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武昌起義後,清軍為協助陸軍鎮壓武昌起義軍,派海軍南下,海軍中的楊慶貞、高幼欽、官陽明等人率海琛艦起義,海軍中的海容、海籌艦紛紛回響,史稱“海軍起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軍起義
- 時間:1911年
- 目的:清軍為協助陸軍鎮壓武昌起義軍
- 人物:高幼欽、官陽明等
社會背景
起因
海琛艦長榮續是滿人,高幼欽忽然來跟張懌伯商量,殺掉榮續,張懌伯認為事前沒有準備,倉促行事,如果不成功,會引來很多麻煩,不如緩一緩,先分工合作,聯絡海琛艦官兵,然後再跟其他艦聯繫,使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比殺一個艦長獲益更多。
海琛艦駛到平漢鐵路江岸邊,遠遠看見清軍與革命軍在漢口東北方向交戰。海琛艦開炮27發,革命軍還以炮擊,之後海琛艦又往下游停在陽邏。海琛艦士兵中福建籍、山東籍占大多數。福建籍士兵與薩統制是同鄉,沒有舉義的動作。海琛艦水手頭目李春、一等水手劉文才二人有革命進步思想,張懌伯與他們聯絡,讓他們與山東籍士兵溝通,安徽籍士兵王春山和其他幾人也在海琛艦上鼓動起義。可惜的是,艦與艦之間往來不密切,幸好海籌艦的正電官何渭生、海容艦的正電官金琢章都是張懌伯的同學,推翻清朝統治也是他們的志願。正巧何渭生因公事乘海籌艦的小輪到海琛艦,托水手轉給張懌伯一封密函,裡面是臨時編訂的12種英文密電碼,以備3艦之間秘密通訊。
當局又命令艦隊對武昌開炮,張懌伯急忙電傳金琢章、何渭生兩人,讓他們交代炮手攻擊武昌時,不要瞄準革命軍。何渭生與海籌艦槍炮副官陳世英洽談,都覺得此事可行。
經過
張懌伯仍然繼續進行遊說工作,海琛艦士官,除了楊慶貞、高幼欽、陽明有了默契外,幫帶林永謨、輪機長王齊辰也暗中相助。大家準備了圓形簽名單,作為盟約,凡是贊成的,都秘密簽名。
海琛、海容兩艦長是滿人,海籌艦長是漢人,因此海籌艦有舉義的條件,但是艦上士官的意思不是很清楚,軍中戒備森嚴,如果沒有公務,不得到其他艦上去。在高幼欽的掩護下張懌伯來到海籌艦,將海琛艦上大家的簽名單交由何渭生轉給艦員們看,並請他辦理與其類似的簽名單。當時只有沙訓齡、佘振興答應,其餘人稱這件事關係重大,要先徵求艦長同意。由誰去說服艦長,沙訓齡認為何渭生是接洽人,由他去跟艦長黃鐘瑛說最適宜,黃鐘瑛聽後默許了。何渭生以電機損壞,得到海琛艦上借電機為藉口,黃艦長明知用意,仍下令派魚雷艇將何渭生送到海琛艦上。何渭生將海籌艦上的簽名密件帶過來,舉義又進了一步。
南下的清軍占領了漢口,每天炮擊漢陽,駐紮在漢口的海軍沒有行動,軍心漸漸渙散,薩統制更是召海琛艦二副楊慶貞聽訓,想繼續採取愚民政策,殊不知大家已經知道外面的局勢。3艦離開陽邏,向下遊行駛時,海琛艦見習士官陽明將龍旗扔掉,把巨幅白旗懸掛在艦尾,其他艦相繼也這么做了。
海軍雖然已經起義,但事前沒有與陸軍約定,可能生出猜疑。當時林森、吳鐵城二人駐軍九江,登艦拜訪,張懌伯是舉義的主要人物,又與林森有過一面之緣,相見敘談。陸軍中戈克安原先是海容艦士官,由於地域派別,結怨較深,當海容艦抵達九江第二天,由於水流湍急,移動了預定的泊船方位,戈克安竟污衊說是私自逃跑,發炮射擊。林森、李烈鈞閱看海軍舉義的文卷後,對戈克安的魯莽行為,深表不滿。在與九江當地軍政要員設宴招待舉義各艦將士時,林森陳詞痛哭失聲,張懌伯在發言中講,海軍起義是經歷艱難險阻才成功的,海軍沒有值得可懷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