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滄微故事
- 類型:微電影
事件背景,基本介紹,故事特點,相關評價,事件影響,
事件背景
耕讀文化是一種提倡勤勞自強、文明好學、愛國戀鄉和孝親尊師精神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海滄耕讀文化綿延數千年,培育了勤儉誠敬,勇毅剛強的人格品行。
基本介紹
《海滄微故事》第一季
《海滄微故事》的題材選自於海滄人生活中的小故事,展現海滄的美好風光和海滄人民的優良品質。
第1部《我是小袋鼠》
以“文明小袋鼠”為故事原型,講述陳夢羽小朋友成立義工隊,創造“文明小袋鼠”的卡通形象,發起“我是小袋鼠,垃圾不落地”的倡議
第2部《愛的漂流》
以海滄陽光書店的經營者陳雅勤為原型,講述她開展圖書漂流的愛的故事
第3部《煙霧女孩》
以海滄“煙霧女孩”汪瑤為原型,講述她身患煙霧病仍勇於逐夢的動人事跡。
《海滄微故事》第二季
《海滄微故事》第二季立足於海滄本土,將真實發生在海滄的,把關於傳統的孝道、代代傳承的拳術、海滄青年的艱苦創業、農民收藏家、瑪瑙村的創業歷程等感人故事,拍攝成系列微電影。由海滄區電視台出品,多家傳媒公司聯合攝製。通過更加立體、鮮活的鏡頭語言,利用網際網路、社交媒體等新型的傳播形式,讓影片在年輕人的群體裡得到更加廣泛的傳播,更好的展現海滄的耕讀文化。
第1部《逗陣來拍拼》
影片由青礁村院前濟生緣合作社社長陳俊雄本色出演,講述他通過一段段“鬥智鬥勇”的詼諧小故事,成功幫助富二代“大炮”、離鄉黨“小莉”以及宅男“耗呆”轉變思想,帶領他們回到家鄉,經營“城市菜地”、鳳梨酥觀光工廠、農家餐廳等項目,將昔日的“空殼村”轉變為遊人如織的“聚寶盆”,最終實現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攝製組還為影片製作了同名主題曲。
第2部《電話那頭》
海滄孝子鄭忠平和柯經發數十年如一日照顧母親,這一事跡感動了許多人。影片通過對4對母子進行問卷調查,並對比分析問卷結果,從側面表現社會公眾對孝文化的理解,突顯了兩位孝子的不易與可敬,號召年輕人多給父母打電話。《電話那頭》攝製組負責人張瞳瞳表示,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將身邊的真實故事拍給他們看,講給他們聽,能夠起到很好的傳播作用。
第3部《憨人》
後柯村青年王鷺鷹從小痴迷雕塑藝術,大學畢業後,曾找過一份收入頗豐的工作,但為了自己的藝術追求毅然辭職,被家人和朋友當作“憨人”。面對親友的質疑和囊中羞澀的窘境,王鷺鷹仍潛心研究,終於乾出了一番成績,並開始回饋社會。影片力求用最平實的鏡頭語言展現王鷺鷹為夢想堅持不懈的“匠人精神”。
第4部《古物永壽》
蓮花社區居民謝永壽熱衷於收藏古物件,他看中的是其中蘊含的先輩留下來的智慧和文化。一日,謝永壽向鰲冠社區的一個年輕人收購漁船時,被後者的爺爺拒絕。一邊是自己心心念念的漁船,一邊是老人的寶貝,這時的謝永壽犯了難。最終,在兒子的勸說下,他選擇讓步。謝永壽多年來對古物件的熱愛,以及收藏過程中的故事,是海滄人傳承耕讀文化和家風家訓的一個縮影。影片《古物永壽》導演高現順告訴記者,“影片具有很明顯的閩南鄉土特色,選擇閩南語來演出,能讓觀眾有接近感,更好地感受主角的情懷。”而主角謝永壽則希望通過這部影片,讓更多的人重視漸漸消失的文化遺蹟,留住歷史,留住鄉愁。
第5部《萬噸寶玉一座村》20多年前,一名台商在東孚開辦了瑪瑙加工廠,後因經營不善將加工廠轉讓給了當時的東埔村村民張武陽。20多年後,這一台商再到東孚,發現東埔已是全國聞名的瑪瑙加工地。巧的是,這時他邂逅了張武陽和他的侄子張智輝,在三人的交談中,東埔20年巨變的背後故事被慢慢揭開。
“我相信,我們海滄民眾通過這些微電影,看到身邊人身邊事,一定會感受到人性的真善美和生活事業前景的美好,感受到耕讀文化的源遠流長,也感受到榜樣的力量。”海滄台商投資區管委會副主任、區委副書記曹放高度評價五部微電影,稱其突出了“原生態、平民化、草根性”。
故事特點
它們一方面接社會現實的地氣,另一方面也接弘揚耕讀文化的地氣。因為這五部微電影都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耕讀文化的基本精神,這既是中華民族的優秀美德,也是海滄發展的強大動力。
相關評價
海滄台商投資區管委會副主任、區委副書記曹放評價:這5部微電影都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耕讀文化的基本精神,這其中就包括勤勞自強、好學文明。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兒女的精神基因,也是海滄發展的強大動力,我們永遠都要珍惜和弘揚。這5部微電影具有原生態、平民化、草根性的特點。我相信,海滄民眾通過這些微電影,看到身邊人身邊事,一定會感受到人性的真善美和生活事業前景的美好,感受到耕讀文化的源遠流長,也感受到榜樣的力量。
事件影響
《海滄微故事》的拍攝團隊、導演、演員、主題曲創作者等都是海滄人,他們用最海滄的方式詮釋了團結、互助、友愛、文明。微電影的內容有機結合、互埋伏筆,記錄了海滄的真善美,通過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傳遞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