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石鱉

海石鱉

海石鱉,中藥名。為隱板石鱉科動物紅條毛膚石鱉 Acanthochiton rubrolineatus (Lischke)、銼石鱉科動物函館銼石鱉 Ischnochiton hakodadensis Pilsbry 及多種石鱉的全體。紅條毛膚石鱉分布於我國沿海;函館銼石鱉分布於渤海、黃海沿岸。具有化痰散結,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於頸淋巴結結核,麻風病,慢性氣管炎。

基本介紹

  • 中藥名稱:海石鱉
  • 別名:石鱉、海八角毛、八節毛
  • :動物界
  • :軟體動物門
  • :多板綱
  • :1、毛膚石鱉目 2、銼石鱉目
  • :1、隱板石鱉科2、銼石鱉科
  • :1、毛膚石鱉屬 2、銼石鱉屬
  • :1、紅條毛膚石鱉2、函館銼石鱉
  • 分布區域:紅條毛膚石鱉分布於我國沿海;函館銼石鱉分布於渤海、黃海沿岸
  • 用量:2-6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禁忌,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

入藥部位

全體。

性味

味鹹,性寒。

歸經

歸肝、脾、胃經。

功效

化痰散結,清熱解毒。

主治

用於頸淋巴結結核,麻風病,慢性氣管炎。

相關配伍

1、治頸淋巴結結核:海石鱉焙炒至深黃色,研末過80目篩,壓片或裝膠囊。每次2-6g,每日或隔日1次,晚睡前服。首次用黃酒做引子,並鬚髮汗,以後可用溫開水沖服。(《中國藥用海洋生物》)
2、治麻風病:海石鱉烘乾,研粉。成人每日量8-16g,可並用氨苯碸30-100mg。每星期服6d,停藥1d。(《中國藥用海洋生物》)
3、治慢性氣管炎:函館銼石鱉,洗曬乾,放烘箱內烤12-24h,研粉壓片,每片0.5g。每服1g,每日3次,10d為1療程。(《山東藥用動物》)

用法用量

內服:焙焦研末,2-6g。

禁忌

《中國藥用海洋生物》:“①海石鱉治療淋巴結結核對病變部位有明顯的趨向性,有一定的局限反應,用量應由小到大。②製作中應焙焦。焙得不熟,服後易發生腹瀉。焙成炭則失去作用。③凡食海產品過敏者忌服。”

採集加工

在海灘上或岩石縫間捕捉。捕得後洗淨,置陰暗通風處晾乾。

形態特徵

1、紅條毛膚石鱉:體卵圓形,長27-33mm,寬16-21mm。體色變化大,多為灰綠色或青灰色。背腹扁平,頭在前下方,無眼及觸角,有一短而下彎的吻,吻中為口,口內齒舌很長。背面中央突起,有呈覆瓦狀排列的石灰質殼片8塊,暗綠色殼片中央具有3條紅色色帶。前端頭殼片呈半圓形,殼頂部較光滑,邊緣部分有低平粒狀突起,腹面前方的嵌入片有齒裂5個。近兩端的殼片長寬略相近,中間的殼片略寬,峰部有縱肋,翼部有較大的顆粒狀突起,嵌入片的翼部位置具1個齒裂。尾殼片較小,前緣中央微凹,後緣弧形,表面有顆粒狀突起,嵌入後區兩側各具1齒裂。在殼片的四周圍有一圈外套膜,形成較寬的環帶,呈深綠色,其周圍相間布有18叢棘束。腹面平擔,足扁而寬,幾占整個腹面。足與外套膜之間形成一較狹的外套溝。溝中有鰓22-24對。鰓列長約為足長的2/3。生殖孔和排泄孔位於外套溝稍後端。肛門位於足的後方。
2、函館銼石鱉:體卵圓形,長22-35mm,寬12-19mm,背腹扁平,外表土黃色或暗綠色,並雜有深色斑點。頭殼片放射肋細密,甚多,嵌入片具15-19個齒裂。中間殼片中央部有顯著的網狀刻紋。翼部有5-7條放射肋。嵌入片每側具2-3個齒裂。尾殼片中央區的刻紋與中間殼片的網狀相同,後區具細密的放射肋及環狀紋,嵌入片具12-20個齒裂。周圍環帶窄,表面布滿大小不等的鱗片。鰓35對,鰓列與足等長。

生長環境

1、紅條毛膚石鱉:棲息於潮間帶岩石上,北方可生活於數米深的淺海。能緩慢匍匐爬行於海藻叢中,喜附著於岩石石縫或陰處。分布於我國沿海。
2、函館銼石鱉:棲息於潮間帶岩礁石上或石縫間,以中、下區為多。分布於渤海、黃海沿岸。

性狀鑑別

1、紅條毛膚石鱉:全體呈卵圓形,背面有8塊呈覆瓦狀排列的石灰質的殼片。殼片暗綠色,中部有3條紅色色帶。環帶較寬,深綠色,其上面有18叢棘束。氣腥,味鹹。
2、函館銼石鱉:形似紅條毛膚石鱉。唯中間殼片中央部有顯著的網狀紋理,翼部有5-7條放射肋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