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消費暗示
- 性質:經濟學辭彙
- 實踐證明:暗示越含蓄,其效果越好
- 對象:消費者
基本定義,詳細解析,
基本定義
比如一個人本來不準備買東西的,但他在超市逛一圈後發現又有東西要買,其實那些東西都是可買可不買的,但在這些東西的暗示下,使他產生了對其的需求,從而引發新的消費。這種消費暗示的來源很廣泛,而且隨處可見,我們隨時都會發現周圍有很多東西別人在使用而自己卻沒有,這些東西會在我們心中產生消費暗示,當我們有足夠的購買力的時候,我們就會增加這一部分消費,我將其稱為額外消費。
詳細解析
暗示又稱提示,是在無對抗條件下,用含蓄、間接的方式對個體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從而使個體產生順從性的反應:或接受暗示者的觀;或按暗示者要求的方式行事。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認為,群體對個體的影響,主要是由於“感染” 的結果。處於群體中的個體幾乎都會受到一種精神感染式的暗示或提示,在這種感染下人們會不由自主地產生這樣的信念:多數人的看法比一個人的好法更值得信賴。因此,暗示的主要影響因素就是暗示者的數目,或者說暗示所形成的輿論力量的大小,暗示得當,就會“迫使”個人行為服從群體的行為。
暗示的具體方式多種多樣,個人的詞語和語調、手勢和姿勢、表情和原神以及動作等,都可以成為傳遞暗示信息的載體。暗示還可以以群體動作的方式出現,如信譽暗示、詞語暗示、行為暗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