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草場

海草場

海草是適應于海洋環境生長的水生被子植物,僅分布在海洋邊緣部分 一個相當狹窄的區域。它屬於一類有根開花植物,通常具有發達的根系和地下莖。各種海草是 一個生態類群,而不是一個分類群。海草屬於單子葉植物綱,僅有澤瀉目的幾個科, 其種類不多,已報導的有 60 余種。海草場與珊瑚礁、紅樹林是三大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可以穩定底質,緩解海浪對沿岸侵蝕,改善水質,提供重要初級生產力,為次級消費者提供食物網支撐,為經濟水產動物提供棲息地和保障沿海旅遊業健康發展,對維護近岸海洋生態系統健康、保護沿海漁業資源具有重要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草場
  • 外文名:seagrass meadow
  • 隸屬:海洋生態系統
  • 學科:海洋學
內容簡介,海草場生態系統,海草場的分布,海草場生態系統服務,海草場生態系統的衰退,影響海草場生態系統衰退的自然因素,影響海草場生態系統衰退的人類因素,中國海草場研究進展,

內容簡介

海草場與珊瑚礁、紅樹林是三大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可以穩定底質,緩解海浪對沿岸侵蝕,改善水質,提供重要初級生產力,為次級消費者提供食物網支撐,為經濟水產動物提供棲息地和保障沿海旅遊業健康發展,對維護近岸海洋生態系統健康、保護沿海漁業資源具有重要作用。全球氣候變化和海洋過度開發導致的包括海草場生態系統在內的海洋生態環境惡化和局部海洋生態失衡,已在全球範圍內越來越多地引起各國政府、研究機構和科研院校的關注。進行海草場生態修復對緩解近海生態健康壓力,改善近海水質環境具有重要意義。資料記載的第一次人工海草場修復始於1947年,此後,世界範圍內的海洋學者相繼開展海草場生態系統研究和修復工作,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

海草場生態系統

海草大面積聚集生長在海岸潮下帶,淺灘,瀉湖,河口等,最大可形成面積數百萬英畝的海草場,構成一個龐大的海草場生態系統。

海草場的分布

海草是海洋單子葉被子植物,全世界海草分6科14屬,共66種,已知中國海區有10屬20種。海草分布面積占全球海洋面積的0.1%—0.2%,在熱帶、溫帶和北極圈地區均有海草生長。Short等依據氣候帶等因素影響將全球海草劃分為6大區系,分別為4個溫帶區系:溫帶北大西洋區系、溫帶北太平洋區系、溫帶地中海區系、溫帶南洋區系和2個熱帶區系:熱帶大西洋區系和熱帶印度洋-太平洋區系。不同區系海草多樣性差異較大,印度洋-太平洋區系物種多樣性最高,有多達12種。海帶場和鹽沼生境主要分布在溫帶地區,珊瑚礁系統與紅樹林系統則只分布在熱帶海區。與其它主要海岸生態系統相比,海草場生態系統分布更廣泛,海草生長在中潮帶至潮下帶,絕大部分生長在海平面以下25m深度以內。報導的分布深度最深的海草是印度洋卡拉若斯群島的毛葉鹽藻,最深深度達86m。

海草場生態系統服務

生態系統功能是指生態系統的生境、生物或系統屬性或過程,生態系統產品(例如食物)和服務(例如廢棄物吸收)是指人類直接或間接地從生態系統功能中獲得的收益,為簡便起見,生態系統產品和服務統稱為生態系統服務。海草場在海洋生態系統特別是近岸生態系統中扮演著許多重要角色,提供了大量的不可取代的生態系統服務:
(1)海草場能夠減緩海浪對海岸的侵蝕、穩定底質從而保護海岸環境;
(2)能吸收營養鹽和重金屬,淨化和改善水;
(3)作為重要的初級生產者,是地球碳循環和氮循環的重要一環;
(4)是許多浮游生物、底棲生物和附著生物賴以生存的場所,同時也為許多重要經濟魚類提供產卵場和孵幼場所,海草場還是儒艮、海龜和海牛等珍貴保護動物的生存棲地並直接為其提供食物,對維護地球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熱帶地區的海草場生態系統在與紅樹林生態系統和珊瑚礁生態系統的互動作用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海草場系統作為典型海洋三大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員,在保障另外兩個海洋生態系統理化因素和生物因素雙方面的基礎穩定性當中提供了重要的支撐服務。據統計估計,每公頃海草場每年在海洋環境中營養循環及直接產品的產出價值高達USD19,004,全球每年海草-海藻場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總流量達USD3.801×10。

海草場生態系統的衰退

受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干擾的影響,不論是在已開發國家還是開發中國家海草場都在迅速縮減。據2003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出版的《世界海草地圖集》報導,全球海草場生長環境日益惡化,全球僅有的17.7萬km的海草場在1993—2003的10a間銳減2.6萬km,縮減約15%,並威脅到了其它海洋生物的生存。

影響海草場生態系統衰退的自然因素

來自自然因素擾動的影響:
(1)首要罪魁禍首就是全球氣候變化的威脅———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全球變暖導致海水溫度升高,直接導致了某些海草場由於不適應升高的海水溫度而大量衰退,並且海水溫度上升直接危害到海草新陳代謝和碳平衡。海平面上升直接導致了海草場生境水深的變化,降低了光照輻射,影響海草光合作用而導致海草死亡;
(2)颱風的頻繁侵擾亦會對海草場產生較大的影響,特別是在海草有性繁殖季節,颱風會將海草繁殖枝破壞並吹到岸上或其它不適區域導致海草場種子庫的種子流失。然而,海草種子在多年生海草場劇烈衰退之後的自然種群恢復和維持1年生海草場的可持續重建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關鍵作用,颱風造成的種子庫流失嚴重影響海草場的自我修復功能;
(3)火山噴發、地震以及疾病的爆發也會引起海草場急劇衰退;
(4)食海草動物的大量攝食也會對海草場生態系統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影響海草場生態系統衰退的人類因素

沿海地區人口壓力導致環境的劇烈變化給海草場生態系統造成了巨大的威脅,海草場的生長環境—海岸帶注定了海草場必然受到人類活動的干擾。由於人類原因導致的環境壓力如污染物、沉積物、化肥過量使用和有毒化合物向海洋無限制的排放等,三大典型海洋生態系統都在呈加速度的退化趨勢。
(1)人類活動導致海區透明度的降低相對於浮游植物而言海草對光線具有更高的要求,海草場全球範圍內的衰退往往主要來自光照條件壓力的增加,因人類生產生活引起的營養鹽過度排放,水體富營養化、附生生物、浮游植物和濁度的升高以及赤潮的頻繁爆發導致海草場接受光線嚴重不足而大量衰退。沿海水產養殖業的大力發展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沿海海域的富營養化和大量沉積物產生;
(2)機械損壞船用螺旋槳、漁業拖網和船錨的直接機械損害;
(3)城市化擴展速度加劇,填海造地,採挖灘涂和淺海底生物資源、生物入侵以及海上油田、輪船溢油等都會對海草場生態系統造成毀滅性的災難。導致海草場衰退的因素是複雜的,人類因素和自然因素之間又存在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係。某些自然因素對海草場生態系統的影響可能是間接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導致的,如全球變暖。人類對環境無休止的開發和破壞導致了自然環境的惡化和海洋生態失衡,從而加劇了海草場的衰退。因此,在把影響海草場衰退的因素一部分推脫歸咎於大自然的同時,不得不對人類自己活動對海草場生態系統的影響進行深刻的反省。

中國海草場研究進展

我國同時處於溫帶北太平洋和熱帶印度洋-太平洋兩大海草地理區系,海草品種多達20種,海草場面積十分廣闊,僅南海海草場面積達就達2400hm。但是我國海草場生態系統的相關研究起步較晚,對於海草種子相關生物學的研究鮮有所見,且我國東部沿海和黃、渤海區域海草基本狀況基礎研究資料比較匱乏,但這並不說明我國的海草場生態系統相安無事,人們對近岸環境的不合理利用導致中國華南地區海草場日趨退化,僅廣西合浦海草場1980—2005年間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直接和間接導致其生態服務價值損失達7.38億元人民幣。因此,我國海洋學者應加強我國海草場的生態研究,對全國範圍內的海草場進行大規模生態普查,對我國特定近岸海洋環境下海草場生態功能、影響海草場生態環境因素進行深入研究並形成全面而系統的分析、評價機制,為建立我國海草場生態系統信息庫和進行海草場保護以及海草場生態系統的人工生態修復提供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