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30年的創新發展,海爾從一個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成長為今天的全球白電第一品牌。在全球,海爾擁有數以億計的用戶,每天都有十幾萬台海爾產品進入全球市場。本書基於中國與全球發展背景下海爾30年的企業發展史編寫而成,圖文並茂地展示了海爾從誕生到逐步走向多元化、國際化、全球化、網路化的過程,既是發展史,也是創新史。同時,本書配有許多生動的案例,很有現實意義,極具可讀性。
基本介紹
- 書名:海爾創新史話
- 作者:胡泳,郝亞洲
- ISBN:9787111487753
- 頁數:241頁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月1日
- 開本:1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前言,編輯推薦,內容推薦,圖書評價,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海爾集團創業至今整整30年。這30年既是中國市場經濟的30年,也是“管理”走入中國的30年。海爾今天能夠屹立全球知名品牌之列,得益於其“只有時代的企業,沒有成功的企業”的理念。以海爾為代表的“持續變革,不斷創新”的精神不僅屬於海爾,還屬於所有快速成長、追求卓越的中國企業。
本書以“創新”為題,以海爾7年為一個單位的戰略階段為區間,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展現了在資訊時代的發展脈絡之中,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巨變,一個破舊的青島集體所有制小廠如何踩著時代的節拍而頑強成長的歷程。
創新,永遠是這個時代以及海爾的主題詞。
作者簡介
胡泳,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北大商業評論》副主編,北京大學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研究員,知名記者和暢銷書作家。歷任《中國日報》記者、《三聯生活周刊》主筆、《網際網路周刊》編委會主席、《環球管理》總編、中央電視台《經濟信息聯播》主編、《對話》總策劃、《贏在中國》總編輯、《我們》總策劃。著作有《網路為王》、《海爾中國造》、《張瑞敏如是說》、《電信贏家》等10種;文集有《像貝克漢姆一樣行銷》、《另類空間》、《街頭的生存智慧》等7種,譯作有《數位化生存》等4種。鑒於胡泳在網際網路和企業管理方面的重要影響,2005年1月,他被《中國圖書商報》評為“10年閱讀影響力人物”之一。
他寫作的《網路為王》是國內首部全面介紹網際網路的誕生、發展、現狀以及未來趨勢的專著,被譽為“了解網路發展最翔實的一本書”。“數位化生存”、“網路為王”成為當代中國流行語,胡泳也因此成為推動中國網際網路早期發展的最有影響的啟蒙者之一。
郝亞洲,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北大商業評論》主筆,《中歐商業評論》高級編輯,長江商學院高級案例研究員。現為獨立學者,專注於管理創新和組織轉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海爾前傳
捲起千堆雪(1978~1983)
第2章 海爾誕生
沙場秋點兵(1984~1991)
14第一節 1984
22第二節 創業艱難百戰多
40第三節 砸掉舊觀念
50第四節 管理初創新
第3章 海爾多元化
何處望神州(1992~1998)
64第一節 膽子再大一些,步子再快一些
72第二節 海爾開啟多元化
83第三節 海爾是海
第4章 海爾國際化
長風破浪(1998~2005)
92第一節 網路時代
96第二節 “與狼共舞”
108第三節 流程再造
第5章 海爾全球化
天翻地覆慨而慷(2005~2012)
126第一節 技術變局與金融風暴
139第二節 “大企業病”的療法
169第三節 全球化戰略調整
第6章 海爾網路化
一山放過一山攔(2012~至今)
180第一節 當下的震盪
195第二節 網路化戰略
213第三節 人人創客
前言
致創客的一封信——張瑞敏
人類社會的每一次繁榮進步都離不開科技的突破,但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飛躍發展更離不開思想的解放。當網際網路帶來指數科技的繁榮,我們又一次站在了時代的風口,就在大工業發展正在把每一個個體變成“機器部件”的最危急關頭,時代列車轉入了一個新的軌道,“零距離”“去中心化”“分散式”的網際網路思維把我們帶進一個充滿生機與挑戰的人人時代、一個人人創客的時代。
歷經了30年的創新發展,海爾從一個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成長為今天的全球白電第一品牌。在全球,海爾擁有數以億計的用戶,每天,十幾萬台海爾產品進入全球市場。人類工業文明的先進成果成就了海爾的今天,讓海爾得以在短短30年的時間裡走過了傳統已開發國家企業百年的道路。我們追上了曾經奉為經典的榜樣,同時也失去了可資借鑑的標桿。面對新的挑戰,我們剩下唯一沒有被時代拋棄的武器是永遠的兩創精神——永遠創業,永遠創新。
唐太宗曾經問群臣,創業與守成孰難?他心裡的答案是,創業難,守業更難。海爾的企業文化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如果把創業和守業割裂來看,就永遠沒有正確的答案,唯一的出路是只有創業,沒有守業。
創業精神的天敵是自己曾經成功的經驗和思維定勢,《道德經》雲,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海爾文化的基因只有一個密碼,那就是自以為非。
企業如此,每一個人也是如此。因為,在網際網路時代,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CEO,每一個人都應該成為創業家。
創業家,與企業家只有一字之差,其內涵和本質卻有天壤之別。企業家還是以企業為中心,而創業家卻是以用戶為中心。企業家以創造完美的產品和服務為使命,而創業家以創造用戶最佳生活體驗為中心。企業家以規模和利潤為成就標尺,而創業家以用戶資源和冬粉為榮耀北斗。企業家以管理和控制為權力之杖,而創業家以自組織為魔法寶盒。成千上萬人成就一個企業家,而每一個創新的個體都可以成為一個創業家。正所謂“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
創業家。在海爾的創業平台上,你的名字叫創客。
30年,既輕如塵芥彈指可揮去;30年,又重如山丘難以割捨。其區別在於,你是生產產品的企業還是生產創客的平台。海爾選擇的是,從一個封閉的科層制組織轉型為一個開放的創業平台,從一個有圍牆的花園變為萬千物種自演進的生態系統。
創客,在你創業激情勃發的視野里,海爾的名字叫做創客公地。
創業初期,我們為社會奉獻的是海爾牌產品;進而,我們以向社會提供海爾牌服務為宗旨;今天,我們向社會開放海爾的資源,為創客們提供的將是海爾牌的創業平台。
在表層意義上,海爾向社會開放U+智慧生活的API,每一個創客都可以在此基礎上延伸開發產品。
在深層意義上,海爾向社會開放供應鏈資源,每一個供應商和用戶都可以參與海爾全流程用戶體驗的價值創造。
在本質意義上,海爾向社會開放機制創新的土壤,搭建機會均等、結果公平的遊戲規則,呼喚利益攸關各方共建、共享、共贏。
自2005年以來,海爾就已經開始進行人單合一雙贏模式的探索和試錯,為此,我們不惜放棄對傳統績效的單一追求。在沒有標桿的摸索中,我們寧願承受外界的質疑和批評,但我們沒有輕言放棄。因為鼓勵我們堅持下去的不是成功,而是對時代精神的求索。
1994年,海爾創業10周年之際,我曾寫過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叫“海爾是海”。今天,我想說,海爾是一朵雲,海再大,仍有邊際。雲再小,可接萬端。
開放,開放,再開放。今天,在海爾的雲創平台上,已經孕育和孵化出一百多個創客小微,他們既有海爾的在冊員工離開企業進行的創業,也不乏社會上的創業者來海爾平台線上創業。他們值得贏得尊重,我也要向他們表示感謝。因為,海爾的創業平台轉型本身也是一種創業。作為平台的海爾,不是30年歷史的海爾,而是一個初生的嬰孩,一輪初升的朝日。每一個在海爾平台創業的創客,你們既是平台上的創業者,同時也是平台的建設者。
致敬,創客!致敬,偉大的創客時代!
編輯推薦
在海爾文化展的結尾處,可以看到一幅巨幅油畫:一個人在布滿荊棘的道路上開拓前行。宣傳冊這樣寫道:“海爾文化展用這一幅畫作為結尾,寓意是:成績已成為過去,擺在我們面前的道路就像這幅油畫一樣,前方是一片荊棘,這片荊棘就是網際網路時代給我們帶來的挑戰。海爾以前的成績都是靠觀念的創新取得的;雖然網際網路時代的挑戰比以前更大,但只要觀念創新,我們也一定能達到目標。就像這幅畫前方露出微微的太陽,海爾的前方也是曙光!”畫的旁邊,是魯迅先生在《生命的路》中的一句話:“什麼是路?就是從沒有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的。”
傳統上,企業領導人常常被比作船長,手持望遠鏡洞察未來,建立長期的願景,並堅定不移地向前推進。然而,今天的常態更像是,領導人要帶領眾人在難以穿透的重重迷霧中航行,這迷霧籠罩著整個未來。在路標不再的情況下,張瑞敏認為自己不是船長,而是船的設計師。只有設計師才能夠使企業巨船立於不敗之地,無論前面遇到何種驚濤駭浪。
內容推薦
海爾集團創業至今整整30年。這30年既是中國市場經濟的30年,也是“管理”走入中國的30年。海爾今天能夠屹立全球知名品牌之列,得益於其“只有時代的企業,沒有成功的企業”的理念。以海爾為代表的“持續變革,不斷創新”的精神不僅屬於海爾,還屬於所有快速成長、追求卓越的中國企業。
本書以“創新”為題,以海爾7年為一個單位的戰略階段為區間,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展現了在資訊時代的發展脈絡之中,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巨變,一個破舊的青島集體所有制小廠如何踩著時代的節拍而頑強成長的歷程。
創新,永遠是這個時代以及海爾的主題詞。
圖書評價
京東:
(網友)床***X:活動時買到的,合起來太便宜了,真的很令人興奮啊,激動地我別提了。本人就愛好看那種質量好的正版書,讀著讓人不由得就認真起來了。可是我買的書太多,工作又忙一直沒太多時間看書。這確實是一本好書,雖然只是隨便翻了翻。
噹噹:
(網友)無暱稱用戶:我是海爾張瑞敏的超級冬粉,很喜歡這本書,所有相關的書我都會買,也會很認真的學習,海爾是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