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體紫紅色,片狀,膜質,高20~40厘米,寬4~8厘米。單條或基部分叉l~2次。可分皮層和髓部,髓部由與兩層垂直的絲狀細胞互相連結而成。囊果在表面呈點狀突起。生長在低潮帶岩石或養殖海帶、貽貝的架子上。生長盛期5~6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海膜
- 拉丁學名:Halymenia floresia
- 界:植物界
- 門:紅藻門
- 綱: 真紅藻綱
- 目:隱絲藻目
- 科:海膜
- 屬:海膜
- 分布區域:中國的台灣、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夏威夷、大西洋、印度洋
分類信息,形態特徵,生活習性,
分類信息
俗名: 海膜
產地及產期:
產於嵊、中街山、南虎。我國黃海、渤海均有分布。本種系冷溫帶性海藻。可供食用。
中文名稱 海膜
拉丁名稱 Halymenia floresia
英文名稱 \
地方名稱 \
中文門名 紅藻門
拉文門名 RHODOPHYTA
中文綱名 真紅藻綱
拉文綱名 Florideophyceae
中文目名 隱絲藻目
拉文目名 CRYPTONEMIALES
中文科名 海膜科
拉文科名 HALYMENIACEAE
中文屬名 海膜屬
拉文屬名 Halymenia C.Agardh
地理分布 中國的台灣。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夏威夷、大西洋、印度洋。
形態特徵
藻體鮮紅色或黃紅色,柔軟黏滑,扁平葉狀,高10~40cm,以直徑2~5㎜的盤狀附著器固著於礁岩上。藻體邊緣4~5回不規則羽狀分枝,如雞冠狀,主枝寬,約1~3cm,側枝約2~5~l0㎜寬,多次分枝末端尖細,藻體邊緣及表面有齒狀突起,表面形成不規則斑紋。藻體內部為多軸型,髓部由許多錯綜交織的髓絲組成,走向與表面垂直排列,內有反光折射細胞,皮層5~6層,最外2~3層垂直排列,內側細胞卵形、星形。具有配子體與孢子體同型的世代交替。配子體雌雄同株,生殖構造散生在藻體上,果孢枝2個細胞,埋於髓部中,有囊孔。精子囊由外皮層細胞形成,小班點狀。四分孢子囊散生在皮層中,十字形分裂。
生活習性
生長在低潮線附近至潮下帶20 m深處的礁石上,全年可見。
繁殖習性 \
產地 \
分布分類 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