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閣位於涇縣桃花潭鎮。建於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嘉慶四年(1799年)至民國27年(1938年)間先後三次重修。閣為三層八角磚木結構,高25米,底層直徑10米。畫檐飛角,似塔非塔,造型別致,氣宇軒昂,頗為壯觀。每層有題刻門額,底層謂“盛世文明”,二層曰“文光射斗”,三層曰:“共登雲梯”。昔三匾均遺失。閣內尚有其它石刻多方。閣外植松竹花卉,蒼松翠竹,花香襲人,並置有水,供人觀賞。1985年5月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文昌閣
來歷
趙青藜,涇縣城關人,乾隆元年(1736)會試第一,後歷任浙江鄉試副考官、江西道監察御史、湖南鄉試正考官。為官期間關心民間疾苦、耿直無私。後以耳疾辭官回鄉。乾隆二十五年(1760)夏應聘講學於寶峰崖的“震山書院”。青藜善為文,尤精於史。文昌閣建成後,有翟氏族人出面請趙作碑記。趙青藜作為翟氏的外裔孫,和翟氏一門既有姻婭之好,又有世交之誼,相互走動比較頻繁,欣然任之。筆走龍蛇,趙青藜清晰地還原了當年文昌閣建造的情景。
天下事大率是事由以人,地由人傳。涇邑雖屬僻邑,但是山水多佳,因而有桃花潭主人相邀而有李白前來覽勝的佳話,遂傳為永久。乾隆丁亥年(1827)三月,桃花潭邊的文昌閣始建。閣題名為文昌,有欲使文命播於四海之意。庚寅年(1830)一月告峻。文昌閣高一丈,廣圍十四丈四尺三座,計七丈三尺五寸。此閣作架精巧,所費逾千金。翟姓的無榮、運陽、鋺臣、象九、塏臣、乾一、乾一、惟勤、與參等八人在其內牽頭,不辭勞苦、不吝財物,使得建造工程能得以順利完成。閣在建期間,恰逢趙青藜被聘于震山書院講學,在往來縣城與寶峰震山書院的途中,親見文昌閣從無到有,從一基一台到一閣隆然興起的全過程。閣成後有客來告:閣建成了,希望先生能賜以文,以垂後世。趙青藜頗有感慨:明蕭尺木所作的畫作中,有李白遊覽泰山、廬山之作,但是卻未留下詩人在桃花潭畔的身影,心中頗感恨事。文昌閣成,隨長庚星而生、主文明之象的李白,能與文昌合二為一了。晴天麗日時,太白定當騎鯨往來文昌閣,與天上的文星上下議論,大發山水之奇的議論,這也稍可彌補畫事上的遺憾了。
因為有趙氏的碑記,文昌閣更加氣勢如虹。
在清朝早期,文昌閣每年都要舉行一次文昌會,入會者皆是科第士子,賦詩詠詩、作畫為文,文昌閣成為興會講學之所,促使了當地文化的昌盛。
清道光元年(1821)九月,翟氏後人翟漱芳書陰騭文,刻於文昌閣二樓屏風上,文昌閣又增加了勸士子積德行善的功能。眾士子在講學之餘,稱觴祝遐、講論陰騭,以為省身克已之助。
無獨有偶,順治十六年(1659)縣城邑大成門建文昌祠,“以期後嗣之幸邀神惠以發為高文而掇取巍科者將翩然鵲起也”。因規制狹隘,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由翟氏後人翟尚鑨重建。乾隆三十六年(1771)尚鑨孫大程、大本重修。文昌星與翟氏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反映了翟氏一族重視科舉教育的傳統。
因為對文昌星的敬畏,翟氏後生夕惕不息、仄不暇食,不敢一日荒怠學業,自明嘉靖進士翟台之後,翟氏一門共出了七位翰林、九位文進士、四位武進士,桃花潭畔的翟氏當之無愧地躋身涇邑望族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