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養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海水養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依託中國海洋大學。海水養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於 1994 年建立,掛靠中國海洋大學,是水產養殖國家重點學科的核心組成部分。本室以海水養殖套用基礎理論與技術為研究領域,致力於組織和推動代表本學科發展水平的重大和前沿性課題的探索、構築開放與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研究平台。主要研究方向為, 養殖生態學、遺傳育種學、養殖動物病害學以及營養生理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水養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主任:宋微波
  • 研究人員數:30 餘人
  • 依託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基本信息,研究領域,

基本信息

本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法箴研究員,實驗室主任為宋微波教授。實驗室目前共有研究人員 30 餘人,其中教授 17 人,副教授 / 高級工程師 5 人, 包括 博士生導師 13 人。
實驗室目前涵蓋 水產養殖、水生生物學和動物學三個博士點和三個碩士點,同時為國家水產學一級學科點和“水產養殖”國家重點學科的核心組成,包括擁有國內唯一的水產學科博士後流動站以及海水養殖教育部 “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 崗位。近年來本室先後承擔了近 20 項國家 “973” 、 “863” 課題以及國家科技攻關等重要研究項目, 解決了若干與海水健康養殖相關的基礎理論與套用領域的 重要命題,培養了大批高層次的專業人才。 作為國內同類方向中唯一的部門重點實驗室,本室為主取得了一系列本領域的前沿性創新成果,包括國家級二等獎 2 項、省部級一等獎 12 項、二等獎 9 項、專利 25 項, SCI 、 EI 收錄論文 190 余篇。在國內海水養殖領域總體實力擁有公認的領軍地位,部分研究領域居國際前沿水平,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研究領域

1 養殖生態學
主要從事魚、蝦、貝等多種水產養殖動物之個體生態學、海水池塘養殖系統生態學和鹽鹼地池塘養殖生態學的研究工作。 證實了對蝦繼飢餓後具有補償生長現象,查明了補償生長影響的重要規律和形成機制;發現水溫周期性波動可明顯促進對蝦的生長,查明了變溫和溫度變化幅度等影響生長的規律和形成機制;查明了低洼鹽鹼地池塘水質的重要特點;發現了對蝦養殖池塘浮遊動物休眠卵攜帶 WSSV ,並查明了其傳播該病毒的途徑。
2 養殖病理 / 病害學
主要從事海水養殖動物的病害學、免疫學及病原學研究。近年來主要開展了下列工作: 在國家“ 973 ”課題的支持下,組織和領導了國內櫛孔扇貝養殖中爆發性死亡症的探討,在國內系統開展了病原學、病理學、流行病學的研究,在病原( AVND- 病毒)確認的基礎上,率先完成了對病原的單抗與多抗免疫技術的建立。 系統開展了對北方主要養殖動物的寄生與危害性原生動物類寄生蟲的病害與病原學研究,成果獲教育部( 2004 )“自然科學成果”一等獎。 開展了魚、蝦、貝主要疾病的流行病學研究,進行了魚類淋巴囊腫病毒的流行病學研究、海水養殖動物病原細菌膜蛋白研究及免疫學鑑定、對蝦暴發性流行病研究、對蝦白斑症病毒病的現場快速診斷技術研究、對蝦病毒病流行的細胞與分子學機理、山東沿海扇貝疾病研究和防治、扇貝血細胞的特性及其免疫防禦機能的研究等。
3 營養生理學
開展了我國重要海水養殖動物的營養需求和生理代謝特徵的研究。開闢了營養與免疫學、營養與貝殼生物礦化學和環境免疫學的多學科交叉研究。其中,鮑魚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營養需求和生理代謝特徵的研究填補了國際在貝類的該領域的空白;在國際上開創了貝殼生物礦化的營養學機理的研究;微生態製劑、免疫增強劑的開發和環境友好飼料配方和加工工藝的研究從理念和技術基礎上促進了我國無公害水產飼料工業的健康發展。研究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實現產值 45 億元以上。 開展了經濟甲殼動物幼體消化酶合成、分泌和調控機制的研究,並利用幼體消化酶對飼料組成的適應性,創立了一種幼體營養需求研究的新方法 ; 研究了甲殼動物滲透調節和免疫調控的生理學機制,並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4 遺傳育種學
開展了海洋經濟貝類雌核發育與水產動物微衛星 DNA 標記的開發及其套用研究,取得了多項突破性進展;開展了牡蠣三倍體快速生長機理及多種水產動物的遺傳多樣性研究;研究了海參及多種貝類的苗種繁育技術。在牡蠣三倍體、四倍體培育方面所取得成果居國內領先地位。並成為國家科委重點推廣項目。 2001 年牡蠣三倍體育苗與養殖技術研究成果獲得國家海洋局科技創新成果一等獎和教育部中國高校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開展了大型海藻生物技術及其套用的研究,創立了大型海藻細胞工程育苗—紫菜酶法育苗新體系,開發了海螺酶 I 、 II 、 III 號。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 項,國家發明專利 7 項,實現產值 20 億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