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藥本草》,本草著作,6卷。五代前蜀李珣(德潤)約撰於10世紀初。書中從50餘種文獻中引述有關海藥(海外及南方藥)資料,記述藥物形態、真偽優劣、性味主治、附方服法、製藥方法、禁忌畏惡等。涉及40餘處產地名稱,以嶺南及海外地名居多。今存佚文中含藥124種,其中16種系新增。此書為我國第一部海藥專著,別具一格。《證類本草》保存其佚文最多。原書已佚,今有尚志鈞輯本(1983年),引注詳明。
基本介紹
- 書名(異名):《海藥本草》
- 作者:李珣
- 成書年代:唐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海藥本草》,本草著作,6卷。五代前蜀李珣(德潤)約撰於10世紀初。書中從50餘種文獻中引述有關海藥(海外及南方藥)資料,記述藥物形態、真偽優劣、性味主治、附方服法、製藥方法、禁忌畏惡等。涉及40餘處產地名稱,以嶺南及海外地名居多。今存佚文中含藥124種,其中16種系新增。此書為我國第一部海藥專著,別具一格。《證類本草》保存其佚文最多。原書已佚,今有尚志鈞輯本(1983年),引注詳明。
《海藥本草》,本草著作,6卷。五代前蜀李珣(德潤)約撰於10世紀初。書中從50餘種文獻中引述有關海藥(海外及南方藥)資料,記述藥物形態、真偽優劣、性味主治、...
《海藥本草(輯校本)》是五代李殉著,現代尚志鈞輯校的一本本草類中醫文獻,系《中醫古籍整理叢書》之一。...
本草,始見於《漢書·平帝紀》,古代中藥類的書籍多稱本草,《說文》中說:“藥,治病草也。”宋 嘉祐中掌禹錫 等復增藥八十二種,為《嘉祐補註本草》;政和...
《回藥本草》是2004年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單于德。...... 本書共收栽回族醫學常用藥物371味,上篇247味,其中植物藥195味,動物藥21味;下篇《海藥本草...
《開寶本草》還重視吸收其它本草著作的精華,在新增的134種藥物中,近百種都是從前代諸本草著作中篩選而來,如蛤蚧出自《雷公炮灸論》,仙茅出自《海藥本草》 。...
《滇南本草》,古代中醫藥學著作。共三卷。明代雲南嵩明人蘭茂所著的《滇南本草》是中國現存古代地方性本草書籍中較為完整的作品,這本有著中醫藥精華彙編性質的醫學...
《海藥本草》:主安神,解諸毒藥及蟲螫,以玳瑁一片,車渠等同,以人乳磨服。硨磲化學成份 長硨磲含蛋白質,凝集素(agglutinin);腎含含砷核甙:5-脫氨-5-二甲基...
玉屑,中藥材名。本品為礦物軟玉的碎粒。功能主治為:潤心肺,清胃熱。治喘息煩滿,消渴。外用去目翳。①《別錄》:除胃中熱,喘息煩滿,止渴。②《海藥本草》...
綠鹽 即硫酸銅礦,波斯人稱zingar,阿拉伯人稱zinjar,產於世界各地,以中亞地區最為上乘,主要用於治眼疾。唐代由大秦人和阿拉伯人傳入中國。《海藥本草》曰:綠鹽出...
①《海藥本草》:主風癇熱,骨蒸勞,諸瘡等,並皆宜生屑入藥。②《日華子本草》:治小便不通,生煎服之;小便多,燒灰飲下。③《開寶本草》:主諸鐵及雜物入肉,...
椰子漿,中藥材名。本品為棕櫚科植物椰子胚乳中的漿液。功能主治為:①《海藥本草》:主消渴,吐血,水腫,去風熱。②《中國藥植圖鑑》:滋補,清暑,解渴。...
“海藻”是海帶、紫菜、裙帶菜、石花菜等海洋藻類的總稱,是生長在海中的藻類,是...⑤《海藥本草》:主宿食不消,五鬲痰壅,水氣浮腫,腳氣,奔豚氣。...
③《本草拾遺》:主破血,止血痢,小兒熱丹,口瘡、疳痢。④《海藥本草》:主小兒癇,男子下部匿。⑤《綱目》:明目,去翳膜,療大風。⑥《隨息居飲食譜》:’為傷...
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經集》中說,珍珠“有治目膚翳,止泄”等作用。唐代的《海藥本草》認為,珍珠可以明目、除暈、止泄。在元朝,商人們常在水中加蜜糖和珍珠粉...
⑤《海藥本草》:主男子遺精,虛勞乏損,補腎正氣,止盜汗,去煩熱,治傷寒熱痰,能補養安神,治孩子驚癇。⑥《珍珠囊》:軟痞積。又治帶下,溫瘧,瘡腫,為軟堅收澀...
②《海藥本草》:主癲癇風熱,上氣咳嗽,傷寒肺損吐血,骨蒸勞極作渴.主利五藏邪氣,補心,併入薄於丸、散服。③《本草蒙筌》:除邪防毒,卻熱驅煩,安魂魄,養...
②《海藥本草》:味鹹,寒,無毒。③《本經逢原》:平,淡,無毒。【歸經】《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經。【功能主治】潤心肺,清胃熱。治喘息煩滿,消渴。外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