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能減震技術

傳統的抗震方法是房屋上部結構和基礎牢牢地連線在一起,地震時,地面運動能量經過基礎輸入到房屋結構,致使房屋結構發生振動、變形,甚至倒塌。“消能隔震”的基本思想是使基礎和上部房屋結構分離,隔離地震能量向建築物的輸入。實現地震時地動而建築物基本不動,達到保證建築物安全的目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消能減震技術
  • 基本思想:隔離地震能量向建築物的輸入
  • 套用:地震防護
  • 功能:減輕多、低層房屋水平地震災害
概述,前景,

概述

消能減震技術
泉州市天都廣場寫字樓(17層)工程是在基礎和上部房屋結構之間設定一種特殊裝置———隔震層,是由橡膠隔震支座和阻尼器組成。橡膠隔震支座由複合材料體和上、下連線件三部分組成。複合材料體是由一層鋼板一層橡膠交替疊合而成,在垂直方向具有很高的強度,能支撐起建築物重量。水平方向很輕柔,可以有效隔離地震能量向上部房屋結構的輸入。通過橡膠隔震支座剪壓試驗,垂直力模擬房屋等重量,水平推動支座底部移動模擬地震時的地面移動,檢測移動量的數值是22cm,相當於8度地震區遇到罕遇地震時支座的移動量。可見,罕遇地震時隔震支座能把房屋安全托起。橡膠隔震支座作為生產廠家產品出售時,必須通過53項指標試驗達到標準才算合格。事實上泉州地區受台灣海峽多次大地震的影響,採用隔震技術的建築在地震時,隔震房屋自身變形很小、只作微略的平動,根本感覺不到震感,而同樣周邊未設定隔震層的建築物卻明顯感到強烈的震感,即便是按泉州市7度抗震設防要求的建築物也不例外。
同樣數據顯示,1994年1月的美國洛杉礬大地震和1995年1月的日本阪神大地震中,採用疊層隔震橡膠支座系統的建築物在地震中顯示出優異的抗震效果,不僅建築物未倒,而且裡面的設施也未被破壞。
泉州市僑鄉體育館為使建築物內的梁與柱的交叉處有一定的靈活性,採用了具有象橡皮筋那樣的伸展性的鋼纜繩,貫穿在預製混凝土框架內,鋼纜繩會讓地震造成的建築物變形,但隨後立刻恢復原狀,通過計算,這樣的建築結構能夠抵禦芮氏9級左右的地震。

前景

建築隔震技術是世界許多國家關注的研究課題。中國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隔振消能技術為中國在減輕多、低層房屋水平地震災害中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新途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