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盜1號(英文:Viking 1)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維京號計畫中兩艘飛往火星中的第一艘。海盜1號以泰坦三E-半人馬座運載火箭載具於1975年8月20日升空,花費10個月航向火星,軌道太空船在進入火星軌道前五天開始傳回火星全球照片。最後著陸器在7月20日 08:51 UT 從軌道衛星分離,在11:56:06 UT登入成功,成為全球首個能成功登入火星的衛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盜1號
- 發射地點:佛羅里達的坎培拉海角
- 發射時間:1975年8月20日
- 著陸時間:1976年7月20日
海盜1號(英文:Viking 1)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維京號計畫中兩艘飛往火星中的第一艘。海盜1號以泰坦三E-半人馬座運載火箭載具於1975年8月20日升空,花費10個月航向火星,軌道太空船在進入火星軌道前五天開始傳回火星全球照片。最後著陸器在7月20日 08:51 UT 從軌道衛星分離,在11:56:06 UT登入成功,成為全球首個能成功登入火星的衛星。
海盜1號(英文:Viking 1)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維京號計畫中兩艘飛往火星中的第一艘。海盜1號以泰坦三E-半人馬座運載火箭載具於1975年8月20日升空,花費10個月...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海盜號(又音譯成維京號)項目包括兩個無人空間探測任務:海盜1號和海盜2號。每個太空飛行器擁有一個用於從軌道上拍攝火星表面、運載著陸器...
海盜號探測器是美國於1975年8月20日和9月9日發射的兩個火星探測器,用於探索火星上有無生物。這兩個探測器由軌道飛行器和登入艙組成,長為5.08米,重3530千克,...
海盜1號的軌道器拍攝到一張酷似人臉的火星表面照片。海盜2號於1976年9月3日成功著陸,它攜帶的地震檢波器的記錄了一次火星地震。1988年前蘇聯發射以“火衛一”命名...
“火星觀察者”於1992年9月發射,這是美國繼1975年發射“海盜”號計畫以來首次向火星發射的宇宙飛船。科學家們設計“火星觀察者”的目的在於獲得更詳細的地形圖、...
美國發射的一個火星探測器,于格林尼治標準時間星期天(1月4日)4點35分在火星表面著陸。這個被稱作“精神號”的火星登入器是個有六個輪子的地質考察機器人,用於...
1976年,美國的海盜1號和海盜2號登入器分別在火星上降落,並在降落的過程中,測量了大氣溫度的分布情況、火星大氣壓的情況。火星上有乾涸的河床,有流水衝擊的特徵,...
他在博物館舉行的慶祝活動上回憶了1976年7月1日舉行開館典禮時的情形:正在飛往火星途中的"海盜1號"向地球上的機械手發出指令,由這隻機械手剪了彩,給這座展示...
1974年 蘇聯“火星6號”和“火星7號”探測器在火星著陸,探測結果沒有公布。 1976年 海盜1號和2號在火星著陸 1989年 福波斯1、2號飛往火星途中失蹤 1993年 ...
訪問:第一次對火星的探測是由水手4號飛行器在1965年進行的。人們接連又作了幾次嘗試,包括1976年的兩艘海盜號飛行器。此後,經過長達20年的間隙,在1997年的七月...
1976年,美國的海盜1號和海盜2號登入器分別在火星上降落,並在降落的過程中,測量了大氣溫度的分布情況、火星大氣壓的情況。火星上有乾涸的河床,有流水衝擊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