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種類,大洋盆地,海底河流,海底山脈,海底平頂山,大陸坡,洋盆,大陸架,珊瑚礁海岸,海底火山,海底熱泉,深海平原,海溝,黑煙囪,地貌特點,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測繪手段,
簡介
海底地貌是海水覆蓋下的固體地球表面形態的總稱 。深海平原坡度小於千分之一,其平坦程度超過大陸平原。整個海底可分為
大陸邊緣、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三大基本地貌單元,及若干次一級的海底地貌單元。
種類
大洋盆地
位於大洋中脊與大陸邊緣之間,一側與中脊平緩的坡麓相接,另一側與大陸隆或海溝相鄰,占海洋總面積的45%。大洋盆地被海嶺等正向地形分割,構成若干外形略呈等軸狀,水深約在4000~5000米左右的海底窪地,稱海盆。寬度較大、兩坡較緩的長條狀海底窪地,叫海槽。海盆底部發育深海平原、深海丘陵等地形。長條狀的海底高地稱海嶺或海脊,寬緩的海底高地稱海隆,頂圖面平坦、四周邊坡較陡的海底高地稱海台。
大陸邊緣
為大陸與洋底兩大台階面之間的過渡地帶,約占海洋總面積的22%。通常分為大西洋型大陸邊緣(又稱
被動大陸邊緣)和太平洋型大陸邊緣(又稱活動大陸邊緣)。前者由
大陸架、
大陸坡、
大陸隆3個單元構成,
地形寬緩,見於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大洋周緣地帶。後者陸架狹窄,陸坡陡峭,大陸隆不發育,而被海溝取代,可分為兩類:海溝-島弧-邊緣盆地系列和海溝直逼陸緣的安第斯型大陸邊緣,主要分布於太平洋周緣地帶,也見於
印度洋東北緣等地。
大洋中脊
海底地貌與陸地地貌一樣,是內營力和外營力作用的結果。海底大地形通常是內力作用的直接產物,與海底擴張、板塊構造活動息息相關。大洋中脊軸部是海底擴張中心。深洋底缺乏陸上那種擠壓性的褶皺山系,海嶺與海山的形成多與火山、斷塊作用有關。外營力在塑造海底地貌中也起一定作用。較強盛的沉積作用可改造原先崎嶇的火山、構造地形,形成深海平原。海底峽谷則是濁流侵蝕作用最壯觀的表現,但除大陸邊緣地區外,在塑造洋底地形過程中,侵蝕作用遠不如陸上重要。波浪、潮汐和海流對海岸和淺海區地形有深刻的影響。
地球上最長最寬的環球性洋中的山系,占海洋總面積的33%。大洋中脊分脊頂區和脊翼區。脊頂區由多列近於平行的嶺脊和谷地相間組成。脊頂為新生洋殼,上覆沉積物極薄或缺失,地形十分崎嶇。脊翼區隨洋殼年齡增大和沉積層加厚,嶺脊和谷地間的高差逐漸減小,有的谷地可被沉積物充填成台階狀,遠離脊頂的翼部可出現較平滑的地形。
海底河流
海底河流,是指在重力的作用下,經常或間歇地沿著海底溝槽呈線性流動的水流。
英國
利茲大學研究團隊於2010年7月底使用遙控潛艇對土耳其附近海床進行掃描,發現了黑海的海底河流。這條海底河流的流速為每小時6.4公里,河水流量每秒鐘高達2.2萬立方米。按照流量計算,這條海底河流是泰晤士河的350倍,比歐洲最大河流萊茵河大10倍。這是截至目前為止,發現的唯一一條活躍的海底河流。其河水來自
地中海,經過
博斯普魯斯海峽,最後進入黑海。
海底河流也像陸地河流一樣,能夠衝出
深海平原。只是深海平原就像海洋世界中的沙漠一樣荒蕪,這些地下河渠能夠將生命所需的營養成分帶到這些沙漠中來。因此,這些海下河流非常重要,就像是為深海生命提供營養的動脈要道。
海底山脈
大洋底部存在世界上最長的山系。這個事實直到十九世紀後期才被人類發現。1866年,在鋪設橫越大西洋的海底電纜時,發現大西洋底的中部水淺而兩側水深。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人為了償還債務,夢想從海水中採金。於是建造了一艘"流星"號考察船遠赴大西洋考察作業。結果黃金沒有找到,卻收集了一大批珍貴的海洋資料。他們用超音波裝置對大西洋底探測的結果顯示,大西洋底有一條從北到南的海底山脈。山脈的高點露出海面形成了亞速爾群島、阿松森群島。1956年,美國學者尤因和希曾首先提出,全球大洋洋底縱貫著一條連續不斷的全長達6.4萬公里的中央山系,又叫做大洋中脊。中央山系比大洋盆地高約1到2千米。中央山系的寬度約為1000到2000千米,最寬處可達5000公里。大洋山系的總面積約占海洋總面積的30%。其中,大西洋山系北起北冰洋,向南呈S形延伸,在南面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與印度洋山系的西南支相連。印度洋山系的東南支向東延伸與東太平洋山系相連。東太平洋山系北端進入加利福尼亞灣。印度洋山系北支伸入亞丁灣、
紅海與東非內陸裂谷相連。大西洋山系向北延伸到北冰洋,最後潛入西伯利亞。洋底山系全長可以繞地球一圈半。
經過細緻測量,人們發現大洋中脊上有一條1到2千米寬的裂谷。為了揭開海底的地質演變奧秘,人們曾經多次下潛到大洋中脊的裂谷中進行實地勘測。在1972年到1974年期間,法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在地質學家勒皮雄的領導下,使用深潛器觀測到了大洋中脊的裂谷。
海底平頂山
二次大戰期間,美國著名的地質學家赫斯教授是當時美國海軍一艘運輸船的船長。他經常指揮他的船來往於太平洋中部和南太平洋之間。在戰爭要結束的兩年里,他從回聲探測儀上發現,太平洋海底有許多海底山脈。於是,他利用回聲探測儀連續記錄下來各點的深度。同時他還發現,洋底的海山頂部是平坦的。這些海底平頂山是由玄武岩一類的岩石構成的。赫斯上校把這些海山一一標在
海圖上,並且稱這些海山為海底平頂山。戰爭結束後,他用法國地理學家蓋約特的名字命名了海底平頂山。後來,他對自己的發現做出了解釋:“在距今6億年前的前寒武紀時代,在太平洋的洋面上,有相當數量的火山島。這些火山島的頂部由於受到海浪的侵蝕衝擊,逐漸形成平坦的頂部,隨之變成了淺灘。此後,由於地質原因,這些火山島沉入海底1000米到2000米的深處。不過,這種現象究竟是由於火山下沉造成的,還是由於海平面上升造成的,至今不得而知。不過,迄今為止,沒有證據證明這些火山形成平坦的頂部是在前寒武紀時代,還是進入古生代以後的地質年代。總之,當時太平洋已經是3000多米深的海洋了。”
無論赫斯對平頂山的研究是否正確,但他確實為海底擴張學說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大陸坡
大陸坡介於大陸架和大洋底之間,大陸架是大陸的一部分,大洋底是真正的海底,因而大陸坡是聯繫海陸的橋樑,它一頭連線著陸地的邊緣,一頭連線著海洋。大陸坡雖然分布在水深200米到4000米的海底,但是大陸坡地殼上層以花崗岩為主,通常歸屬與大陸型地殼,只有極少部分歸屬於過度性地殼。大陸坡坡腳以外的深海大洋地殼以玄武岩為主,那裡才是典型的大洋型地殼,因而大陸坡坡腳是大陸型地殼與大洋型地殼的真正分界線。
大陸坡由於隱藏在深水區,因此很少受到破壞,基本保持了古大陸破裂時的原始形態。1965年,英國地球物理學家用計算機繪製了一張大西洋水深1000米的等深線圖。圖形顯示大西洋兩岸的等深線十分吻合。這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大陸漂移說的正確性。
大陸坡的坡度很陡。太平洋大陸坡的平均坡度為5度20分,大西洋大陸坡的坡度為3度5分,印度洋的大陸坡深度為2度55分。坡度變化從幾度到20多度。大陸坡的表面極不平整,而且分布著許多巨大、深邃的的海底峽谷。陸地最大的雅魯藏布江及瀾滄江大峽谷與之相比,也只能是小巫見大巫。海底峽谷有的橫切在斜坡上,有的像樹枝一樣分岔,將大陸坡切割得支離破碎。大陸坡的表面也有較平坦的地方,這些地帶被稱為深海平台。有時,在一條大陸坡上會形成多級深度不同的海底平台。
洋盆
大洋的盆底從中間裂開,在裂開處炙熱的岩漿從地殼下湧出,遇到海水就立刻被立即降溫形成岩石。裂口處不斷湧出岩漿,將新的地層把先前生成的岩石地層向周圍擠壓推移,經過上億年的演變就形成了現在這種海底年齡周邊岩石的年齡最大,而洋底岩石的年齡最小的情況。其實,這個地殼演變過程從地球誕生起就從未停息過。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裡,那些塌陷的部分,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海盆。
大陸架
大陸架是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是陸地的一部分。如果把大陸架海域的水全部抽光,使大陸架完全成為陸地,那么大陸架的面貌與大陸基本上是一樣的。在大陸架上有流入大海的江河沖積形成的三角洲。在大陸架海域中,到處都能發現陸地的痕跡。泥炭層是大陸架上曾經有茂盛植物的一個印證。泥炭層中含有泥沙,含有尚未完全腐爛的植物枝葉,有機物質含量極高。黑色或灰黑色泥炭可以作為燃料而熊熊燃燒。在大陸架上還能經常發現貝殼層,許多貝殼被壓碎後堆積在一起,形成厚度不均的沉積層。大陸架上的沉積物幾乎都是由陸地上的江河帶來的泥沙,而海洋的成分很少。除了泥沙外,永不停息的江河就象傳送帶,把陸地上的有機物質源源不斷地帶到大陸架上。大陸架由於得到陸地上豐富的營養物質的供應,已經成為最富饒的海域,這裡盛產魚蝦,還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儲備。大陸架並不是永遠不變的,它隨著地球地質演變,不斷產生緩慢而永不停息的變化。
珊瑚礁海岸
珊瑚礁海岸是造礁珊瑚、有孔蟲、石灰藻等生物殘骸構成的海岸。珊瑚礁海岸,依其特徵可分為岸礁、堡礁和環礁。
岸礁通常緊貼岩岸發育,寬幾百米至上千米,好像一條花邊鑲在海岸上。它一般緊靠陸地發育分布,構成一個位於海面下的平台,對岩岸起了保護作用。波浪鬥不過造礁珊瑚的增長,對有岸礁保護的岩岸當然就更無能為力了。紅海、桑給巴爾島和我國的台灣、海南島就有岸礁分布。
堡礁分布在離岸一定距離的海域中,由堤狀珊瑚礁構成,沿海岸線總方向延伸,它像一條長堤一樣,環繞在海岸的外圍,而與海岸間隔著一個寬闊的淺海區或者隔著一個瀉湖,瀉湖深度在20~100米以上。世界上最著名的堡礁是澳大利亞的大堡礁。我國的南海諸島和澎湖列島也有堡礁分布。
環礁是出露于海面上、高度不大的珊瑚礁島,外形成花環狀,中央是個礁湖,湖水淺而平靜,平均深度約為45米,而環礁的外緣卻是波濤洶湧的大海。環礁在三大洋的熱帶海域均有分布,我國南海諸島中,不少島嶼即是由環礁組成的。
珊瑚礁海岸的分布很廣,最多的地方是太平洋中部和西部、澳大利亞的東岸和北岸,巴西的東岸以及紅海沿岸,我國的南海諸島,這種海岸的分布也不少。
海底火山
火山噴發的現象,是地殼下面的岩漿衝出地殼時造成的。由於地球內部溫度很高,壓力極大,所以岩石在800℃以上的高溫下會變成通紅的熾熱液體,隨著溫度的提高,岩漿產生的物理和化學反應可以施放出有毒氣體,好像水中的氣泡一樣上升到岩漿表面破裂。這就是人們看到的岩漿沸騰的樣子。火山噴發的時候,岩漿從地下噴發出來,匯成一條沸騰的河流奔湧向前。直到岩漿逐漸冷卻,形成玄武岩或者橄欖石。
海底火山起初只是沿洋底裂谷溢出的熔岩流,以後逐漸向上增高。大部分海底火山噴發的岩漿在到達海面之前就被海水冷卻,不再活動了。所以,人們從來沒有真正看到過海底火山爆發的景象。至多,只是看到海底的熔岩泉不斷冒出新的岩漿形成新的火成岩。
海底熱泉
1988年,我國科學家與德國科學家聯合考察了馬里亞納海溝。他們通過海底電視看到,在水下3700米左右的海底岩石上有枯樹樁一樣的東西,它高2米,直徑50到70厘米不等,周邊還有塊狀、碎片狀和花朵狀的東西,在這些噴溢海底熱泉的出口處,沉澱堆積了許多化學物質,他們採集了1000公斤的岩石樣品,主要是黃褐色,間雜黑色、灰白色、藍綠色。經過化學分析和鑑定,人們確認這就是海底熱泉活動的殘留物,叫做煙囪。它們大多是硫化礦物。除了大量銅、鋅、錳、鈷、鎳外,還有金、銀、鉑等貴重金屬。更加令人吃驚的是,在那些活動熱泉附近,甚至聚集了大量的人類不曾認識的新生物物種。這些,都需要今後人類的艱苦努力去探索。
深海平原
深海中也有如同陸地平原一樣的地貌,這就是深海平原。深海平原一般位於水深3000米到6000米的海底。它的面積較大,一般可以延伸幾千平方千米。深海平原的表面光華而平整。有的深海平原向一定方向微微傾斜,有的則有地位的起伏。深海平原上有厚厚的沉積層。沉積層將原來複雜的原始地貌掩蓋起來。製造深海平原的沉積物主要來自大陸架,並且被海流沿斜坡向下搬運到地勢低洼的地方。深海平原大多位於陸地物質不斷供應的地帶。
深海平原在世界各大洋中均有分布。大西洋是深海平原分布最多的海洋。因為大西洋的陸源沉積物特別豐富,而且大西洋的邊緣沒有海溝阻隔,所以為深海平原的形成,提供了最有利的條件。相反的,太平洋因周圍有許多海溝,所以太平洋的深海平原就十分少見。僅在太平洋東北部有所分布。
海溝
在地質學上,海溝被認為是海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相互作用的結果。密度較大的海洋板塊以30度上下的角度插到大陸板塊的下面,兩個板塊相互摩擦,形成長長的"V"字型凹陷地帶。另外,科學家還認識到所有的海溝都與地震有關。環太平洋的地震帶都發生在海溝附近。這是因為海溝區的重力值比正常值要低,它意味著海溝下面的岩石圈被迫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向下沉降。
黑煙囪
噴溢海底熱泉的出口往往能夠形成黑煙囪。由於物理和化學條件的改變,含有多種金屬元素的礦物在海底沉澱下來,尤其是噴溢口的周圍連續沉澱,不斷加高,形成了一種煙囪狀的地貌。煙囪高低粗細各不相同,高的可以達到一百多米,矮的也有幾米到幾十米。煙囪的直徑因噴溢口的大小而不同,小煙囪的口一般只有幾十厘米,大煙囪的口可以達到幾米。噴發劇烈的噴溢口四周的沉積物也多,往往形成了小丘,高度有的高達100多米。其實,在海水衝擊的作用下,煙囪的高度很難無限升高。尤其那些長年不活動的噴溢口,煙囪往往經不住海水的衝擊而垮塌。
地貌特點
太平洋
太平洋的海底地貌起伏較大。在太平洋東部。有一條大洋中脊和縱貫南北的海底山嶺,約占太平洋總面積的35%.大洋中脊是巨大的弧形,北從阿留中海盆開始,經阿拉斯加灣、加利福尼亞灣、加拉帕戈斯群島,與東太平洋海區相連,再向西與印度洋中脊系統相接。它的北段被美國太平洋沿岸大陸所淹埋,南段是比較明顯的東太平洋海嶺。大洋中脊是一種巨型構造地帶,被一系列與緯度線平行的長達數千千米的斷裂帶所切割。在太平洋中部,有一條略呈西北東南走向的雄偉的海底山脈.北起堪察加半島,經夏威夷群島、萊恩群島至上阿莫士群島,綿延一萬多千米,把太平洋分成東西兩部分。在這條中太平洋山脈以西,除有西北海盆、中太平洋海盆和南太平洋海盆外,還有一片繁星般分散的海底山。這些海底山有的沉沒在深海中,有的聳立於海面之上成為島嶼。夏威夷島就是中太平洋海底山脈中的一些山峰.它們從5000多米深的海底升起,加上島上的主峰高出海面4270米,絕對高度達9270多米,超過了陸地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可見,海底山的規模是非常宏大的。在中太平洋山脈以東,除北太平洋海盆、東太平洋海盆和秘魯~智利海盆外.還有遼闊的東太平洋高原和阿爾巴特羅斯海台等。
在太平洋東部、南北美洲沿海一帶,沒有島弧,只有海溝,深度超過6000米的海溝有10多個。其中秘魯一智利海溝逶迤近長達5900千米,是世界海洋中最長的海溝。太平洋邊緣的大陸架、大陸坡、島弧和海溝,約占太平洋底總面積的10%。
大西洋
大西洋同太平洋不同,它四周的陸地多是廣闊的平原、高原和不太高的山嶺,而洋底的地形卻比較複雜。在大西洋的中部,有一條縱貫南北的大西洋海嶺。它從冰島海岸起向南延伸,穿過大西洋南部,直到南極洲附近.南北全長達15000千米。海嶺走向與大西洋的表面形態基本一致,也略呈“S”型。海嶺寬度一般在1500~2000千米,約占大西洋總寬度的1/3。高度一般在200~4000米。海嶺的中央地帶最高,也最陡峭,山峰距海面只有1500米,有的甚至露出海面成為高峻的島嶼,如亞速爾群島的山地,從海底升起高出海面2000多米。沿著大西洋海嶺的脊部有一條非常陡峭深邃的大裂谷,深度達 2000米,寬30~40千米,長1000多千米。它是地殼的一個大裂縫。海嶺由許多橫向斷裂帶切斷,這些斷裂帶在地貌上表現為一系列海脊和狹窄的線狀槽溝。其中位於赤道附近地區的羅曼在斷裂帶,全長350千米,深達7864米。是溝通東西兩部分大洋底流的主要通道。它把大西洋海嶺明顯的分為南北兩部分。
大西洋海嶺和洋底高地分割了海底,在其東西兩側各形成了一系列深海海盆。東側主要有西歐海盆、伊比利亞海盆、加那利海盆、維德角海盆、幾內亞海盆、安哥拉海盆和開普頓海盆。西側主要有北美海盆,巴西海盆和阿根廷海盆。在大西洋的南部,還有大西洋一印度洋海盆。這些海盆一般深度在5000米左右,中央很寬廣,比較平坦,盆地中堆積著大量的深海軟泥。在這些海盆之間,又有幾條嶺脈、高地突起,有的出露水面形成島嶼。如馬德拉群島、維德角群島等。這些海盆約占整個大西洋底面積的1/3。
大西洋邊緣地區的梅底地獲十分複雜,有大陸架、大陸坡、大陸隆起(海台)、海底峽谷、水下沖積錐和島弧海溝帶。大陸架面積僅次於太平洋的大陸架面積,為620萬平方千米。約占大西洋總面積的8.7%。大陸架寬度變化很大。他幾十千米到1000千米不等。如幾內亞灣沿岸、巴西高原東段、伊比利亞半島西側的大陸架,都很狹窄。一般不超過50千米;而在不列顛群島周圍,包括整個北海地區,以及南美南部巴塔哥尼亞高原以東的大陸架,寬度常達1000千米左右。大西洋的大陸坡,各海域也不相同。沿歐、非洲的陡峻狹窄,沿美洲的較寬較緩。在大西洋海底大陸坡和深海盆之間,分布著一些大陸隆起,較大的有格陵蘭一冰島隆起、冰島一法羅隆起、布茵克隆起和馬爾維納斯隆起。在格陵蘭島與拉布拉多半島之間的中大西洋海底峽谷和密西西比河、亞馬遜河、剛果河、萊茵河等河流河口附近.分布著一些半錐狀的水下沖積錐,規模一般只有數百平方米。此外,大西洋還有兩個島弧海溝帶,即大、小安的列斯群島的雙重島弧海溝帶和南美南端與南極半島之間的島弧海溝帶。其中大安的列斯島弧北側的波多黎各海溝,長達1550千米,寬120千米,深達8648米,是大西洋的最深點。
印度洋
印度洋的海底地貌,與其他大洋相比,表現了複雜多樣的特點。
在印度洋海底中部,分布著“入”字形的中央梅嶺。它是由中印度洋海嶺、西印度洋海嶺和南極一澳大利亞海丘組成的,三者在羅德里格斯島交匯。中印度洋海嶺是中央梅嶺的北部分支,由一系列嶺脊組成,一般高出兩側海盆1300~2500米,個別出面海面形成島嶼,如羅德里格斯島、阿姆斯特丹島等。中印度洋海嶺向西北叫阿拉伯一印度梅嶺,再向西延伸進入亞丁灣,與紅海和東非裂谷系統相連。西印度洋海嶺是中央海嶺的西南分支,在阿姆斯特丹附近與中印度洋海嶺相連,經愛德華群島後,稱為大西洋一印度洋海丘,與大西洋海嶺南端相連。南極一澳大利亞海丘是中央梅嶺的東南分支,在阿姆斯特丹島附近與中印度洋海嶺相連。印度洋中央梅嶺由一系列平行於中脊軸的嶺脊組成,嶺脈崎嶇錯雜,寬度最大的達1500千米,其間還分布著許多橫向的斷裂帶。
“入”字形的中央海嶺,把印度洋分為東部、西部和南部三大海域。東郊區域被東印度洋海嶺分隔為中印度洋海盆、西澳大利亞海盆和南澳大利亞海盆。這些海盆都比較廣闊,海水較深。西部區域海嶺交錯分布,分隔出一系列海盆,主要有索馬里海盆、馬斯克林海盆、馬達加斯加海盆和厄加勒斯海盆。這些海盆面積較小,海水較淺。南部區域地形較為簡單,有克羅澤海盆、大西洋一印度洋海盆和南極東印度洋海盆。這些海盆一般深度為4500~5000米。
印度洋周圍淺海區域大陸架面積為230萬平方千米,約占印度洋總面積4.1%,是四個大洋中大陸架面積最小的一個大洋。而且大陸架普遍比較狹窄,只是在波斯灣、馬六甲海峽、澳大利亞北部、馬來半島西部和印度半島西部邊緣的大陸架寬度較大一些。大陸坡也不寬,但有一些大陸隆起以及水下沖積錐。主要的大陸隆起有非洲沿岸的厄加勒斯海台、莫三比克海台、查戈斯拉克代夫海台等。水下沖積錐主要分布在恆河和印度河人海口附近地區。此外,印度洋底還有一個島弧海溝帶,它自安達曼群島以西,到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努沙登加拉群島以南,是印度一澳大利亞板塊向歐亞板塊俯衝形成的。其中爪哇海溝長4500千米,深達7729米,是印度洋的最深點。
北冰洋
北冰洋不僅規模在四個大洋中最小,而且海水比較淺,海底地貌也比較簡單。
在北冰洋中部,橫臥著兩條海嶺,即
羅蒙諾索夫海嶺和門捷列夫海嶺。羅蒙諾索夫海嶺略呈西北東南走向,從新西伯利亞群島起,經北極的中央部分,直達格陵蘭海岸。門捷列夫海嶺與羅蒙諾索夫海嶺大致平行,在東西伯利亞海域符蘭格爾島與加拿大最北端的埃爾斯米爾島之間,規模比羅蒙諾索夫海嶺要小一些。兩條海嶺把北冰洋海底分為三個海盆,即南森海盆、加拿大海盆和馬卡羅夫海盆。其中南森海盆深度5449米,是北冰洋的最深處。
北冰洋海底地貌最突出的特點是大陸架非常寬廣,總面積達440萬平方千米,占北冰洋總面積的33.6%,是世界四個大洋中大陸架面積占大洋總面積比例最大的一個洋。大陸架在北冰洋邊緣地區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一側的東西伯利亞梅、拉普帖夫海、喀拉海、
巴倫支海、挪威海以及格陵蘭海海域。在大陸架地區,有極為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沿海島嶼有煤、鐵、銅、鉛、鋅等礦藏。
測繪手段
旁側聲納又稱“海底掃描聲納”、“
海底地貌儀”。是利用超音波在水中傳播和反射的原理,設計製造而成的一種探測海底地貌的儀器裝置。它包括有發射機、換能器、接收器、控制器和記錄器等部件組成。當一部安裝在探頭上的換能器把供給的電能變成聲能,並以一定頻率的聲波向海底發射時,聲波便以每秒鐘1500米的速度向海水中迅速地傳播,並向預定的方向散射。當聲波到達海底時,由於海底的地貌形態是起伏多樣的,因此,有一部分聲波則對應於反射點的形狀、性質和高低距離,形成了強弱不同的波速順次地反射回來,並被接收器接收後轉變成電信號送到收發信機上,再經功率放大後作為記錄信號供給安裝在記錄器上的記錄筆,記錄筆把記錄信號直接記錄在聲納記錄紙上,這時在聲納記錄紙上便出現調查者所需的海底地貌記錄圖象——海底地貌聲圖。海底地貌聲圖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海底的微地貌形態。
另外,聲波在水中傳播時,有一部分聲波被海底沉積物所吸收,使聲脈衝產生不同程度的衰減,因此,根據海底底質類型的不同,對聲脈衝吸收的程度也有差別,這樣所接收回來的電信號的強弱程度也不一樣,根據這一原理就可以在海底地貌聲圖上間接地了解海底底質類型以及岩石的產狀和構造。旁側聲納的操作方式有拖曳式、船裝式和船舷固定式(舷柱式)三種。拖曳式適用於水深較大的海區,船裝和船舷固定式都只適用於淺海區。每種換能器均按一定的幾何原理設計的,使發射的聲波來符合所需求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