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漁業捕撈方式轉變的社會學研究

《海洋漁業捕撈方式轉變的社會學研究》是2017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唐國建。

海洋漁業捕撈方式轉變的社會學研究
作者:唐國建 著
出版時間:2017-05
叢書名:哈爾濱工程大學社會學叢書頁數:275書號:978-7-5201-0391-6
關鍵字:環境行為|海洋捕撈|身份認同開本:16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
21世紀被稱為“海洋的世紀”,海洋資源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本書從漁業政策、資源配置等角度分析市場和政策的力量是如何影響漁民的行為選擇的,而這種影響的結果不僅導致人與海洋的區隔,而且加劇了社會矛盾。傳統漁村的解體、信仰傳承的斷裂、漁民身份的喪失等,使我們看到海洋漁業的困境和海洋生態危機。而本書討論了海洋的可持續發展問題,認為只有調整政策、制衡社會力量才能避免異化現象的產生。
作者簡介
唐國建,河海大學社會學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環境社會學。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問題的提出
1.2 研究方法與本書框架
1.3 研究目的與研究創新
第二章 海洋捕撈方式的可選擇性:文獻綜述與分析框架
2.1 相關研究文獻評述
2.2 理論基礎與分析框架
第三章 傳統海洋捕撈方式及其社會條件
3.1 “漏網捕魚”及其方式
3.2 “漏網捕魚”的技術特點
3.3 “漏網捕魚”的經濟條件
3.4 “漏網捕魚”的社會規範
3.5 “漏網捕魚”的文化禁忌
小結:在技術與文化之間
第四章 現代海洋捕撈方式及其社會條件
4.1 “一網打盡”及其方式
4.2 “一網打盡”的技術支撐
4.3 “一網打盡”的經濟刺激
4.4 “一網打盡”的政策維護
4.5 “一網打盡”的文化認同
小結:在需要與欲求之間
第五章 海洋捕撈方式轉變的原因與影響
5.1 海洋捕撈方式轉變的原因
5.2 海洋捕撈方式轉變的影響
小結:無限欲求與有限理性
第六章 可持續海洋捕撈業及其實現途徑
6.1 可持續海洋捕撈業及其特徵
6.2 可持續海洋捕撈業的基礎
6.3 可持續海洋捕撈方式的實現途徑
小結:可持續海洋捕撈業的架構
第七章 結論與反思
7.1 結論
7.2 對問題的反思
7.3 餘論
參考文獻
附錄1 三個典型的海洋漁村
附錄2 兩個訪談提綱
附錄3 中國傳統海洋漁具
附錄4 膠東與福建的傳統海洋漁船之比較
後 記
圖表目錄
圖2-1 海洋捕撈方式選擇的社會條件/052
圖3-1 下籠子示意圖:一聯籠子及放置/059
圖3-2 膠東半島的傳統漁區作業示意圖及其詳解/062
圖4-1 雙船拖網作業簡圖/104
圖4-2 雙船拖網網具結構簡圖/105
圖4-3 海域權屬圖/135
圖5-1 基於生產工具的海洋資源配置圖/157
圖6-1 一個更完整的可持續漁業系統示意圖/186
圖6-2 大海洋生態系統模組及其指標體系/199
圖7-1 海洋捕撈方式的社會條件及其轉變/212
附圖1-1 鞍山結構示意圖/256
表1-1 世界海洋漁業產量/003
表1-2 捕撈漁民和養殖漁民/005
表3-1 中國海洋神靈結構譜系/092
表4-1 山東機動漁船重點船型主要技術指標/114
表4-2 牛莊戶主的職業分類及其收入狀況/120
表4-3 兩條620馬力捕撈船的人員及其職責、年收入/121
附表1-1 南莊歷年人口數/252
附表1-2 鞍山集團下屬企業列表(1998年和2009年)/260
附表1-3 東村的人口變化情況/262
附表4-1 膠東木帆船/272
附表4-2 福建木帆船/27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