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節

農曆2月15日為紀念釋迦牟尼逝世的佛教節日。東南亞一些國家把釋迦牟尼誕生、成道、涅槃三個節日並在一起,時間定於四五月月圓日,稱為“吠舍法節”。1954年在緬甸仰光召開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上,將這一天定為“世界佛陀日”,在節日期間,一些盛行佛教的國家要舉行全國性的大規模慶祝活動,成為東南亞佛教國家的重要傳統節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涅槃節
  • 外文名:Nirvana Day
  • 時間:2月15日
  • 意義:紀念釋迦牟尼逝世的佛教節日
  • 類別:傳統節日
背景介紹,基本釋義,

背景介紹

【涅槃節】紀念釋迦牟尼佛逝世的節日。釋迦牟尼是佛佛教的創始人,這個名號是印度梵語音譯過來的,釋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淨的意思,佛是覺悟。釋迦牟尼一生傳道說法45年,足跡遍布恆河兩岸。他在80歲那年在枸屍那加城外的娑羅雙樹林中逝世。這一天是2月15日,後來被佛教徒尊為“涅槃節。”
“涅槃”是佛教的最高境界。達摩有“涅槃者,涅而不生,而不死”之論,此既涅槃“空”境。佛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說:“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讓人聯想起老子的有無相生,前後相隨,高下想傾,長短相較;想起“太極一動生兩儀,兩儀生四象”之《易》理——萬物生滅、垢淨、增減、善惡、對錯、是非、賢愚,相對立而存在,相依賴而發展,永遠在陰陽互動,道高一尺,魔高一仗,舊的陰陽平衡被打破,新的陰陽平衡立刻形成,世界在這種舊新陰陽平衡的破立中,永無止息。

基本釋義

涅槃。佛教教義。又譯作泥日、泥洹、涅槃那。意譯為滅、滅度、寂滅、安樂、無為、不生、解脫、圓寂。涅槃原意是火的息滅或風的吹散狀態。佛教產生以前就有這個概念;佛教用以作為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境界。含義多種:息除煩惱業因,滅掉生死苦果,生死因果都滅,而人得度,故稱滅或滅度;眾生流轉生死,皆由煩惱業因,若息滅了煩惱業因,則生死苦果自息,名為寂滅或解脫;永不再受三界生死輪迴,故名不生;惑無不盡,德無不圓,故又稱圓寂;達到安樂無為,解脫自在的境界,稱為涅槃。《大乘起信論》稱:“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以無起故,境界隨滅;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佛教大小乘對涅槃有不同的說法。一般分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兩種。一個修行者證得阿羅漢果,這時業報之因已盡,但還有業報身心的存在,故稱有餘涅槃;及至身心果報也不存在,稱無餘涅槃。據《肇論》介紹:小乘以“灰身滅智,捐形絕慮”為涅槃,是為有餘涅槃;《中論》等則以“諸法實相”為涅槃,是為無餘涅槃。大乘還分性淨涅槃和方便淨涅槃兩種。本有的法身,名性淨涅槃,即真如法性,亦稱性德涅槃;假六度緣修,本有法身顯現,名方便淨涅槃,亦稱修得涅槃。法相宗綜合了大小乘涅槃學說立四種涅槃:①自性清淨涅槃。雖有客塵煩惱,而自性清淨,湛如虛空;②有餘依涅槃。斷盡煩惱障所顯之真如;③無餘依涅槃。出生死苦之真如;④無住處涅槃。斷所知障所顯之真如,此依佛的三身而說,有法身故不住生死,有應化身故不住涅槃,名為無住涅槃。大乘佛教認為涅槃具有常樂我淨四種德性或常、恆、安、清涼、不老、不死、無垢、快樂八種德性。
涅槃Nibbāna的意義是圓寂,就是說:智慧福德圓滿成就的,永恆寂靜的最安樂的境界。佛教認為這種境界“唯聖者所知”,不能以經驗上有、無、來、去等概念來測度,是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可以把涅槃解釋為逝世,其實釋迦牟尼三十歲的時候,便已經證得涅槃而成佛,不過當時他的肉體還是過去惑、業之果的剩餘,所以稱為“有餘涅槃”。直到他八十歲逝世,方是入“無餘涅槃”。
關於涅槃的道理屬於滅諦,如何達到涅槃的境界的問題屬於道諦。道諦以涅槃為目的,以生死根本的煩惱為消滅對象,以戒Sīla、定Samādhi、慧Pa〖AKn~D〗〖AKn~D〗ā三學為方法。(1)戒,是防止身口意三業的過失,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三級。五戒Pa〖AKn~D〗cas〖AKi-〗la是不殺、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類。這是出家在家弟子共持的戒;十戒是沙彌Samanera持的戒,出家男子受十戒的叫做沙彌,一般是不滿二十歲的人,滿二十歲才能受具足戒為比丘;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持的戒。(2)定,是精神上既不昏沉即不瞌睡,又不紛馳的安和狀態。由於定,身心遠離愛欲樂觸等的粗分別,逐步發得身心輕安,終於能夠把心---精神思想集中於任何一境之上,寧靜安穩不受擾亂,進而引發一種無漏的智慧。定有世間的四禪和四無色定,有出世間的九次第定、三三昧等。從定而後能引發(3)慧。慧是分別一切法的自相特殊性與共相一般性,通達四諦的道理,而有斷除迷惑證悟真理的作用。
鳳凰(2張)傳說中,鳳凰是人世間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負著積累於人世間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於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麗的終結換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樣在肉體經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輪迴後它們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軀體得以重生。這段故事以及它的比喻意義,在佛經中,被稱為“涅槃”。
鳳凰在大限到來之時集梧桐枝於自焚,在烈火中新生,其羽更豐,其音更清,其神更髓。鳳凰經歷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驗,獲得重生,並在重生中達到升華,稱為“鳳凰涅槃”,以此典故寓意不畏痛苦、義無返顧、不斷追求、提升自我的執著精神。
佛經中的天龍八部提到的迦嘍羅(一種超級大鳥)就是中國鳳凰在印度的變異流傳,500年涅槃一次,叫聲是仙界的音樂,每天要吃100頭龍,1000條大毒蛇。
根據佛教,佛陀一生所教的內容主要就是知苦與滅苦。世間一切人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變化不已,這是宇宙的真相;而人們卻不明了這樣的事實,追求永恆不變,錯誤地以為有一個"自我",延伸出"我所擁有",抗拒改變,終究遭遇煩惱。煩惱的表現就是無止境的欲求(貪)、排斥(嗔)、與無知(痴),並不斷惡性循環。佛教認為一切生命由於自我意識的追求,而不斷地生死輪迴。
眾生可以經由八個正確的方法(八正道),即正確的見解、正確的思維、正確的行為、正確的言語、正確的職業、正確的念頭、正確的禪定、正確的努力,而破除一切錯誤的知見與行為,熄滅了貪、嗔、痴,從煩惱里解脫,達到了真正的安樂(涅槃)。也可以通過菩薩行(十度波羅蜜或六度波羅蜜),而成為未來佛。
佛教提倡眾生平等,佛陀不是至高無上的神,而是覺者、人天的導師。佛教不認為有一個主宰世界的神或創世主,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任何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依循佛陀的正法而達到解脫。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獲得的“人生真諦”是什麼呢?釋迦牟尼把它歸結為“四諦”,就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諦”是真理的意思,“四諦” 就是四條顛撲不破的真理。佛教的教義都是以這“四諦”為理論基礎的。
苦諦的意思是:人生只是一個痛苦的大海,無邊無際。這些“苦”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釋迦牟尼在“集諦”里作了解釋。他說,人生的痛苦都起源於人的欲望,欲望是煩惱的根源。由於人有愛情慾、生存欲、繁榮欲這三種欲望,必須要受到人世間種種引誘,產生貪婪、忌妒等種種煩惱。人有這么多的痛苦煩惱,能不能解除呢?“滅諦”說,解除苦惱是完全能夠辦到的,只要你認識到宇宙是虛幻無常的幻境,看破了“紅塵”,出家修行,逐漸將情慾斬斷,最後進入“涅槃”,那就擺脫了一切煩惱和痛苦,得到了徹底的解脫。怎樣才能達到“涅槃”的境界呢?“道諦”給人指出的路是:撲滅自己的一切欲望,忍耐、服從,遠離有殺生、偷盜、邪淫等惡行的地方,按照佛教的教規修行。這樣就能由“凡”入“聖”,達到“涅槃”的最高境界。
涅槃節這一天,寺廟舉行涅槃法會,人們聚集法會,面對釋迦牟尼佛聖像,誦聽《佛遺教經》,並作各種供奉。不方便的也可在家誦讀《佛遺教經》或念佛、向佛像供奉香、花、果、清水等各種吉祥物品。總之,只要有心,怎么做都行。正所謂佛法【以無門為門,以無相為相】。無門無相即是說修行無有固定的形式,只要心誠,方便即是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