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黃大橋

海黃大橋

海黃大橋(Haihuang Bridge),是中國青海省境內連線海東市黃南藏族自治州的過河通道,位於黃河河道之上,是牙什尕—同仁高速公路(國家高速G0611)重要組成部分、青海省“十二五”重點建設項目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座大跨徑雙塔雙索麵鋼混疊合梁斜拉橋。

海黃大橋於2013年9月12日動工興建;於2016年12月30日完成合龍儀式工程,大橋全線貫通;於2017年9月14日通車運營,並舉行通車典禮。

海黃大橋線路北起團結互通,上跨黃河河道,南至同仁北互通;大橋全長1743米,主跨長560米;橋面為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為80千米/小時;項目總投資額為6億元人民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黃大橋
  • 外文名:Haihuang Bridge
  • 始建日期:2013年9月12日
  • 投用日期:2017年9月14日
  • 所屬地區:中國青海省
  • 類型斜拉橋特大橋公路橋
  • 長度:1743 m
  • 寬度:28 m
  • 車道設定:雙向四車道
  • 設計速度:80 km/h
  • 起止位置:團結互通、同仁北互通
  • 途經線路:牙什尕—同仁高速公路(國家高速G0611)
  • 管理機構:青海省交通運輸廳
建設歷程,橋樑位置,建築設計,建築結構,設計參數,運營情況,建設成果,技術難題,榮譽表彰,價值意義,

建設歷程

2012年6月29日,哇加灘黃河特大橋初步設計評審會召開,並確定設計方案。
海黃大橋
海黃大橋合龍
2013年9月12日,哇加灘黃河特大橋動工興建,並舉行開工典禮。
2014年3月29日,哇加灘黃河特大橋完成大孔徑橋樑樁基的混凝土澆築工作;8月20日,哇加灘黃河特大橋進行21好主墩承台鋼套箱的下放工作;8月23日,哇加灘黃河特大橋完成南岸主墩鋼吊箱下放工作;8月29日,哇加灘黃河特大橋完成20號主墩首根鋼板樁的插打工作;9月4日,哇加灘黃河特大橋完成21號主墩承台的鋼吊箱封底砼澆築工作;10月10日,哇加灘黃河特大橋完成主塔21號墩承台的第一層混凝土利澆築工作;11月23日,哇加灘黃河特大橋完成21號主墩上游塔座的澆築工作;11月29日,哇加灘黃河特大橋完成21號主墩下游側塔座澆築工作;12月6日,哇加灘黃河特大橋完成20號主墩承台末層混凝土澆築工作。
2015年1月15日,哇加灘黃河特大橋主塔施工方案專家評審會召開,《哇加灘黃河特大橋主塔施工方案》在會議上通過專家評審工作;3月17日,哇加灘黃河特大橋完成20號主墩塔座澆築工作;3月26日,哇加灘黃河特大橋完成索塔21號墩下游側塔柱的首節澆築工作;4月13日,哇加灘黃河特大橋完成索塔20號墩下游側首節塔柱澆築工作;10月22日,哇加灘黃河特大橋完成21號主墩上橫樑的混凝土澆築工作。
2016年3月25日,哇加灘黃河特大橋完成下游21號主墩的索塔封頂工作;4月11日,哇加灘黃河特大橋完成首片邊主梁的吊裝工作;4月27日,哇加灘黃河特大橋完成首根斜拉索掛裝工作;11月30日,窪加灘黃河特大橋的主梁合龍方案通過專家評審工作,大橋並更名為“海黃大橋”;12月22日,海黃大橋完成18號墩邊跨合龍段的橋面板濕接縫混凝土澆築工作;12月24日,海黃大橋完成邊主梁合龍工程;12月30日,海黃大橋舉行合龍儀式,大橋全線貫通。
海黃大橋
2017年9月14日,海黃大橋通車運營
2017年9月14日,海黃大橋通車運營,並舉行通車典禮。

橋樑位置

海黃大橋位於中國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大橋線路;連線海東市與黃南藏族自治州;大橋線路北起團結互通,上跨黃河河道,南至同仁北互通;途經大橋線路為牙什尕—同仁高速公路(國家高速G0611)。
海黃大橋
海黃大橋位於中國青海省

建築設計

建築結構

海黃大橋分別由主橋、兩座橋塔、斜拉索、橋墩、引橋組成;大橋呈東北至西南方向布置。
海黃大橋
海黃大橋呈東北至西南方向布置
結構特點
整體
①主橋為雙塔雙索麵鋼混疊合梁斜拉橋。
②主梁每個過渡墩、輔助墩墩頂及主塔下橫樑頂處設定縱向活動、豎向剛性的球形支座;主梁於每主塔處設定兩個橫向抗風支座,不設在主梁與塔柱之間,過渡墩墩頂設定橫向限位塊。
③主梁每片主梁於每個過渡墩及主塔下橫樑處各設定一組黏滯阻尼器。
主梁
總體
①主梁採用雙邊“上”字形邊主梁結合橋面板的整體斷面。
②主梁、橫樑、小縱梁通過高強度螺栓連線形成鋼樑段,鋼樑與混凝土預製橋面板之間現澆微膨脹混凝土濕接縫,通過焊接於鋼樑頂面的抗剪涮釘組成組合梁體系。
邊主梁
單側邊主梁採用“上”字型截面,下翼緣水平設定,上翼緣設單向橫坡,腹板採用直腹板;與橫樑位置對應,腹板內外側標準節段每隔一定距離設定一道豎向加勁類,外側同一定距離間設定一道豎向加勁肋。
橫樑
①橫樑採用“工”字形斷面,與主梁頂底板均保持垂直,橫樑上翼緣設雙向橫坡;橫樑腹板設一道水平加勁肋和若干豎向加勁肋。
②橫樑腹板水平加勁肋和豎向加勁肋在橫樑腹板兩側成對布置;橫樑上翼緣、腹板及下翼緣與邊主梁通過高強度螺栓拼接。
小縱梁
小縱梁採用“工”字形截面,上翼緣與橫樑頂板採用高強度螺栓拼接,小縱梁腹板與橫樑上對應位置的豎向加勁肋採用高強度螺栓拼接。
橋面板
混凝土橋面板分為預製部分和現澆部分,預製部分採用C60混凝土,現澆部分採用C60微膨脹混凝土。
橋塔
①塔身設計採用H形主塔,主塔由上塔柱、中塔柱、下塔柱、上橫樑、下橫樑組成。
②塔身採用箱形變截面,分上、中、下三段,上塔柱為等截面,中、下塔柱為變截面。主塔上、下橫樑均採用等截面箱形截面,塔柱內設檢修樓梯,在下橫樑處實心段以人洞通過。
③主塔採用鋼貿梁德錨固方式;上、下橫樑配置預應力鋼束,採用塑膠波紋管。
斜拉索
斜拉索採用鍍鋅高強鋼絲,索兩段在斜拉索套筒內均設定減振橡膠塊,索表面設定防風雨振雙螺旋線。
引橋
引橋採用預製預應力混凝土先簡支後結構連續T梁、現澆箱梁。引橋下構採用柱式墩,其中0號橋台採用U台接樁基,30號台採用樁柱式台。
其他
過渡墩採用門式噸,墩身為等截面空心墩。輔助墩採用門式噸,墩身為等截面空心墩。
參考資料:

設計參數

海黃大橋全長1743米,主跨長560米,採用(104+116+560+116+104)跨徑布置,橋面全寬28.0米。主梁橫向中心距26米,橋樑全寬28米,路線中心線處梁高2.78米,邊主梁中心線處梁高3.0米。標準梁段長度12.0米,輔助跨標準兩段長度8.0米。邊主樑上翼緣寬度800毫米,下翼緣採用(1300×60)平方毫米和(1300×80)平方毫米的兩種不同截面。20號、21號主塔總高度(塔座至塔頂)分別為186.2米、193.6米;上塔柱截面尺寸為(8.0×5.0)平方米,橫橋向壁厚0.8米,順橋向壁厚1.1米,中塔柱截面尺寸由(8.0×5.0)平方米變化至(8.0×6.0)平方米,橫橋向壁厚1.0米,順橋向壁厚1.3米;下塔柱20號主塔截面尺寸由(8.0×6.0)平方米變化值(11.0×8.0)米,橫橋向壁厚1.2米,順橋向壁厚1.5米;上橫樑截面寬6.4米,高6.5米,截面厚度為0.8米,下橫樑截面寬6.4米,高6.5米,截面厚度為1.0米。斜拉索鋼絲直徑7毫米,抗拉強度標準為1770兆帕。
技術標準
道路等級
高速公路
設計速度
80千米/小時
車道設定
雙向四車道
荷載標準
公路-Ⅰ級
坐標系統
2000國家坐標系
高程系統
1985國家高程
航道等級
VI級(黃河庫區)
抗震等級
VII度設防
參考資料:

運營情況

2017年9月14日,海黃大橋通車運營,大橋收費按牙什尕—同仁高速公路(國家高速G0611)標準實施收費。。

建設成果

技術難題

海黃大橋技術特色為:
1、主跨560米,是青海地區最大規模的橋樑,結構受力複雜、技術含量高;
2、橋樑位於中國西北典型的高寒山區,地形、地質條件複雜,運輸、場地條件困難,災害性氣候頻發,工程施工及運營養護難度大;
3、主梁創新性的採用“上”字形截面,相較於傳統的“工”字形截面,錨拉板與主梁腹板直接焊接,避免了傳統焊接方式上翼緣鋼板層間受拉撕裂的潛在風險,改善了索梁錨固構造性能;
4、採用鋼混疊合梁,提高了橋面系及鋪裝的耐久性,改善了結構的運營養護性能。

榮譽表彰

項目名稱
所獲獎項
海黃大橋橋面板施工
2016年度青海省公路建設標桿工程
海黃大橋
2017年度青海省公路建設樣板(標桿)工程實體工程
參考資料:

價值意義

海黃大橋通車後,牙同高速公路將實現全線通車,西寧至同仁的行車時間由原來3.5小時縮短至2小時;大橋作為雙塔雙索麵鋼混疊合梁斜拉橋,為青海橋樑建設領域創造了新的寶貴經驗,為青海省橋樑建設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青海省交通運輸廳 評)
海黃大橋的通車標誌著青海牙同高速全線通車,將黃南州到西寧的行車時間縮短至2小時,具有重要經濟帶動作用,同時將海東市和黃南州緊密聯繫在一起,對藏、回民族融合交流起到了重要的積極意義。(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