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的密度是指單位體積內海水的質量。海水密度一般在1.02~1.07之間,它取決於溫度、鹽度和壓力(或深度)。在低溫、高鹽和深水壓力大的情況下,海水密度大。而在高溫、低鹽的表層水域,海水密度就小。一般情況下,由赤道向兩極,溫度逐漸變低,密度則逐漸變大。到了兩極海域,由於水溫低,海水結冰,剩下的海水鹽分高,所以密度更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水密度
- 外文名:Seawaterdensity
- 定義:單位體積內所含海水的質量
- 特點:兩極密度大
- 條件:標準大氣壓
- 影響因素:溫度、鹽度、壓力
海水的密度是指單位體積內海水的質量。海水密度一般在1.02~1.07之間,它取決於溫度、鹽度和壓力(或深度)。在低溫、高鹽和深水壓力大的情況下,海水密度大。而在高溫、低鹽的表層水域,海水密度就小。一般情況下,由赤道向兩極,溫度逐漸變低,密度則逐漸變大。到了兩極海域,由於水溫低,海水結冰,剩下的海水鹽分高,所以密度更大。
海水的密度是指單位體積內海水的質量。海水密度一般在1.02~1.07之間,它取決於溫度、鹽度和壓力(或深度)。在低溫、高鹽和深水壓力大的情況下,海水密度大。而在...
密度是對特定體積內的質量的度量。密度的定義是物體的質量除以體積。...... (死海海水密度達到1.3g/cm³,大於人體密度,所以人可以在死海中漂浮起來。)...
海水鹽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體與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數表示。人們用鹽度來表示海水中鹽類物質的質量分數。世界大洋的平均鹽度為35‰。
密度流也稱異重流,是洋流的一種。主要由重力和密度差異所引起靜壓力導致的高密度流體向低密度流體下方的侵入。引起密度差異的因素有溫度、溶解質含量及混合物含量等,...
在大氣壓力下具有某溫度的海水密度與4℃蒸餾水密度的比值。在厘米·克·秒制中,4℃的蒸餾水密度值等於1,在這種情況下海水的比重與密度就具有相等的數值...
海水熱容量是指使1立方厘米海水的溫度升高1℃所需的熱量。其值為海水比熱與海水密度的乘積,其單位是卡/厘米3·度。...
海冰(sea ice)是淡水冰晶、“滷水”和含有鹽分的氣泡混合體,包括來自大陸的淡水冰(冰川和河冰)和由海水直接凍結而成的鹹水冰,一般多指後者。廣義的海冰還包括...
海水壓縮性是指當靜壓力增加一個壓力單位時所引起的海水比容的相應變化。指當靜壓力增加一個壓力單位時所引起的海水比容的相應變化。此變化值稱“壓縮系量”,用K...
海水的冰點低於淡水,並且隨著鹽度的增加而降低。當海水表面趨向於結冰溫度時,密度增大,海面海水下沉,引起水的垂直對流,進行混合。表層水開始結冰,析出鹽類而使鄰近水...
海水是海中或來自海中的水。海水是流動的,對於人類來說,可用水量是不受限制的。海水是名符其實的液體礦產,平均每立方公里的海水中有3570萬噸的礦物質,世界上...
海水壓力是指一定高度的海水柱給予其底部1平方厘米麵積上的力。常用符號P表示,單位為達因/厘米2或帕(1巴=106達因/厘米2)。...
海水熱傳導是海水本身由於冷熱不均,熱量將從高溫區域向低溫區域傳輸的現象。...... 對流熱傳導取決於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當上層海水的密度比其下層海水的密度大時,...
亦稱“海水體積輸送”。單位時間內從海面向海底通過單位寬度輸送的海水總體積。由風引起的體積輸送,只在與風向垂直方向上存在,北半球指向風向右邊,南半球指向風向左邊...
海水養殖是利用淺海、灘涂、港灣、圍塘等海域進行飼養和繁殖海產經濟動植物的生產方式,是人類定向利用海洋生物資源、發展海洋水產業的重要途徑之一。...
海水的密度是指單位體積內海水所包含的質量。海水密度一般在1.02~1.07之間,它取決於溫度、鹽度和壓力(或深度)。在低溫、高鹽和深水壓力大的情況下,海水密度大。...
如果海水躍層是上層密度大,下層密度小的狀態,形成負密度梯度躍變層,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劇減小,被稱為“海中斷崖”。...
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運動外,海水沿一定途徑的大規模流動。引起洋流運動的因素主要動力是風,也可以是熱鹽效應造成的海水密度分布的不均勻性。前者表現為...
海洋環境指地球上廣大連續的海和洋的總水域。包括海水、溶解和懸浮於海水中的物質、海底沉積物和海洋生物。是生命的搖籃和人類的資源寶庫。隨著人類開發海洋資源的...
當然有。例如,由於海水密度分布不均而產生海水流動的密度流;海水漲落潮時發生水平運動的潮流等。實際上,單一原因產生的海流是極少見的,海流往往是多種原因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