日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侯勇謀。內容簡介 本書按方劑功能分為治表劑、攻下劑、涌吐劑、和解劑、溫陽散寒劑、清熱瀉火劑、理氣理血劑、祛濕劑和化痰劑、補益劑、收澀劑,以及雜方及其他11章介紹了張仲景153首方劑的現代臨床套用,收載了近20年來各種...
礬皂散,中醫方劑名。出自《醫級》卷八。主治卒中痰嘶,壅閉會厭,湯飲不得入口。組成 白礬、牙皂各等分。用法用量 水煎,灌之取痰,得吐痰涎,可商投劑。主治 卒中痰嘶,壅閉會厭,湯飲不得入口。方義 痰在喉中,法當涌吐。白礬、皂角皆涌吐痰涎之品,具透關開竅之功,合而用之,其力更著,是可為...
常山提取物,主治涌吐痰涎、截瘧的藥物。來源 常山嫩葉稱“蜀漆”,亦供藥用。根秋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曬乾。枝葉夏季採集,曬乾。別名:黃常山、雞骨常山、雞骨風、風骨木、白常山、大金刀、蜀漆。生於林蔭濕潤山地,或栽培於林下。分布江西、湖北、湖南、陝西、四川、貴州、雲南、廣東、廣西、福建等地。主...
礬皂散,中醫方劑名。出自《醫級》卷八。主治卒中痰嘶,壅閉會厭,湯飲不得入口。組成 白礬、牙皂各等分。用法用量 水煎,灌之取痰,得吐痰涎,可商投劑。主治 卒中痰嘶,壅閉會厭,湯飲不得入口。方義 痰在喉中,法當涌吐。白礬、皂角皆涌吐痰涎之品,具透關開竅之功,合而用之,其力更著,是可為...
〖方歌〗 稀涎皂角與白礬,痰濁壅阻宜開關,中風痰閉口不語,涌吐通關氣自還。〖主治〗 中風閉證。痰涎壅盛,喉中痰聲漉漉,氣閉不通,心神瞀悶,四肢不收,或倒仆不省,或口角似歪,脈滑實有力者。亦治喉痹。〖功用〗 開關涌吐。〖運用〗本方可用於中風痰閉之證。以喉中痰聲漉漉,氣閉不通,心神瞀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