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弧和海溝是洋底板塊與大陸板塊相互碰撞,而洋底板塊俯衝潛入大陸板塊之下而造成的。因為洋底板塊俯衝,牽引著洋底向上傾斜,從而形成了幽深的海溝。海洋中有許多呈弧形分布的島嶼,人們稱之為島弧島弧 (Daohu) 呈弧形展布的群島。島弧凸面朝向大洋,其外側一般為很深的海溝,內側與大陸之間的海域稱為邊緣海,邊緣海中的深海盆地,叫邊緣海盆地。世界上的大島弧有:西太平洋區的阿留申島弧、日本島弧、馬里亞納島弧和中大西洋區加勒比海外小安德列斯島弧等。板塊學說認為,島弧是在大洋板塊向大陸板塊俯衝時,大陸板塊受擠上拱、隆起而形成的。因此島弧是地殼變動劇烈而極不穩定的地帶,多火山地震,全世界90%以上的淺源地震和幾乎全部的深源地震都發生在這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溝島弧
- 外文名:island arc
- 形成方式:岩漿噴射出來遇到海水冷卻
- 說明:火山和地震多發
- 形成部位:板塊交界處
簡介,形成原因,
簡介
洋底板塊俯衝的過程中與大陸板塊摩擦,溫度升高而生成岩漿,岩漿噴射出來遇到海水冷卻,形成了這些平行於海溝的島弧。
島弧分為外島弧和內島弧。外島弧靠大洋一側,無火山地震帶。內島弧靠陸一側,是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接觸帶,火山和地震集中於此。
形成原因
島弧是與強烈的火山活動,地震活動及造山作用過程相伴相隨的長形曲線狀大洋島鏈。海洋中有許多呈弧形分布的島嶼,人們稱之為島弧。島弧的分布以太平洋西部海域為多,如阿留申群島、千島群島、日本群鳥、琉球群島、台灣島及附近島嶼、菲律賓群島等。有意思的是,在這些島弧靠近大洋的一側,往往還伴生有一系列與島弧成相互平行狀態的深邃而狹長的海溝。而且島弧上的山峰越高,鄰近的海溝也就越深。這些海底最深的地方。並不是在大洋的中央,全球20多條水深在7000米以上的海溝,大都座落在大洋的邊緣,而且,絕大多數環繞在太平洋周圍地帶。海溝與大洋邊緣的島弧常常相互配對,形影相隨,如在太平洋西部島弧的東側,就與島弧平行排列著阿留申海溝、千島海溝、日本海溝、琉球海溝、馬里亞納海溝、菲律賓海溝等。
科學家們經過大量的研究認為,島弧和海溝的平行並存,是大洋地殼和大陸地殼相互碰撞時,大洋地殼傾沒於大陸地殼之下的結果。如太平洋地殼,厚度小而密度大,所處的位置又相對較低,在海底擴張的作用下,與東亞大陸地殼相碰撞時,太平洋地殼便俯衝入東亞大陸地殼之下,從而使大洋一側出現深度巨大的海溝;同時,大陸地殼的繼續運動使它的前緣的表層沉積物質相互迭合到一起,形成了島弧。由於這兩種地殼的相對運動速度較大,所以碰撞後形成的海溝深度就大,而島弧上峰嶺的高度也大。因此,可以說島弧和海溝是在同一種地殼運動中形成的,它們有著共同的成因。
正是由於大洋地殼與大陸地殼的相互碰撞,同時引起了地震和火山的活動,所以島弧海溝地區又是世界上地殼活動最活躍的地方。太平洋周圍的火山、地震特別多,即是海底地殼沿著海溝俯衝作用的結果。這種俯衝作用,常常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例如1923年9月1日中午,臨近日本海溝的東京、橫濱一帶發生的關東大地震,使55億日元的財產毀於一旦,傷亡人數高達24萬。因此,人們又稱海溝是"地獄之門"。 島弧 (Daohu) 呈弧形展布的群島。島弧凸面朝向大洋,其外側一般為很深的海溝,內側與大陸之間的海域稱為邊緣海,邊緣海中的深海盆地,叫邊緣海盆地。
世界上的大島弧有:西太平洋區的阿留申島弧、日本島弧、馬里亞納島弧和中大西洋區加勒比海外小安德列斯島弧等。板塊學說認為,島弧是在大洋板塊向大陸板塊俯衝時,大陸板塊受擠上拱、隆起而形成的。因此島弧是地殼變動劇烈而極不穩定的地帶,多火山地震,全世界90%以上的淺源地震和幾乎全部的深源地震都發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