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戰爭全史

海灣戰爭全史

海灣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規模最大、參戰國最多、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局部戰爭,是一場迄今為止最為典型的高技術局部戰爭。

基本介紹

  • 書名:海灣戰爭全史
  • 作者: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
  • ISBN: 7-5065-3957-8
  • 類別:人文社科
  • 出版社:解放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0年
  • 地區大陸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系統研究海灣戰爭的軍事史學專著。該書力求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全面系統地闡述這場戰爭。其內容涉及政治、外交、經濟、軍事、民族、宗教、文化等問題,力求突出對戰爭和軍事問題的研究,突出高層次、深層次問題的研究,把對歷史和現實問題的研究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史實和理論結合起來。
海灣戰爭是冷戰結束以後規模最大,參戰國最多,現代化程度最高的一場局部戰爭,是迄今為止最為典型的高技術局部戰爭.它是在兩極戰略格局終結,世界向多極化趨勢發展急劇變化的歷史條件下發生的,是在新軍事革命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爆發的,對世界政治,經濟,尤其是軍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標誌著高技術局部戰爭作為現代戰爭的基本樣式登上了世界軍事舞台.可以說,正是海灣戰爭,才真正引起世界各國對高技術戰爭的高度重視.在海灣戰爭爆發10周年之際,在人類跨人新世紀之時,解放軍出版社出版了《海灣戰爭全史》.該書是一部系統研究海灣戰爭的高品位,高水平的軍事史學專著,由軍事科學院所屬軍事歷史研究部有關問題專家,經過對海灣戰爭近10年的沉澱和反思,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寫成.該書內容豐富,全面,系統,內容涉及政治,外交,經濟,軍事,民族,宗教,文化,意識形態等問題,可以說是一部有關海灣戰爭的百科全書.該書突出了高層次,深層次問題的研究,堅持歷史與現實的結合,堅持史論結合,既對歷史背景,現實動因,戰爭過程,武器裝備等做了全面介紹分析,又對戰爭特點,交戰雙方經驗教訓,戰爭的深遠影響及啟示等問題作了專題研究.是我國目前較為全面系統地研究海灣戰爭的第一部軍事史學專著,填補了國內海灣戰爭研究的空白,具有開創性.該書突出對戰爭和軍事問題,尤其是高技術戰爭的研究.該書用了大量篇幅論述軍事計畫和行動(從第四章到第十一章),為了突出高技術戰爭中戰爭準備的重要性和空中作戰的地位,本書將"沙漠風暴"作戰計畫,空中作戰等作為獨立一章來編寫.不僅講了多國部隊空中力量的作戰部署和作戰經過,還對多國部隊空襲作戰的基本特點作了深入的分析.在第十三章中還對海灣戰爭所顯示出來的高技術局部戰爭的特點作了專門的分析研究.閱讀該書,對於我們正確地把握國際局勢的變化,了解高技術戰爭的特點,規律和發展趨勢,加強我國的國防建設和軍隊建設,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該書客觀公允,觀點正確,辯證.作者站在實事求是的立場上,既指出伊拉克人侵科威特的非正義性,也指出美國借聯合國的名義,打著"解放科威特"的旗號發動這場戰爭,其真實目的是為了控制海灣石油資源,從經濟和軍事上摧垮伊拉克,顯示美國在世界的領導作用,為建立冷戰後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新秩序打下基礎.對海灣戰爭特點的分析也堅持了全面,辯證的觀點,既研究了這場戰爭中高技術戰爭的普遍規律,又注意到這場戰爭的特殊性,指出這場戰爭是一場作戰條件對美軍一方過於理想的戰爭,美國的輕鬆取勝除了使用大量高技術武器之外,還與其所享有的得天獨厚的理想作戰條件和伊拉克的戰略失誤有很大關係.該書資料翔實,準確,糾正了一些錯誤提法.該書參考了大量中外資料,其中不乏權威資料,如海灣戰爭結束後美國國防部致國會的最初報告和最後報告及其附錄,多國部隊兩位司令官——美國上將施瓦茨科普夫和沙特哈立德親王的回憶錄,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鮑威爾的回憶錄等.憑藉這些權威資料和最新材料,本書糾正了一些幾年來在有關海灣戰爭的著作中出現的錯誤說法和提法.如不少書中將"沙漠軍刀"行動誤作為多國部隊的地面進攻行動,本書在第九章中指出,"沙漠軍刀"實則不過是由美軍中央總部海軍司令部制定的一個兩棲特遣編隊突擊科威特海岸的兩棲作戰計畫.考慮到兩棲突擊可能造成多國部隊的重大傷亡,該計畫最終成為一個應急和佯攻計畫.由於多國部隊地面進攻順利,該行動計畫始終沒有能夠實施.另如多國部隊組成的國家和人數,諸多著作中說法不一,該書在全面考證的基礎上,確定參加多國部隊的國家是39個,總兵力為80多萬(如加上土耳其駐土伊邊境的部隊和海灣委員會6國兵力則達100萬).該書文字通順,流暢,生動,圖文並茂,可讀性強,適合於不同層次的讀者.全書50餘萬字,並附有大事記,有關圖表和最新圖片.該書不僅可以作為軍隊科研教學的重要讀本,也適合於廣大對戰爭和軍事感興趣的讀者.由於這場戰爭離現在時間較近,一些重要材料還未解密,尤其是缺乏伊拉克方面的材料,致使該書對伊拉克方面的戰爭目的,準備和戰爭的具體情況論述稍顯單薄.一些章節出現內容重複,有待於進一步改進.

目錄

第一章 中東世界政治格局鬥爭中的熱點
第一節 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和充滿矛盾鬥爭的中東
一、中東地區簡況
二、錯綜複雜的民族矛盾、宗教鬥爭和領土爭端
三、舉足輕重的石油經濟
四、中東的心臟——海灣地區
第二節 長期動盪的中東局勢
一、阿以衝突——對抗與相持
二、美蘇爭霸下中東國家的分化組合
三、蘇聯在中東的戰略收縮和布希政府對中東政策的調整
第三節 海灣地區大國——伊拉克
一、伊拉克的基本情況及薩達姆的戰略思想
二、兩伊戰爭及其對伊拉克的影響
第二章 伊拉克入侵吞併科威特
第一節 伊科衝突的歷史緣由
一、經濟富裕而國防薄弱的科威特
二、伊科兩次領土爭端
第二節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一、危機爆發前的舌戰與斡旋
二、美國的外交信號促使伊拉克放膽
三、出其不意,閃擊科威特
第三節 伊拉克人侵科威特的企圖和目的
一、掠奪財富,轉嫁國內經濟危機
二、奪取領土,改善海灣戰略態勢
三、控制石油資源,提高國際地位
第四節 伊拉克吞併科威特
一、推翻薩巴赫王朝,建立傀儡政權
二、無視國際法,公然修改版圖
三、擴大戰果,深化兼併
四、科威特人民的反抗鬥爭
第三章 國際社會的反應與危機的升級
第一節 國際社會對伊侵科事件的最初反應
一、聯合國由譴責到制裁與禁運
二、美國最先做出反應並實施制裁
三、西歐、日本既追隨美國又與美國保持一定距離
四、阿拉伯國家由意見分歧到多數一致反伊
五、蘇聯、中國及其他國家的反應
第二節 圍繞解決海灣危機的外交斡旋與和平努力
一、阿拉伯國家成為和平努力的主力軍
二、蘇聯積極進行政治調解
三、中國為和平做出最大努力
四、西歐、日本積極開展外交斡旋
五、聯合國的調解活動
六、美英的強硬態度
第三節 海灣危機向戰爭演變
一、伊拉克堅持強硬立場
二、安理會授權使用一切必要手段
三、最後和平努力的失敗
第四章 美國的出兵決策與多國部隊的形成
第一節 美國的出兵決策
一、美國建立國際和中東新秩序的戰略企圖
二、出兵決策的運籌和確定
三、布希總統正式批准出兵
第二節 反伊聯盟的形成和鞏固
一、美國的穿梭外交與反伊聯盟的形成
二、反伊聯盟的內部分歧和矛盾
三、反伊聯盟的鞏固和維護
第三節 多國部隊的形成及其戰略
一、以美國為首的39國參加多國部隊
二、多國部隊的戰略方針和戰爭指導
第五章 伊拉克的戰略方針、對策和戰爭準備
第一節 伊拉克的戰略方針
一、伊拉克的困境
二、伊拉克的戰略目標
三、伊拉克的戰略方針
第二節 伊拉克的戰略對策
一、扣留人質,拖延時間
二、改善與伊朗等國的關係,穩定翼側
三、分化瓦解反伊聯盟
四、進行心理戰和宣傳戰
第三節 伊拉克的戰備措施
一、全民動員和擴軍備戰
一、緊縮經濟,做持久戰準備
三、向戰區增兵,加強防禦部署
四、加強民防訓練和臨戰演練
第六章 多國部隊的沙漠盾牌與海上攔截行動
……
第七章 沙漠風暴作戰計畫
第八章 沙漠風暴的空中作戰
第九章 沙漠風暴的海上作戰
第十章 伊拉克的防空與反擊
第十一章 沙漠風暴的地面作戰與海灣戰爭的結束
第十二章 交戰雙方的經驗教訓
第十三章 海灣戰爭的主要特點
第十四章 海灣戰爭的影響
結束語
海灣戰爭大事記
附屬檔案
《海灣戰爭全史》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