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十景
這10個景點組合了海珠區商貿、生態、文物古蹟資源中的高品位資源,既包括海珠歷史悠久的文化古蹟,也有時代特色鮮明的現代建築,還有典型的嶺南田園水鄉自然景觀。
十景簡介
洲頭煙波(洲頭咀公園)
位於濱江西路,占地2萬多平方米,開放式街心公園,園內綠樹成蔭,有直徑約30米的圓形文化廣場。
在廣州市城市面貌“三年一中變”中,洲頭這裡建設成開放式街心公園。園內綠樹成蔭,有直徑約三十米的圓形文化廣場。
高達四米的大型鐵錨聳立在廣場中央,這個鐵錨是中國與阿曼兩國交往悠久歷史的見證。
海幢春曉(海幢寺)
坐落在南華中路和同福中路之間,與海幢公園連成一體,是廣州市佛教五大叢林之一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海幢寺與海幢公園連成一體,占地約1.5公頃,以寺貌莊嚴、殿宇雄偉、高僧輩出而聞名,是廣州市佛教五大叢林之一。
20世紀90年代初,海幢寺得以重新修復,重建後的天王殿內,四大天王威風八面,栩栩如生,其高度、體積為廣東省境內寺院之最。
鄧祠國魂(鄧世昌紀念館)
位於寶崗大道龍珠直街龍涎里2號,占地面積4700平方米,是民族英雄
鄧世昌的出生地。
鄧氏宗祠是民族英雄鄧世昌的出生地。
宗祠有東院和後花園、東西門樓、前院和照壁等。正門門額上書“鄧氏宗祠”字樣,兩側掛有“雲台功首”、“甲午留名”的楹聯。
帥府華暉(大元帥府舊址紀念館)
位於紡織路東沙街18號大院,
孫中山先生的許多重大決策,都是在這裡作出的。
孫中山大元帥府舊址占地面積七千九百六十五平方米。孫中山的許多重大決策,如反對南北軍閥的護法鬥爭、平息廣州商團叛亂、改組國民黨、促成第一次國共合作等,都是在大元帥府內作出的。
大元帥府舊址被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漱珠朝斗(純陽觀)
位於新港西路五鳳村漱珠崗,占地2
公頃,是
廣州著名的道場,與三元宮並列為廣州市兩大道觀。
純陽觀占地2公頃,是一個著名的道教活動場所,與三元宮並列為廣州市兩大道觀。廣州道教中人常有“北到三元宮,南去純陽觀”之說。
純陽大殿後面的朝斗台,是廣東省最早建立的天文台,比香港皇家天文台建立還早幾十年,具有較高的科學意義和歷史價值。
學府風韻(中大北門廣場)
位於濱江東路,是廣東省首個開放式校園廣場,占地1·5萬平方米,也是市民休閒的好地方。
中大北門廣場,占地1.7萬平方米,由牌坊、中大校徽、中大校訓及中大校史等部分組成,牌坊上為孫中山筆跡“國立中山大學”六個字。
廣場既凸顯了廣州作為歷史名城的風範,又保持了中山大學臨江的特點,守護了中大的精神和傳統。
中大牌坊,是廣場中最引人注目的建築,為古色古香的中國雙層牌樓,是根據中大古牌坊的風格重建的。
歷史上,由於有中大碼頭至天字碼頭的水上交通,校園內的主要建築均為坐南朝北,北門是主校門。
中大的標誌物孫中山銅像也面向北方,寓“北伐”之意;逸仙主軸線就像一支筆從珠江伸出,筆尖在南筆膽在北,寓意從珠江源源不斷吸水,即四海精英匯聚中大。
後因城市的發展和新港路的開通,南校門逐漸成為主校門。但近年來,南校門的交通壓力越來越大,加上學校整體規劃的需要,北校門得以成為主校門,使校園更富有魅力。
瀛洲疊翠(瀛洲生態公園)
位於華洲街小洲村,面積達142萬平方米。園內河涌密布,曲徑幽林,種植多種嶺南佳果,有廣州“南肺”之稱。
濱江霓裳(濱江路沿線)
指的是濱江路的規劃中環島路的一段,整潔流暢的濱江路與蜿蜒的珠江水一起延伸,路兩旁的百年老榕樹婆娑成蔭,倒映在江面上,形成獨特的南國風光。
位於海珠島北岸、珠江南濱的濱江路沿線風光。路兩邊富有嶺南特色的百年老榕樹婆娑成蔭,濱江東臨江高尚住宅樓群現代化色彩濃郁,形成具有亞熱帶風情的濱江風光帶。
會展雄姿(國際會議展覽中心)
位於琶洲島,總規劃用地9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70萬平方米,是目前世界第二大建設規模的會展中心。
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總規劃用地9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70萬平方米。設計意念在於延伸來自珠江的“飄”。按照規劃,琶洲島將建成以會展中心為龍頭的國際博覽城。
雙塔競秀(琶洲塔、赤崗塔)
都是明代萬曆年間建於珠江岸邊的風水寶塔,稱為“廣州之塔”,起著為船舶導航和點綴羊城的作用。
“雙塔競秀”之琶洲塔
海珠區內有兩座古塔,一座琶洲塔(如下圖),一座赤崗塔(另貼在後面的56樓),都是明代萬曆年間建於珠江岸邊的風水寶塔,稱為廣州之塔,起著為船舶導航和點綴羊城的作用。
“雙塔競秀”之赤崗塔
赤崗塔位於廣州大橋東南面新市頭,是廣州市區現存的古塔之一。
此塔興建於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是繼琶洲塔、蓮花塔之後修建的第三座“風水寶塔”。因所處山崗是紅色砂礫岩構造,塔身也呈紅色,故稱赤崗塔。
1989年12月,赤崗塔被定為廣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