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橋是一座九拱石橋,位於浸潭圩鎮東邊濱江河上,由於建築風格獨特,且歷史悠久,被列為清遠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橋長98米,寬5米,分9孔,形狀呈兩頭低中間高,為我國古橋常見的倒馬鞍形結構。橋身兩側有麻石橋欄,上有石獅子四對(已毀),橋下有大小九個孔道,可通帆船來往,橋墩橋身全部用大青石塊逼拱而成,橋形雄偉美觀,質地堅實穩固,為古建橋史上的精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浸潭鎮普濟橋
- 類別:九拱石橋
- 位於:浸潭圩鎮東邊濱江河上
- 地位:清遠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傳說,
簡介
普濟橋東西兩端原來各有十三級石階,兩邊橋頭各有一副石刻對聯,其中東邊橋頭對聯曰:“當路難逢中立客,知君原是過來人。”西邊橋頭對聯曰:“大前程終難駐足,好晚景及早回頭。”據說,此對聯是清代舉人陳謨所撰,可惜現在已被毀壞。
清光緒庚辰年(1880年),曾任廣東潮陽守備的浸潭人馮錫章與鄉紳陳經秦、鄒思廉、馮永鑒、黃桂宗、左宏武、楊上幫、陳子康等人倡議建橋,並積極捐籌建橋資金,由湖廣(湖南、廣東、廣西)石匠王祥義等120多人承建,歷時3年,共耗資白銀一萬一千多兩。
清遠知縣羅瑋為橋題額為“普濟”,寄予了“普渡眾生、濟世為懷”的禪意,也喻意著這座橋和建橋者為當地老百姓所做出的貢獻。浸潭籍舉人、國史館謄錄陳謨為普濟橋撰寫的碑記,真實地記錄了這段建橋史實。
普濟橋的建築材料全是平板大青石,每塊約重三四百斤,當時建橋在完全沒有機械輔助,那一塊塊的大青石,從哪裡用什麼方法運來,又用什麼方法把它逢合架設成橋,真是不可思議。
普濟橋號稱“廣東第一橋”,因為它開創了廣東建橋史上僱請“外地工匠”的先例。據說建橋工人大多是湖南人,他們來到這裡,水土氣候不適應,加上辛勞過度,病號十分多。自建橋開始至全橋落成三年多時間,因工傷事故及患病而死的工人共有34人,後來浸潭人為了紀念這批為建橋而死在異鄉的工人,在橋東龍神崗腳建造一座大墳墩,叫“湖廣墳”。
普濟橋建成後的第二年夏天(1885年),濱江河山洪暴發,洶湧的洪水沖坍了普濟橋東面的第一、二孔。次年修復,此後再也沒有損毀。
清(遠)陽(山)公路通車時,當地人用水泥鋪平石級和橋面,從此,普濟橋上整天車水馬龍,南來北往的車輛和行人川流不息,絡繹不絕。近年來,隨著清連一級公路的全線貫通,新的107國道取代了古老的清陽公路,普濟橋也告別了車馬繁喧,寂靜地橫臥在河面上。
佇立橋頭,輕撫斑駁的橋身,讓人浮想翩翩。濱江河水從遠處的崇山峻岭蜿蜒而來,仍然是那樣清澈,它緩緩流淌,流向浸潭,流向飛鵝嶺,流向與之搏擊了130年的普濟橋。一個多世紀以來,普濟橋靜靜地屹立在濱江河面上,身經百年風雨洗禮,依然雄姿煥發,風韻猶存。
傳說
如果說前文關於普濟橋的故事尚屬有據可查,那么,下面有關普濟橋的傳說,其真實性雖無從考證,卻更為普濟橋平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在當地人編寫的《浸潭方誌》中,記載了眾多與普濟橋有關的神話傳說,其中家喻戶曉的兩個傳說當屬“金狗守銀灘”和“葫蘆爺大戰孽龍”。
金狗守銀灘
據傳,九拱石橋普濟橋下,濱江河水滔滔,終年不斷。有一年,距離九拱橋上游二十米左右的河面上,突然顯露著一塊像狗頭形的花崗石,人們叫它“狗頭石”。當地人口耳相傳,這塊“狗頭石”是玉帝的神犬所化。
傳說有一年,龍鬚帶山嶺上有一條孽龍作崇,弄得濱江河兩岸百姓遭殃。孽龍在河上翻身卷尾,洪水便泛濫成災,後被玉帝知曉,即令金龜神犬隨同白馬將軍下凡,征戰孽龍,為民除害。結果,孽龍大敗,斃命於龍鬚帶山領上。後來,玉皇派下的這班神兵猛將,羨慕眷戀人間春色,不願回天庭,竟各自座地成佛,神犬便選擇在濱江河中,化作神石,護衛百姓安寧。
神犬化成的這塊大石,伏於河面。春天,它抑制洪水泛濫;夏天,它噴水冷卻炎陽;秋天,它扇風調節氣候;冬天,它壓風降雪兆豐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每更每點,神犬都發出陣陣吠叫聲,為人們護更守夜,為人們報信,使百姓安居樂業。
百姓從心底里敬重那塊浸在水裡的“狗頭石”,後來把它譽稱為“金狗石”,浸潭也因此被稱為“金狗潭”(又名浸狗潭)。
浸潭這塊“狗頭石”的神奇故事傳開後,金狗潭和狗頭石的名字竟名噪一時,吸引了許多獵奇、參觀、經商的人來此聚居,浸潭一時繁榮起來,人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蒸蒸日上,尤其是商業發展很快,商店林立,一派興旺,有“小廣州”之稱。
有一年三月,金狗潭來了兩個黃頭髮藍眼睛的勾鼻佬,是夜十二點,勾鼻佬竟然乘金狗伏睡之際,拿起金剛索,把金狗盜走了。後來,人們聽不到金狗的吠聲,才發覺金狗被盜走了。
蛟龍出逃興風作浪
講到金狗潭,就不能不說那場發生在龍頭嶺上的“神龍之戰”。我們到過位於浸潭鎮境內的龍鬚帶水庫,想尋找龍頭嶺的具體位置所在。經當地人指引,我們才知道,龍鬚帶水庫大壩對面的山嶺便是龍頭嶺。
站在龍鬚帶水庫的大壩上,只見前方數百米處,是一座數十丈高的懸崖,延綿數公里長,其間流水淙淙,山上常年有流水直奔而下,特別是豐水季節,這種飛瀑直下三千尺的壯觀,令人驚嘆不已。
龍鬚帶的名字就不難理解了,那飛珠濺玉,銀光閃閃,確實像一把長長的鬍鬚,為何與“龍”有關呢?原來這裡面也有一個神話傳說。
相傳一天晚上,玉帝攜著妃子漫步清邑園觀花賞月,樂也陶陶,但妃子卻一直愁眉苦臉。玉帝問她為什麼悶悶不樂,妃子說,老是在園中漫步賞月觀花,早就生厭了,還不如到瑤池觀看群龍戲水,倒也別有風致。玉帝聽罷,便高興地攜著妃子東繞西轉,步入瑤池。玉帝令門官打開龍門金鎖,讓金龍、銀龍一起到池中戲水取樂。
於是十條金龍、銀龍鑽到水裡,騰、躍、翻、滾,妃子樂得眼笑眉開,玉帝也滿心歡喜。不一會,妃子看厭了,要玉帝解下胸前佩戴的玄珠,拋到水中,來個群龍搶珠。
玉帝無奈,把玄珠解下,拋入池中。頓見銀光四射,紫氣蒸騰。群龍見狀,飛躍前來,伸出鱗爪搶奪玄珠。玄珠滾來滾去,溜上溜下,池水激浪飛花,忽起忽落,珠光水色,相映生輝。這時妃子被逗得欣喜若狂,但玉帝突然想到:玄珠若被蛟龍吞下腹中,豈不是要屠龍取珠?龍是皇家寵物,珍貴異常,怎肯隨便傷害!玉帝想到這裡,即命侍臣躍下水中,用天網撈回寶珠。誰料龍門剛打開,群龍便乘隙而出,逃離天庭去了。
且說十條蛟龍逃出瑤池,降落凡間,四處遊逛,從此神州大地便無日安寧。原來這十條蛟龍被困瑤池三百六十六年,終日飲清水度日,肚子餓得咕咕作響,一旦脫離囚禁,自然放蕩不羈。它們翹起龍尾擺弄兩下,大地就颳起了大風,吐了幾口涎液,江河就洪水泛濫。那年正值五月初五,由於群龍作孽,浸潭方圓百里,一片汪洋。
山崩了,地陷了,屋塌了,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人們焚香禱告上蒼,祈求風調雨順。後來幸好大禹派來治水的神將天兵,其中有一位神將名字叫葫蘆爺,他帶領手下兵甲,將孽龍收服,最後一條孽龍就倒在了山嶺上,化作近日的龍頭嶺。
葫蘆爺大戰十孽龍
葫蘆爺為了拯救浸潭難民,冒著風雨,三天三夜站在浸潭最高峰大羅山頂,視察災情,思量治水的辦法。他看到傾盤大雨沖塌了山頭,滔滔洪水淹沒了房舍,災民爬在將被淹沒的大樹梢上呼救,水面上漂著餓殍和牛羊。目睹這一慘狀,葫蘆爺流下了九缸眼淚。
葫蘆爺憑著一隻千里眼,看清了金龍、銀龍在作崇,怒不可遏,咬牙說道:“我非抽掉凶龍的筋不可!”
次日,葫蘆爺親自行兵布陣:令白馬將軍為開路先鋒,領三千兵丁從大羅山進擊;青犬將軍領三千兵丁在龍神崗鎮守;金龜將軍領三千兵丁從大陂山夾攻。那時,十條蛟龍正臥伏在天堂山上曬太陽,曬得昏昏欲睡,突然聽得一陣金鼓齊鳴,倏地千軍萬馬,揮刀掄斧拉弓搭箭,奔騰而來。
蛟龍張牙舞爪應戰。不到十個回合,蛟龍寡不敵眾,被殺得一敗塗地,有的斷了爪子,有的掉了鱗甲,最後只好向天潭灣退卻。蛟龍被追到天潭灣,把腰一弓,吐出一口白煙,沉下水底,用隱身術逃遁,一直逃到英德的雙龍井,從井口爬了上來,才喘過一口氣。
為使蛟龍不再作孽人間,葫蘆爺決定不放過它們,他通過千里眼,知道蛟龍逃到雙龍井去了,即令金龜將軍率三千兵丁,往天潭灣底潛水追擊,白馬將軍、青犬將軍隨後接應,在雙龍井悄悄地包圍了蛟龍。
金龜將軍一聲令下,萬箭齊發,九條蛟龍即時中箭倒地,一命嗚呼。剩下一條黑面龍落荒而逃,白馬將軍隨後追至,邊追邊放箭,一箭把黑面龍射中了。黑面龍負傷,癱瘓在龍頭嶺上喘氣。青犬將軍最後趕上,狠狠地把它咬了一口,金龜將軍趕來也把它啄了一口,結束了它的性命。躺在龍頭嶺上的黑面龍流出的鮮血,化作清清的泉水,從此龍頭嶺上泉水源源不斷。
九月九日,浸潭百姓登上山崗,向天神焚香禮拜,紀念屠龍的日子。這個山崗就叫做龍神崗。
大禹派來的神將天兵,屠龍有術,治水有功,吃了人間香火,功德圓滿了,他們也分頭立地成佛。據說,蘆苞坑中的一塊塊白石,就是當年白馬將軍及其兵丁所化,青犬將軍化作了狗頭石,金龜將軍化作龜石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