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蛇級潛艇

海蛇級潛艇

海蛇級潛艇(英文:Sjöormen class submarine,又稱:Sjoormen II,譯文:所羅門級,代號:Type A-11B/A-11B型),是瑞典海軍研製的一型常規潛艇。

海蛇級潛艇以反潛為主要任務,是瑞典二戰後第一代採用單軸、單螺旋槳推進的現代化潛艇,指揮台圍殼尺寸相對較大,也是瑞典第一代採用圍殼舵的潛艇。

海蛇級潛艇由瑞典考庫姆艦船公司於二戰後研製,首艇於1967年下水,1968年服役,共建造了5艘,其中1艘已退役,另外4艘全部出售給新加坡,被重新命名為“挑戰者”級服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海蛇級潛艇
  • 英文名稱:Sjöormen class submarine 
  • 前型/級:天龍級潛艇 
  • 次型/級:水怪級/納肯級潛艇 
  • 研製時間:1960年代-1967年 
  • 服役時間:1968年7月31日 
  • 國家:瑞典 
  • 設計單位:考庫姆造船公司 
  • 建造單位:考庫姆造船公司 
  • 建造數量:5艘 
  • 服役情況:在役4艘 
  • 艇型:柴電常規潛艇 
  • 下水時間:1967年1月25日 
發展沿革,研製背景,建造沿革,服役歷程,技術特點,艇型結構,艇載武器,艇電系統,改進升級,性能數據,該級各艇,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瑞典設計和建造潛艇已經有70餘年歷史,常規潛艇的發展起源可追溯到20世紀初,1904年建成了“鯊魚”級潛艇,之後瑞典陸續建造了5級24艘噸位不同、結構各異的潛艇。瑞典海軍對柴電潛艇近似於偏愛,而對核動力潛艇從未染指,非常注重柴電潛艇技術發展的連續性,採用短周期,小跨度、高水平的方針,循序漸進地推動潛艇技術不斷發展進步。每級新潛艇的設計總是以水動力學研究新成果為基礎,每型潛艇儘量採用1至2項新技術和新設備,以致一級潛艇建造完工後,下一級潛艇設計通常已取得進展,每型潛艇都有所突破。
“海蛇”號“海蛇”號
20世紀50年代以來,瑞典設計和建造的潛艇,其主要使命是反艦。20世紀60年代之後,反潛開始成為瑞典潛艇更加主要的任務。在這種思想指導下,20世紀60年代初期,瑞典首先研製了A12型/德雷肯級潛艇和A13型/天龍級潛艇,為瑞典後來潛艇技術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建造沿革

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瑞典考庫姆造船公司開始開始設計具有本國特色的潛艇,第一批就是Sjoormen II (Sjöormen / Type A-11),被稱為“斯鳩曼/海蛇/所羅門”級。
“海蛇”號“海蛇”號
1967年1月25日,海蛇級首艇“海蛇”號下水,1968年7月31日服役。

服役歷程

1967-1968年期間,海蛇級建成5艘並在瑞典海軍服役。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瑞典海軍開始對海蛇級進行現代化改裝及大修,計畫增設拖曳聲吶陣,改進火控系統,以使其服役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或延續到21世紀初。與此同時,新加坡為了保護其至關重要的海上交通線,計畫從瑞典購買4艘海蛇級潛艇,同時要求瑞典幫助訓練40名潛艇艇員,由於新加坡地域很小,氣候潮濕炎熱,這4艘潛艇首先停留在瑞典用於訓練,它們必須經過改裝以適應新加坡炎熱的氣候。
“海熊/斯尤布尤寧”號→挑戰者號“海熊/斯尤布尤寧”號→挑戰者號
1995年9月,新加坡結束了與考庫姆公司的談判,先訂購1艘,到1997年時,又增加了3艘,剩餘一艘作為備份零件艇同時出售。1997年4月,新加坡受訓人員離開新加坡赴瑞典受訓。
1997年9月26日,第一艘改裝的潛艇重新下水,接著在1999年5月28日,第二艘和第三艘潛艇重新下水,第四艘潛艇經過大修之後於1999年底重新下水。海蛇級出售給新加坡後,又按新加坡要求再一次進行改進,以適應熱帶海洋環境,解決海水腐蝕問題和提高居住舒適性。
2000年5月2日,第一艘“海熊/斯尤布尤寧”號運抵新加坡,更名為“挑戰者”號,並於2000年7月24日服役,因此這四艘潛艇被新加坡海軍命名為挑戰者級潛艇。2000年3月,“蘇雷加納特”號加入新加坡海軍第171中隊服役,被更名為“征服者”號。
2001年5月22日,“海狗/蘇胡登”號在瑞典考庫姆公司的卡爾斯克魯納造船廠下水,並被重新命名為“酋長”號。
2004年6月末,最後一艘“海蛇”號在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入役,被更名為“百人隊長”號。

技術特點

艇型結構

艇型
海蛇級潛艇屬於沿海使用的小型潛艇,它一改瑞典以前所採用的瘦長艇體的傳統做法,變成了短粗艇形,長寬比僅為8:1,有極好的流體動力特性,但僅適於潛艇在水下低速航行。
“蘇雷加納特”號更名為“征服者”號“蘇雷加納特”號更名為“征服者”號
海蛇級潛艇低矮鈍形艇首,平頂式艇體;艇體輪廓低矮圓滑,兩端有斜度;指揮台圍殼笨重,前緣線條獨特,後緣垂直,底部略呈喇叭口狀;艏水平舵位於指揮台圍殼中間偏下位置。
艉舵
海蛇級艉舵採用了X形布置,主要目的是為了在近海淺水中機動時提高尾部的安全性,因為X型尾操縱面在滿足不超寬、不超出基線的前提下,相對於十字型尾舵可具有更大的展弦比,提高操縱面的操縱能力和效率。X形艉舵的4個舵面都有其獨立的轉動軸和液壓控制迴路,使用實踐表明,它可減小迴轉時的橫傾角,大大減少尾舵卡住時造成的嚴重後果,提高潛艇的安全性和水下動力抗沉能力。當一個舵面(或一對舵面)卡住時,可通過反向操縱同對舵面中的另一舵面產生與舵卡舵面相反的力和力矩,來實現潛艇的直線定深航行。從而使潛艇的水下機動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時還大大減少了因出現卡舵現象所造成的不利影響,尤其適用於在沿海多島嶼的淺水中活動的中小型常規潛艇。
結構
海蛇級採用單殼體,艇內有兩個耐壓艙以確保全全性;分雙層甲板,上層甲板上布置有作戰信息中心、居住室和機械操縱室,下層甲板上布置有管路區、電池艙和柴油發動機艙。艇上僅有一個供艇員逃生用的艙口,布置在艇舯。根據波羅的海深度較淺等水文環境條件,海蛇級最大下潛深度僅為150米,因此無須在艇內採用球形耐壓隔壁。

艇載武器

海蛇級潛艇艇艏有6具魚雷發射管,包括4具533毫米和2具400毫米,由於受到排水量和主尺度的限制,它裝載魚雷最大數量為14枚,其中10枚為533毫米的FFV613型,4枚為400毫米的FFV431型。
FFV613型魚雷為線導反艦魚雷,被動尋的,重1.765噸,航速25節時射程30千米,戰鬥部重250千克。FFV431型魚雷是一種專用反潛線導魚雷,重350千克,戰鬥部重45千克,被動尋的,航速分為3擋,為15節、25節和35節;魚雷以25節速度航行時,射程為20千米。此外,海蛇級還具有布雷能力。

艇電系統

海蛇級潛艇上的作戰系統包括一個科爾摩根公司的潛望鏡、一部I波段的導航雷達、一個電子支援設施以及一套綜合聲吶。該套綜合聲吶由艇艏柱狀基陣、偵察聲吶以及舷側基陣聲吶組成。艇上還安裝了愛立信公司的A1火控系統。

改進升級

海蛇級潛艇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的現代化改裝中,主要是裝備了新一代“水怪級/納肯級”級潛艇上使用的NEDPS作戰指揮系統,該系統可同時對50個目標進行跟蹤,對10個目標的信息諸元進行數據處理。在對目標進行探測、跟蹤、定位和攻擊時,其綜合處理的自動化能力很高,與此同時還可利用人工操作方式對該系統的處理過程進行補償與修正。
2007年海軍開放日時停泊在樟宜軍港的新加坡酋長號潛艇2007年海軍開放日時停泊在樟宜軍港的新加坡酋長號潛艇
海蛇級儘管在瑞典海軍已經服役很長時間,但總體狀況還不錯,並且經過了現代化改進。出售給新加坡後的改進中,主要項目是加裝了空調系統和電池組冷卻系統,使用銅鎳合金製作接觸海水的管路和閥門,防止熱帶海水極強的鹽分腐蝕潛艇的各種管路和閥門。由於熱帶水域更適合生物生長,所以它安裝了一套抑制潛艇表面海洋生物藤壺生長速度的系統。海蛇級原用的愛立信A1火控系統也更換為IPS-12數據自動控制系統。

性能數據

艇體參數
艇長
51米
艇寬
6.1米
吃水
5.1-5.8米
水上排水量
1125-1130噸
水下排水量
1210-1400噸
水上航速
12-15節
水下航速
20節
潛航深度
150/250米
自持力
21天
續航力
/
艇員編制
18-28人,有女性艇員
傳動
單軸單槳
動力系統
柴電推進
2台皮爾斯蒂克柴油機,功率1.62兆瓦
1台ASEA主推進電動機,功率1.1兆瓦

該級各艇

序號
英文艇名
艇名
更名
造船廠
下水日期
服役日期
備註
1
HMS Sjöormen
海蛇
百夫長/百人隊長
考庫姆
1967.1.25
1968.7.31
出售新加坡
2
HMSSjölejonet
海獅/蘇雷加納特
征服者
考庫姆
1967.6.29
1968.12.16
出售新加坡
3
HMSSjöbjörnen
海熊/斯尤布尤寧
挑戰者
卡斯克拉納海軍
1968.1.9
1969.2.28
出售新加坡
4
HMSSjöhunden
海狗/蘇胡登
酋長
考庫姆
1968.3.21
1969.6.25
出售新加坡
5
HMSSjöhästen
/
/
卡斯克拉納海軍
1968.8.6
1969.9.15
出售新加坡作為零件備用

    總體評價

    海蛇級潛艇是瑞典二戰後第一型具有本國特色的潛艇,它逐漸擺脫了世界各國潛艇尤其是德國潛艇的影子,瑞典是世界上第一個將X形尾舵套用於戰鬥潛艇的國家,從海蛇級開始,瑞典的所有潛艇均採用X形尾舵設計。在海蛇級潛艇之前,美國海軍就進行過相關研究,“大青花魚”號潛艇進行了X形尾舵的實艇改裝試驗並且獲得了成功,但是並未在之後的潛艇上套用該技術。海蛇級的建成服役不僅使瑞典潛艇研製擺脫了國外風格的束縛,使自身研製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也為後來的“水怪”級、西約特蘭級潛艇乃至哥特蘭級潛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海蛇級潛艇在波羅的海從事作戰巡邏不需要很長的航渡時間,但對於新加坡所處的地理環境而言,其海軍潛艇需要在馬六甲海峽海域一帶從事作戰巡邏活動,活動範圍遠超過波羅的海。海蛇級潛艇下潛深度小、續航力小、探測能力有限,能否在新加坡周圍海域內完成使命仍是未知數。海蛇級儘管為適應熱帶海洋環境進行了一系列改裝,但最後能否適應熱帶高溫高濕環境,也是問題之一。而長久保持海蛇級的性能,主要取決於新加坡的工業生產能力、造船能力和修船技術,這些也將對新加坡提出考驗和挑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