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豐
- 外文名:haifeng
- 所屬地區:廣東省汕尾市
- 地理位置:粵東地區
- 郵政編碼:516400
- 氣候條件:亞熱帶
- 著名景點:紅宮 紅場 蓮花山 方飯廳
- 火車站:汕尾站 陸豐站 鮜門站
- 車牌代碼:粵N
- 方言:福佬話 學佬話
海豐旅遊景點
海豐特產美食
海豐名人
地圖信息
地址:新華路5號
地址:新華路5號
海豐縣地處廣東省汕尾東南部,屬於粵東地區。這裡的人講海陸豐閩語(福佬話),即閩南語的海陸豐話。海豐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這裡有農民運動的領導人彭湃,有醫學家柯麟。海豐旅遊景點海豐旅遊資源極其豐富,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生態景...
海豐麒麟舞,流傳於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的傳統民俗活動,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明清以來,流入海陸豐地區的麒麟舞,產生了不同的流派。其中海豐麒麟舞的表演形式由一人舞動麒麟頭,一人牽動麒麟尾,在大鑼、大鼓、大嗩吶的伴奏下...
北京海豐傳媒文化有限公司 北京海豐傳媒文化有限公司於2004-12-16在大興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勘良,公司經營範圍包括企業文化交流活動(不含演出);會議服務(不含食宿)等。企業信息
海豐縣紅宮紅場歷史文化街區 海豐縣紅宮紅場歷史文化街區位於廣東省海豐縣紅宮紅場。所獲榮譽 2021年3月12日,入選第二批廣東省歷史文化街區名單。
地方文化 海豐縣南臨大海,北倚蓮花山脈,構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地域格局,是粵閩傳統商路必經之地。福佬文化和客家文化在這裡交流、融合,並長期受到廣府文化的影響,以及繼承和摻和先民土著畲、疍、瑤的百越文化遺風。複雜的地理環境,豐富...
海豐擂茶,盛行於廣東省汕尾市,又稱為海陸豐擂茶,既是“迎客茶”,又是“情誼茶”、“團結茶”。閒暇無事,飲擂茶,敘舊、聊天,自然別有一番情趣。有時鄉里之間偶生摩擦與隔閡,悔悟的一方便主動備好擂茶請對方光臨舍下敘舊、道歉...
海豐縣城紅色文化街是海豐縣委縣政府近年來傾心打造的紅色工程之一,自2017年11月份進場施工,截止目前,紅色文化街已初顯效應。城市形象的提升效應、紅色信仰的倍增效應、旅遊經濟的乘法效應、海豐文化自信的疊加效應、創文創衛的示範效應 ...
文廟,位於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城人民南路的“紅宮”,是一處聞名海內外的革命聖地。原是明清時期的縣署文廟。汕尾市海豐學宮是頗具規模的古建築群,也是典型的明、清學宮建築。作為舊官學發展沿革和儒家文化薪火相傳的明證,海豐縣學...
各個歷史時期,特別是海豐建縣、汕尾開埠以來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醫衛、軍事、體育、海運、僑務、宗教、城建及名勝古蹟、風俗習慣等發展變化的概況;海豐縣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人物(有較大影響的正反面人物)的傳記和其經歷簡介;歷...
海豐紅宮、紅場舊址遺存有日文教科書、海豐縣總工會印戳、中國共產黨黨旗等。海豐紅宮、紅場舊址是中國大革命時期彭湃領導海陸豐革命鬥爭的重要見證,對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紅色文化教育等具有重要價值。1961年3月4日,海豐紅宮、紅場舊址被...
海豐縣西秦戲藝術傳承中心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海豐縣西秦戲藝術傳承中心獲得“西秦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982年,成立了“海豐縣文物普查辦公室”。當時,在省、地文化領導機關、海豐人民政府和各界人士的支持幫助下,文物普查隊的工作人員歷經兩年多的時間,走遍海豐全縣的山區、平原、海灘、島嶼,完成了對全縣220多個鄉鎮,1400多個自然村的...
文化活動 宣傳教育 每年國際博物館日,海豐縣博物館與海豐縣宣傳部、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攝影家協會、美術家協會等各職能部門、社會團體合作,舉辦各種展覽活動,並利用媒體進行宣傳。學術研究 海豐縣博物館建館以來,編著有《海豐縣文物志...
清代三國人物竹雕插屏、清代酸枝月牙束腰桌、明代“龍飛鳳舞”帶銘記銅鏡、清乾隆廣彩精品茶壺等藏品。其推出的農具系列更是見證農耕文化的終極期盼。從仁榮博物館的民間私人館藏和眾多歷史遺留可以看出海豐歷史文化名城的面貌。
海陸豐地處東江流域和韓江流域中間, 自成一個相對封閉的系統, 舊時交通不便, 與外界較少聯繫, 且由於文化發展的地方化, 因而在福佬話中保留了一大批迥異於其他閩南方言的詞語。海豐俗語豐富多彩, 富有地方特色。③遺留一些古越語...
據汕尾市海豐縣城隍廟石碑的記載,汕尾市海豐城隍廟始建於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海豐縣令陳規在已廢縣城西側重建縣署,同時在縣署西側建城隍廟。汕尾市海豐縣,歷史悠久,以文物豐富而聞名於世,縣城的城隍祖廟是其中之一。“文化大革命”...
據《鹽山新志》載:“滄鹽之極盛啟於五代金遼,南場之鹽猶復偏給北方泉州(時海豐場屬南場)。至金代,海豐鎮一帶鹽業更盛。”唐、宋、遼、金,為海豐鎮鹽業興盛時期。唐代以前,海豐鎮鹽民煎鹽為一家一灶或數家合灶,官府...
正當西秦戲大步向前的時候,劇團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解散。1978年重建海豐縣西秦戲劇團,西秦戲再獲新生。文化特徵 音樂 西秦戲的唱、白沿用中州音韻,男女異聲同調,男唱真嗓,女唱假嗓。西秦戲的音樂唱腔為齊言對偶句的板式變化體,...
白字戲,廣東省汕尾市地方傳統戲劇,是閩南語系的傳統地方戲劇之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白字戲是用廣東海豐、陸豐方言演唱的地方劇種,元末明初從閩南流入汕尾等粵東地區,後來吸納竹馬、錢鼓、漁歌和潮劇音樂等民間藝術,改用當地...
1955年海豐縣政府撥款重修方飯亭,並加蓋八角大亭予以保護。1957年5月被縣政府頒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縣政府擬配套建造一個集歷史文化、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文天祥紀念公園”供遊人參觀瞻仰。蓮峰疊翠 位於汕尾市海豐...
海豐蓮花山在示範片建設過程中,該縣以文化建設為抓手,突出鄉村特點,彰顯古典及特色元素,修復老村落、鄉村祠堂等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民居外立面改造與“五行山牆、三間過兩伸手、下山虎”等民居特色實現深度融合,讓村落留下歷史記憶,讓...
歷史上,潮汕沿海地區生活著大量的疍民,主要在海豐、陸豐,潮陽、達濠、南澳、饒平柘林等地也都有疍民生活。潮陽的疍家宮、疍家歧,揭陽的疍家山,汕頭的疍家園等地名是其歷史見證。潮汕疍民“生於江海,居中於舟楫,隨潮來往,捕魚為生...
歷史上,潮汕沿海地區生活著大量的疍民,主要在海豐、陸豐,潮陽、達濠、南澳、饒平柘林等地也都有疍民生活。潮陽的疍家宮、疍家歧,揭陽的疍家山,汕頭的疍家園等地名是其歷史見證。清朝中葉,潮州疍家多集中在韓江中、上游。不少疍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