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星型膠質細胞參與抑鬱症及抗抑鬱治療的研究

《海馬星型膠質細胞參與抑鬱症及抗抑鬱治療的研究》是依託復旦大學,由劉瓊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馬星型膠質細胞參與抑鬱症及抗抑鬱治療的研究
  • 依託單位:復旦大學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劉瓊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抑鬱症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給社會帶來的經濟負擔越來越重,已為世界各國所關注。抑鬱症發病機制的不明阻礙了臨床抗抑鬱藥的療效和患者的預後。成年海馬腦區存在神經發生且其變化已經成為抑鬱症機制研究的熱點之一。目前,國際上開始重視神經膠質細胞在抑鬱症等神經精神疾病中的作用。本課題從海馬星型膠質細胞這一新角度,研究星型膠質細胞通過影響神經發生參與抑鬱症及抗抑鬱治療過程。利用慢性應激所致的實驗性抑鬱症模型製備,從動物行為評價、海馬核團微量注射、影像學檢查及星型膠質細胞與神經幹細胞共培養等多層次的實驗來驗證星形膠質細胞在動物抑鬱樣行為形成及抗抑鬱藥物的療效中的關鍵作用;並將體外與體內實驗相結合,探討星型膠質細胞通過調節神經幹細胞的相關信號轉導通路而參與抑鬱症的神經發生改變。本課題將有助於從更深層次上闡明抑鬱症的發病機理和抗抑鬱藥物的作用機制,為探討新的抗抑鬱靶點提供科學依據。

結題摘要

抑鬱症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給社會帶來的經濟負擔越來越重,已為世界各國所關注。抑鬱症發病機制的不明阻礙了臨床抗抑鬱藥的療效和患者的預後。成年海馬腦區存在神經發生且其變化已經成為抑鬱症機制研究的熱點之一。目前,國際上開始重視神經膠質細胞在抑鬱症等神經精神疾病中的作用。本課題從海馬星型膠質細胞這一新角度,研究星型膠質細胞通過影響神經發生參與抑鬱症及抗抑鬱治療過程。本研究利用製備的慢性應激所致的實驗性抑鬱症模型,從動物行為評價、海馬核團微量注射、影像學檢查及星型膠質細胞與神經幹細胞共培養等多層次的實驗來驗證星形膠質細胞在動物抑鬱樣行為形成及抗抑鬱藥物的療效中的關鍵作用。在本項基金的資助下,通過三年的科學實驗,該項目明確了 1. 抑鬱症時海馬腦區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蛋白及mRNA的含量顯著減少,而抗抑鬱治療後其含量顯著增加,提示星型膠質細胞可能與抑鬱症發病及電針抗抑鬱有關;繼而通過抑制海馬腦區星型膠質細胞可誘導出抑鬱樣行為及成年神經發生減少,進一步驗證了海馬星型膠質細胞參與抑鬱症及抗抑鬱治療的過程。 2. 抑鬱症時海馬(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蛋白及mRNA的含量顯著減少,而抗抑鬱治療後其含量明顯增加,提示GDNF可能參與了抑鬱症的發病及抗抑鬱作用;繼而體外實驗顯示,GDNF對培養的新生大鼠海馬神經幹細胞的增殖和分化有顯著的促進作用,進一步提示GDNF可能通過調節海馬部位的神經發生而參與抑鬱症的發病及抗抑鬱過程。 3. 通過miRNA表達譜晶片分析並構建miRNA靶基因調控網路,發現海馬腦區ErbB4酪氨酸受體激酶同時受多個miRNA的調控。通過體內實驗驗證顯示,抑鬱時ErbB4表達顯著減少而抗抑鬱治療可以逆轉這種減少,提示了ErbB4酪氨酸受體激酶可能參與了抑鬱症的形成和抗抑鬱治療過程。 以上結果提示了海馬腦區的星型膠質細胞及其相關分子(膠質源性神經營養因子GDNF、ErbB4酪氨酸受體激酶)有望成為新的抗抑鬱治療靶點,為抑鬱症的機理研究及新的抗抑鬱藥開發提供了實驗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