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放射性調查方法》是1981年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志遠、祝漢民、程榮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洋放射性調查方法
- 作者:李志遠,祝漢民,程榮林
- 出版時間:1981年03月01日
-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 頁數:320 頁
- 裝幀:平裝
- 書號:13193·0022
《海洋放射性調查方法》是1981年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志遠、祝漢民、程榮林。
《海洋放射性調查方法》是1981年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志遠、祝漢民、程榮林。內容簡介本書包括1篇文獻綜述和35篇譯文,比較系統地介紹了海洋放射性調查的樣品採集、貯存、處理、放射性核素分析和測量等一系列方法。書中...
《海洋放射性核素測量方法》是2009年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廣山。本書以基本原理、測量方法和實際套用為主線,全面系統地介紹核輻射場和放射性勘查內容。內容簡介 全書二篇,總計十一章。第一篇基礎篇,分別介紹放射性及其衰變...
海洋放射性監測即是海洋中主要污染物放射性核素的監測,主要圍繞採樣—制樣—測量—數據分析等過程進行調查。通過測量海洋中各種介質中放射性核素濃度判斷分析污染程度。其中用到的儀器多為分析儀器,包括放射性技術設備、質譜儀、光學儀器等...
放射性現象是1896年發現的。放射性勘探用於地質工作,始於20世紀20~30年代,而用於工程物探領域,則從50年代後期開始。日本人落合敏郎採用放射性γ法探測斷層和查找基岩裂隙水; 蘇聯採用放射性氡氣探測法調查斷層破碎帶、岩溶發育帶、地下...
《海洋沉積物中放射性核素的測定 γ能譜法》是2014年10月1日實施的一項中國國家標準。編制進程 2014年3月27日,《海洋沉積物中放射性核素的測定 γ能譜法》發布。2014年10月1日,《海洋沉積物中放射性核素的測定 γ能譜法》實施。
放射性生態地質環境調查是指按規範要求對作為環境要素的岩石、土壤、水體(含海水)、大氣及特徵生物體中天然(和人工)放射性元素的存在性狀、分布、富集、遷移、交換作用和生物體效應等進行調查和評價。它是國土資源大調查的一個重要組成...
從40年代以來,海洋放射化學的研究有了很大的發展,已從放射性核素的含量分布的調查,發展到對其存在形態、轉移規律和機制的研究。 海洋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由三部分組成:① 天然放射系──鈾系、錒-鈾系和釷系(表1)它們分別起始...
第一節 天然輻射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第二節 人工輻射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第七章 防止海洋放射性污染的幾個問題 第一節 嚴格控制沿海原子能工業和核動力船隻向海洋排放放射性廢物 第二節 制定海產食品放射性標準,對海洋放射性進行調查和...
方法技術 按照調查的具體目的選站,按照點、線結合的測站布設方案組成調查陣形。近岸水域設站較密。要求每個測站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測線、測站、項目、頻率最小的情況下能反映調查海區的污染狀況。海洋污染調查一般按調查規範進行。在...
《中國近海放射性水平》是1987年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樹慶、祝漢民、吳復壽、馬振東、李學成。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對我國近海放射性水平及沿海放射性污染源所進行的較系統地調查研究工作的成果,闡述了我國近海的放射性水平和動態...
圖書目錄 前言 曾呈奎 海洋環境放射性同位素的來源及其分布 海洋環境中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存在形式及稀釋擴散規律 放射性對海洋環境及生物的影響 海洋環境中一些主要核素的分析測定方法及數據處理 後記 ...
海洋物理測量套用各種物理學方法和儀器,測量洋底地球物理場的性質及其變化特徵,從而得出海洋底的地質構造和礦產分布的重要調查方法。海洋地球物理測量在推進海洋地質學的發展上占有突出地位。它的成果不僅有助於獲得海底地質構造的特徵和展布...
簡稱海洋物探。物探是研究海洋地質最基本的調查手段。它以海底岩石和沉積物的密度、磁性、彈性、導熱性、導電性和放射性等物理性質的差異為依據,用多種物探方法和儀器,觀測並研究各種地球物理場的空間分布和變化規律,進而闡明海洋底的...
其中,放射性對海帶雌、雄配子體、幼孢子體影響的研究,在國際上尚罕見報導。六十年代後期起,衛生部門開展了對中國沿岸局部海域海洋生物的放射性調查研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山東海洋學院開展了貽貝、對蝦、黑鯛等對鈷一60濃縮係數的...
海圖編制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手段,同陸圖編制相似。海洋測繪主要方法 測量方法主要包括海洋地震測量、海洋重力測量、海洋磁力測量、海底熱流測量、海洋電法測量和海洋放射性測量。因海洋水體存在,須用海洋調查船和專門的測量儀器進行快速的...
同位素的一類。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鎝、鉕、釙,以及元素周期表中釙以後的所有元素。同位素的原子核不穩定、會自發衰變,放出不同的粒子和光子,並轉變成其他元素的原子核。可分為海洋天然放射性元素和海洋人工放射性元素兩種。前者由3部分...
精細水體結構分析的垂直或水平的連續採樣,可用泵取採樣系統。為減少泵對水樣的沾污,多採用塑膠潛水泵。這類採樣方式和多種參數的感測器相結合,可組成海上走航的連續自動調查系統。現場的採樣富集設備,大都由采水、過濾、富集等幾個環節...
1.4.裂變產物在海洋中的分布...(37)第二章水溶液中裂變產物的存在狀態...(47)2.1.水溶液中的微量元素...(47)2.2. 用超濾法和離心法研究放射性核素的狀態...(56)2.3.用吸附法和電遷移法研究放射性核素的狀態...(67)2...
附表B 數據報表 附錄C 信息表 附錄D 紙質資料封面格式 附錄E 電子載體標識格式 附錄F 元數記錄格式 第二部分:海洋沉積環境化學要素調查 第三部分:海洋生物質量調查 第四部分:海洋大氣化學監測 第五部分:海洋放射性物質調查。
海洋領域 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在海洋研究中的重要用途,概括起來大體有三個方面:①測定海水的年齡,推測海水的循環模型;②研究大尺度的海洋混合模型;③海洋沉積物的年代測定。14C廣泛地套用在前兩項中,它是根據海水中的C濃度與研究水體的...
2.6.1 海洋生物的素質 2.6.2 海洋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 2.7 放射性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 2.7.1 核爆炸試驗場——比基尼島 2.7.2 核電排放現場調查 2.7.3 核電廠附近海域調查 3放射性核素在海洋研究...
4、防治措施的研究。海洋環境一旦遭受嚴重污染,是難以治理和恢復的,重點在於預防。研究在合理利用海洋自淨能力的基礎上,提出控制污染物入海量的可行措施,制定和選擇沿岸工農業生產布局的最佳方案。研究步驟 1、背景調查:目的是確定陸源...
介紹了評價秦山核電站鄰近海域輻射影響所需的在電站運轉前的海洋生態背景資料,海洋放射性背景值以及壓水堆廢液中主要放射性核素在海洋環境中的行為。本書還提供了為搞好評價所不可缺少的簡便而準確的調查、監測方法。圖書目錄 第一章核...
4.研究由於放射性物質遷移的結果。對人類健康和遺傳造成的危害以及為制定有關的標準或法規提供科學依據;5.研究有關重元素如鈾和鈽以及難以控制的物質如氚和氪對環境的影響;6.研究環境(尤以農業環境)放射性本底調查以及污染水平評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