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橋村

海門橋村

海門橋村,也叫海門村,隸屬於雲南省玉溪市江川縣江城鎮海門村委會。位於東經102°48'31.72,北緯24°22'14.86。距離江城鎮10公里。海門村一村跨兩湖,介於星雲湖和撫仙湖之間,是兩湖的連線紐帶,距離撫仙湖孤山景區僅6公里,距離碧雲寺、明星魚洞、祿充風景區等著名景點也僅有不足30分鐘的車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門村
  • 別名:海門橋村
  • 行政區類別:雲南省玉溪市江川縣江城鎮海門村委會
  • 所屬地區:雲南玉溪
  • 地理位置:東經102°48'31.72,北緯24°22'14.86"
  • 面積:約 5 km
  • 人口數量:1824人(2013年)
  • 著名景點:界魚石公園
  • 車牌代碼:雲F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社會事業,歷史文化,風景名勝,

建制沿革

l、1950年成立海門農協會。
2、1951年成立海門鄉。
3、1955成立高級社, 1954年設立黨組織。
4、1958年成:盤海門管理區。
5、1961年成立海門大隊。
6、1967年成立海門革委會。 ‘
7、1970年成立海門大隊。
8、1984年成立海門鄉。
9、1988年更名為海門村公所。
10、1998年更名為海門辦事處。
11、1999年12月更名為海門村委會。

行政區劃

全村轄3個村民小組,分別為海門一組、二組和三組

地理環境

海門村海拔1728.00米,年平均氣溫19.00℃,年降水量500.00毫米,適宜種植烤菸、玉米、蔬菜等農作物。
海門村背靠野牛山和獅子山,連線星雲湖與撫仙湖,村落西部為農田,玉帶河從村落中間穿過,河岸鬱鬱蔥蔥,古樹成群,土地肥沃,阡陌縱橫,山水景觀優美。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272.00畝(其中:田503.00畝,地769.00畝),人均耕地0.70畝,主要種植烤菸、玉米、蔬菜等作物;擁有林地5947.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85.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5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

人口民族

漢族

經濟概況

全村轄3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55戶,有鄉村人口1874人,其中男性949人,女性925人。其中農業人口1799人,勞動力140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78人。2013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0202.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27.00萬元,畜牧業收入256.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008頭,肉牛12頭,肉羊12頭); 林業收入8.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8737.00萬元, 工資性收入7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646.00元,農民收入以農業,二、三產業等為主。

社會事業

截止2013年底,全村有655戶通自來水,655戶通電,65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655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6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10戶。
該村到2013年底,有10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8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0.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0.00公里。
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236;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766人。

歷史文化

海門村是江城鎮所轄的一個自然村,地處江城鎮東西面,距江城鎮政府所在地10公里,距縣城大街20餘公里,從古至今水陸交通便利。
海門村依山傍水,風景秀麗,一村跨兩湖,名勝古蹟較多,人文景觀(碑文石刻、詩詞楹聯)隨處可見,是一個古老、神奇、美麗的村莊。
說起海門的歷史,首先要從“隔河”這條天然小河說起,可以說沒有隔河就不會有海門石橋,沒有海門石橋就不可能有海門村。
隔河是一條源自唐朝就有的天然小河,千百年來,就是它悄無聲息地把星雲湖和撫仙湖有機地連在了一起,把兩湖秘境巧妙地收集在一起,引出了許多神秘離奇的傳說故事,使界魚石披上了神秘的面紗。
自古以來,海門村因有一條小河從村中穿過,阻斷了村民往來,也阻礙了南來北往的商客,為此,歷史上就有了許多建橋修路的歷史。據村中老者和史志考證,元朝時,駐守在海門地帶的蒙古兵為加強防範,鞏固其統治,派人在隔河源頭的河道上建造了一座可供人馬通行的木橋。後因河水猛漲,木橋被淹(明朝啟年間)木橋終被大水沖毀。木橋損毀後到了天順四年(1640年),時任江川縣令的張俊帶頭捐資倡議用石塊重建橋樑,並發動紳老資助,在原木橋處開鑿河床山岩為橋基,用紅砂石新建了一座三孔石拱橋,取名:“海門橋”。
星移斗轉,歲月如梭,到了民國年間,因河道淺窄,星雲湖水猛漲,湖水難以即時排出,淹沒了沿湖大片農田。在疏通河道時,這座石拱橋的橋基裸露歪斜,搖搖欲墜,終在民國年間(1925年7月)垮塌落入河中。當時負責清理河道的秦光第又召集江川、華寧、澄江三縣相關人員開會,要求再次重建海門橋。在建橋過程中,由於社會動亂,資金無法到位,因此,斷斷續續,歷時4年才建成。新建的海門橋石料採用當地堅硬的青粉石,仍然是一橋三孔,橋基牢固,形狀自然美觀,橋沿布件雕龍畫鳳、栩栩如生。
新中國成立後,到了1987年,在“隔河復航”工程中,原橋被人為拆除,在原有的基礎上由原來的三孔石拱橋改建成單孔石拱橋,仍稱“海門橋”。橋上大部分石料和部件仍然是老橋上的,雖然橋的高度增高了許多,但總體美觀自然遠不如原來的老橋了,那種古樸典雅的韻味沒有了。
海門村因地理位置特殊(明、清時期主要水陸交通要塞),傳統村落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海門村早在元朝時期就有先民定居,那時的海門村叫“沙陀村”。據村中老者說,海門是一個關口,因地勢險要,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土匪強盜搶劫出沒之處,這也許就是上輩村民喜歡習武之因吧。元朝後,“沙陀村”又改名為“鳳凰村”,因何取名“沙陀村”、“鳳凰村”,歷經千載歲月的塵封,現已不得而知。到了明朝天啟年間因建石拱橋才正式取名為“海門橋”。
海門村在明、清時期為最繁華的鼎盛時期,那時候,村里兩條主要古巷道雖不太寬敞,但全用青石板鋪就而成。兩邊全是客棧馬店,商賈遊客雲集在此,使得這裡商鋪林立、集鎮繁華、人煙稠密,長年車水馬龍,一派熱鬧繁華的景象。
聽父輩老人們說,明、清時期,海門一村連兩湖,自然天成的山水風光旖旎迷人,風景確實這邊獨好,是文人雅士所聚居之地,由此引出了許多留傳的人文趣事,其中最有名的是:兩個秀才一副對聯,說的是以前有個秀才上京應試,途徑江川,到了海門,天色已晚,就在海門住下,次日,他看到兩湖魚蝦到了界魚石就折頭而返,感覺這裡的風景太奇妙了,凝視著河裡不斷折頭而回的兩湖魚兒,信口說出了上聯:“兩海相交魚不往”,回來時他怎么也對不出下聯,他想:我寒窗苦讀十餘年,自認為文才不錯,如今卻對不出自己作的下聯,還上京應什麼試,後生氣病死在海門。
三年後,又一位秀才上京應試,途徑海門正巧也住在這家客棧,聽店家講述了上個秀才悲傷的事故後,決定要為這個可憐的秀才對出下聯,於是他順著隔河河堤一邊觀景一邊思考,不知不覺來到了撫仙湖,凝視著寬闊的撫仙湖和隱約可見的孤山,突然有了靈感,對出下聯:“孤山獨座虎難行”。如今,兩位秀才的姓和名已不得而知,可他們的絕世妙聯在當地卻家喻戶曉,代代相傳。
據民間口傳,建文皇帝走國微服私訪,到了海門,見這裡山川秀麗、水天一色、集鎮繁華,決定在此留宿一晚,於是就住進了阮家客棧,當時正值盛夏,蚊蟲很多,皇帝抬手指著這些蚊蟲說:“這地方是你們來的嗎”。由於皇帝開了金口,從此以後,阮家就沒有蚊子了。
明、清年間,許多文人雅士時常相邀匯聚於此,觀景作畫,作詩賦詞,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聯佳作。
如清、寧州張海陽詩《舟行隔河》
兩山峽口涌中流,長板石橋古岸秋;
船纜一帆急似箭,水浮兩湖綠於油。
漸穿夾港尋幽澗,不礙藤岩放客舟;
今夜歸篷何處宿,村燈遙指隔河樓。
這樣的詩詞楹聯較多,不勝枚舉,無法在此表述,歲月滄桑,世事興衰。如今,海門已看不到當年繁華的景象,但傳統村落的古韻味依然存在。每當人們從村中走過時,看著那些古老的老宅和被人馬踩踏得平滑圓亮的青石板路面時,似乎就看到了海門一個逝去時代的變遷,印證了海門曾經的繁華;當你靜心凝視這些破爛不堪的舊客棧和馬店時,仿佛還隱隱聽得到昔日的喧鬧和馬蹄聲。
不同的區域,不同的環境,都有著不同的歷史遺存和文化土壤,孕育著不同的文化特色。海門作為古滇國的一個交通要塞,曾經繁榮興盛,是古滇國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這些老祖宗留下來的地道歷史文化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由於種種原因,海門傳統村落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一些祖輩們遺留下來的木雕、石雕、楹聯等流失較多,現僅存的已殘缺不全,一些有傳統建築風格的老房子破爛不堪,有的已面目全非,雜草叢生,這些都是寶貴的有本土傳統特色的歷史文化資源,應引起重視,加強保護利用,使其不再流失,這樣才能把老祖宗留下來的物質文化遺產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海來春蒐集整理
2015年3月4日
海門橋村
海門樓
海門橋村
海門村全貌

風景名勝

界魚石公園
海門橋村
海門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