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業時代:以激活漁村為目標的地區挑戰》是復旦大學出版社於2022年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婁小波。
基本介紹
- 書名:海業時代:以激活漁村為目標的地區挑戰
- 作者:婁小波
- 譯者:余丹陽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2月
- 頁數:292 頁
- 定價:48 元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9161076
- 字數:208千字
內容提要,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提要
漁村的漁業前途堪憂。於是,超越漁業的6次產業化的新“生計”出現了,地區激活的動向初現端倪。本書以在“3·11”大地震中蒙受巨大損失並迅速恢復了體驗型旅遊的岩手縣田野 村為開篇,分析了全日本9個地方的漁村、漁協的實踐。本書提出了“區域內利益循環系統”“地區資源管理”“中間支援組織”“社區商業”“地區市場的創建”等5個構想,進而揭示了漁村的重生之路——海業,即對漁業、水產業也具有協同效應的“地區資源的新價值創造”。
作者簡介
婁小波,1962年出生於中國浙江。1992年獲得京都大學博士學位(農學研究科農林經濟學專業,農學博士)。同年任近畿大學農學部助教,1995年任該校講師,1997年任鹿兒島大學水產學部副教授,1999年任東京水產大學副教授,2004年任東京海洋大學(東京水產大學和東京商船大學合併而成)教授,2021年任東京海洋大學副校長至今。專業研究領域為海洋經濟學、水產經濟學、區域經濟學。近年致力於漁村振興、漁業資源等沿岸區域資源治理、水產品品牌化和食品體系等研究。
主要著作有《水產品產地流通的經濟學》(學陽書房,1994,獨著)、 《持續性農業——對農村的展望》(大明堂,2003,合著)、《鮪魚的科學——從生產到消費》(成山堂書店,2004,合著)、《水產品品牌戰略的理論與實踐》(北斗書房,2010,共同編著)等。
目錄
第一章 漁業、漁村的現代百態
一、漁業地位的降低
二、漁業的危機
三、漁村的危機
四、漁村社區的重要性
五、克服漁業、漁村危機
第二章 從漁業到海業
一、漁村地區的新 “生計”
二、漁家經營的多樣化
三、所謂海業
四、漁村地區資源的存在形態和利用動向
五、海業的各種形態和案例的定位
第三章 海業的產生和發展
——以福井縣常神半島的漁家民宿經營為例
一、偏僻漁村的“奇蹟”
二、作為純漁村地區的常神半島
三、地區經濟的卓越表現
四、常神半島海業的產生和發展
五、漁家民宿的意義和地區資源的價值創造
六、海業的開展過程和成立條件
第四章 休閒漁業的開展和漁協的新任務
——以神奈川縣平塚市漁協為例
一、休閒漁業和漁業的利用競爭
二、平塚市的漁業和漁協
三、支撐地區經濟的事業——從漁業到海業
四、地區資源的多方面利用和漁協的新任務
五、作為地區資源管理系統的海業
第五章 地區資源的價值創造和中間支援組織
——以岩手縣田野畑村“體驗村·田野畑”為例
一、中間支援組織的任務
二、田野畑村的地區經濟和地區問題
三、“體驗村·田野畑”的挑戰
四、中間支援組織的功能與成立條件
五、災害以來的復興
——“體驗村·田野畑”的復興能力
六、NPO組織的意義和課題
第六章 漁業、旅遊業的聯合協作和區域內利益循環系統的形成
——以愛知縣南知多町日間賀島為例
一、地區振興的關鍵字“聯合協作”
二、地區經濟的激劇變化
三、漁業和旅遊業的合作——區域內利益循環系統的形成
四、區域內利益循環系統形成的主要原因
五、扭轉島的劣勢
第七章 地區資源的管理和海業的成立
——以沖繩縣恩納村漁協為例
一、海洋休閒和漁業的聯合協作有怎樣的可能性
二、從漁村到度假地
三、開發與環境的矛盾——漁業與旅遊業的衝突
四、漁業和海洋休閒的共存共榮關係
——新地方性章 程的形成
五、為了管理地區資源的漁協的任務
第八章 適應海洋休閒需求的漁村社區商業
——以靜岡縣伊東漁協和德島縣中林漁協為例
一、海洋休閒能成為社區商業嗎?
二、伊東漁協的漁協主導型潛水服務事業的展開
三、德島縣中林漁協的旅遊地拖網事業的開展
四、海洋休閒對應型社區商業的成立條件
五、作為漁村社區商業主力的漁協
第九章 適應魚類食品需求的漁村社區商業和地區市場的創建
——以保田漁協餐廳“番屋”及江口漁協“蓬萊館”為例
一、開發最寶貴的地區資源——魚類食品
二、千葉縣鋸南町保田漁協的餐廳“番屋”和市場戰略
三、鹿兒島縣江口漁協的複合設施“蓬萊館”的開展和意義
四、地區市場的創建
第十章 地區資源價值創造的構想及其經濟含義
一、從事業的構造來看海業
二、地區資源價值創造的構想——案例分析的經驗
三、關於區域內利益循環系統
四、關於地區資源管理
五、關於中間支援組織
六、關於社區經濟
七、關於開拓地區市場
第十一章 海業的現代意義和漁村的再生
一、海業的現代意義
二、作為業態轉換的海業
三、作為漁村地區經濟激活對策的海業
四、海業的理念和課題
五、漁村的再生——寫給日本“3·11”大地震的復興
六、走向海業的對策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