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信用卡犯罪研究

涉信用卡犯罪研究

《涉信用卡犯罪研究》是2020年8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憲權。本書圍繞“惡意透支型”信用卡詐欺罪的刑法分析、盜竊信用卡並使用行為定性的困境與破解等若干疑難問題等內容展開。

基本介紹

  • 書名:涉信用卡犯罪研究
  • 作者:劉憲權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6551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惡意透支型”信用卡詐欺罪的刑法分析、盜竊信用卡並使用行為定性的困境與破解、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疑難問題刑法探析、涉信用卡犯罪對象的評析及認定、網路移動支付環境下信用卡詐欺罪定性研究、偽造信用卡犯罪中的偽造行為內涵與對象研究、信用卡“養卡”、“套現”行為的刑法定性分析、信用卡詐欺罪的司法認定與若干疑難問題等內容展開。本書是迄今關於涉信用卡犯罪最全面、最前沿的論著。

圖書目錄

總序 _ 1
第一章涉信用卡犯罪法律規定 _ 1
第一節 涉信用卡犯罪的刑法規定 _ 2
一、第一階段:立法專門化 _ 2
二、第二階段:立法擴張化 _ 3
三、第三階段:立法精細化 _ 5
第二節 涉信用卡犯罪的法律解釋 _ 8
一、涉信用卡犯罪的立法解釋 _ 8
二、涉信用卡犯罪的司法解釋 _ 12
第二章破壞信用卡管理秩序行為的刑法定性分析 _ 19
第一節 妨害信用卡管理行為司法認定疑難問題 _ 19
一、持有、運輸偽造的信用卡或偽造的空白信用卡
行為的認定 _ 20
二、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行為的認定 _ 24
三、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行為的認定 _ 26
四、竊取、收買或者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資料行為的認定 _ 30
五、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罪數的認定 _ 35
第二節 偽造信用卡行為司法認定疑難問題 _ 38
一、刑法金融犯罪中偽造行為的內涵 _ 40
二、偽造信用卡犯罪的對象不應包括虛擬信用卡 _ 47
三、偽造信用卡犯罪的對象理應包括空白信用卡 _ 52
第三章盜竊信用卡並使用行為的刑法定性分析 _ 59
第一節 “盜竊信用卡並使用”行為的涵義辨析 _ 60
一、正確理解“盜竊信用卡並使用”中“信用卡”的範圍 _ 60
二、正確解讀“盜竊信用卡並使用”中的“使用”行為 _ 64
三、正確界定“盜竊信用卡並使用”中的“盜竊”行為 _ 70
第二節 “盜竊信用卡並使用”行為定性的困境與破解 _ 76
一、《刑法》第196 條第3 款的規定之性質辨析 _ 78
二、盜竊信用卡並使用定盜竊罪規定之適用困境 _ 86
三、盜竊信用卡並使用定盜竊罪規定適用困境之破解 _ 94
第四章“惡意透支”型信用卡詐欺罪的刑法分析 _ 101
第一節 “惡意透支”行為的理解與認定 _ 101
一、“惡意透支”行為的刑法規定 _ 102
二、“惡意透支”型信用卡詐欺罪主觀目的的認定 _ 106
三、對“銀行催收”的理解與完善 _ 118
四、“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與“經催收不還”之間的關係 _ 121
第二節 “惡意透支”型信用卡詐欺罪的數額認定 _ 124
一、“惡意透支”型信用卡詐欺罪的數額認定難題 _ 124
二、“惡意透支”型信用卡詐欺罪數額認定路徑 _ 126
第五章其他涉信用卡犯罪行為的刑法定性分析 _ 130
第一節 “養卡”“套現”行為的刑法定性 _ 130
一、“養卡”行為的刑法定性 _ 131
二、“套現”行為的刑法定性 _ 142
第二節 非法使用信用卡行為的刑法定性 _ 154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並使用行為的刑法定性 _ 154
二、以非法手段獲取信用卡並使用行為的刑法定性 _ 160
第六章網際網路支付環境下信用卡詐欺犯罪新解 _ 169
第一節 網際網路支付環境下信用卡涵義的重新審視 _ 170
一、網際網路支付環境下信用卡表現形式的拓展 _ 170
二、網際網路支付環境下“冒用信用卡行為”的新理解 _ 175
第二節 涉第三方支付侵財行為的刑法定性 _ 185
一、第三方支付方式與傳統信用卡支付方式的關係廓清 _ 186
二、涉第三方支付侵財行為應當屬於詐欺類犯罪 _ 192
三、涉第三方支付侵財行為屬於信用卡詐欺 _ 193

作者簡介

劉憲權,華東政法大學刑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荷蘭伊拉斯謨大學法學博士。現任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研究院院長,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刑法學研究會會長,兼任上海市委、市紀委監察委、市委政法委、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等法律顧問,上海市一流學科刑法學學科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9年10月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長期從事刑法學研究,重點研究人工智慧刑法規制、經濟犯罪、金融犯罪、涉信息網路犯罪、職務犯罪等領域。獨著和參著學術著作80餘部,科研成果曾分別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全國法學科研成果獎,以及國*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上海市優秀教材一等獎、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等多項獎項。曾主持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3項一般項目和1項中華外譯項目,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認可,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中外法學》《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權威期刊、報紙發表論文800餘篇。
入選首批“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畫(即國家‘萬人計畫’)”,曾獲“全國勞模”“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上海市教育功臣”“國家教學名師”“全國優秀教師”“中國傑出人文社會科學家”“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市勞模年度人物”“寶鋼教育基金全國優秀教師”“上海市教書育人楷模”等多項榮譽稱號。連續11年榮獲中國法學創新網“高產作者”稱號,連續20年被華東政法大學全校學生投票評為“我心目中的最佳教師”,並因此獲全校唯*的“最佳教師終身成就獎”。因教學事跡特別突出,在2019年被授予華東政法大學首屆“傑出教學貢獻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