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消費偏好逆轉說
- 外文名:Stefan Valavanis—Vail
- 對象:里昂惕夫的發現
- 依照:各國的要素稟賦狀況
基本介紹,佐證,
基本介紹
按照維拉范利斯—維爾的推論,一旦資本要素相對豐裕的國家的消費者對資本密集型商品有超強的消費偏好,或勞動要素相對豐裕的國家的消費者對勞動密集型商品有超強的消費偏好,這樣一種消費偏好的“逆轉”就及有可能導致資本要素相對豐裕的國家的國內市場上資本密集型商品的供給相對不足,或者導致勞動要素相對豐裕的國家的國內市場上勞動密集型商品的供給相對不足。這就必然要求兩國通過進口來對國內市場的供給進行補充。僅就商品生產中資本和勞動的耗費比例決定的兩類商品的貿易模型分析,一類商品的進口最終都是要由另一類商品的出口來支付。於是,就出現了“資本要素相對豐裕的國家出口勞動密集型商品用以進口資本密集型商品”,或者“勞動要素相對豐裕的國家出口資本密集型商品用以支付勞動密集型商品的進口”這樣看起來極不合理的“反常”現象。
維拉范利斯—維爾將人們的視野由供給(生產)領域引導到需求(消費)領域的確很有見地,但他提出的各國的消費偏好可能發生“逆轉”的觀點畢竟只是一種推論。三年後,在霍特哈克(H. S. Houthakker)為紀念“恩格爾法則”(Engel Law)一百周年撰寫的論文中,維拉范利斯—維爾的推論在一定程度上間接地得到了驗證[2]。
儘管如此,當時國際經濟學理論界一般不贊成用消費偏好“逆轉”說來解釋里昂惕夫之謎。因為,第一,這一學說從根本上改變了赫克歇爾和俄林理論最核心的理論假定前提之一——各國的消費偏好一致,且固定不變,因而消費對貿易不發生影響;第二,大量的實證研究材料表明,在工業已開發國家之間,各國的消費結構基本認同,而且出現了隨經濟發達程度的提高和人均國民收入的增加,這些已開發國家的服務性消費日益增多的共同趨勢。顯然,服務性消費增加同里昂惕夫在研究中發現美國進口資本密集型商品的“反常”現象沒有太大關係。
佐證
1961年,斯塔芬·林德(Staffan Linder)提出了“林德命題”(Linder Theorem)[3],為消費偏好“逆轉”說提供了某種意義上的反證,維拉范利斯—維爾當年的推論才又重新引起了理論界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