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考古

海洋考古

海洋考古學是調查、發掘和研究古代人類從事海洋活動之文化遺存的考古學分支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洋考古學
  • 外文名:Maritime/ Marine Archaeology
  • 所屬領域:考古學
  • 研究內容:海洋文化
簡介,發展歷程,國內現狀,

簡介

海洋考古是一門新興的考古學分支, 以前稱水下考古、沉船考古, 其研究中心內容是海洋文化,考察對象是歷史時期人類從事海洋活動的文化遺存, 包括沉入海洋的船隻、器物、城市、港口、聚落與生產、生活遺址, 以及被人們作為聖地的水域中的祭品、海底墓葬, 乃至瀕海地區人們從事海洋活動相關的宗教遺蹟、信仰系統等等。正如英國海洋考古學家馬克爾瑞所指出的: “ 海洋考古學就是人類在海上活動之物質文化遺存的科學研究。⋯⋯她涉及海洋文化的所有方面,不僅僅意味著船舶等航海技術的遺存。 ”

發展歷程

科學的海洋考古學產生的很晚,1944年,法國海軍水下工作小組發明了自攜式水下呼吸器(簡稱SCUBA ),即常規輕潛,為包括考古學在內的一切水下科學探索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證。
海洋考古海洋考古
1960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喬治?巴斯(George Bass )對土耳其格里多亞角(Cape Gelidonya)海域的古典時代沉船遺址進行調查、發掘,開創性地在水下實踐了考古學方法,標誌著水下考古技術的誕生。 此後,喬治·巴斯的海洋考古隊一直堅持地中海海域青銅時代海洋沉船的水下考古。他於1973年成立了德克薩斯A&M大學航海考古研究所,兼任人類學系海洋考古專業主任,出版了權威的《水下考古》一書。英國成立了“航海考古學會”,也先後調查、發掘、打撈了大西洋海域的一系列古代沉船,該學會編輯出版《國際航海考古與水下探索雜誌(前述IJNA)》,成為面向全世界的高水平的航海和水下考古學術交流平台。在亞太海域,英國考古學者吉米?格林(Jeremy Green)在澳洲、泰國、菲律賓海域以及我國東南沿海的工作最具影響,1973年以來的沉船考古工作已經達到20多處。
19世紀中葉以後,西方考古學家開始關注人類在陸地以外的活動空間所遺留的文化遺產、特別是海洋沉船的調查,不過由於天然局限和歷史原因,成功的例子不多。20世紀60-70年代,隨著科學技術進步和各國對文化遺產認識的提高,人們開始重視水下考古發現,人類海洋文化遺產的發掘與保護才有較大進展。考古學家在地中海,後來在印度、伊朗、秘魯、墨西哥等國海域,在國際性海上交通港口和海域,不斷發現沉船和人類航海活動的遺物,探測發掘曾經繁華的古代海港與海洋聚落遺址。雖然這些考古發現只揭開海洋文化遺產的極小部分,但具有陸地文化遺產不可替代的價值,而且這些開拓性的工作已經充分展示出水下考古的獨特內涵和巨大潛力,越來越突顯它在考古學中無可置疑的新貴地位。與海洋考古的先驅歐美相比,東亞海洋考古無疑存在很大差距。

國內現狀

中國的海洋考古起步於20世紀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島等海域進行海洋考古與文物調查,發現了一批從秦漢到清代的文物,對南海交通研究有很高價值。直到1974年,日本在北海道江差港內對江戶時代末期的軍艦開陽丸號進行調查,才告別海洋考古空白的歷史。80年代以後,東亞海洋考古進展迅速,日本、韓國、菲律賓、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進行過多次頗具規模的沉船打撈與調查工作。中國水下考古工作者在廣東台山川島、福建連江定海灣、山東長山列島、遼寧綏中三道崗、廣東新會銀洲湖等海域進行海底考古探察與發掘,打撈出一批宋、元、明時期的沉船及實物,標誌著我國海洋考古工作的真正開始。據報導,從我國東南沿海至南中國海海域,不完全統計的從公元前後到20世紀的沉船超過2000艘。
我國沉船考古長期未能全面開展的主要原因是海洋考古技術的限制。1987年我國成立了“國家水下考古協調小組”,同年成立了中國歷史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1989-1990年,在青島舉辦第一屆海洋考古專業人員培訓班,標誌著當代海洋考古方法傳入我國。此後,在遼寧、山東、浙江、福建、廣東沿海先後開展了10多處宋元明清不同時期沉船遺址的水下調查和發掘,海洋考古已經成為中國考古學中最具活力的一個考古學術領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