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椰子

海椰子

海椰子(Lodoicea maldivica)亦稱復椰子(double coconut),是塞席爾普拉蘭島及庫瑞島的一種特有棕櫚,樹高20~30米;樹葉呈扇形,寬2米,長可達7米,最大的葉子面積可達27平方米,活像大象的兩隻大耳。由於整座樹龐大無比,所以也被稱為“樹中之象”。被塞席爾定為國寶。

海椰子花著生於巨大的肉質穗狀花序上,雌雄異株果實被一肉質而多纖維的外皮,裡面堅果狀的部分通常2瓣,似兩個椰子,可食用,但商業價值不大。海椰子是已知最大的果,約需10年才成熟。

又名雙椰子、臀形椰子,僅原產於印度洋島國塞席爾的普拉斯林島和克瑞孜島。海椰子最早是在馬爾地夫被人發現的,因此在植物學名上以馬爾地夫來命名;而海椰子這個俗稱則源於它最初被發現時是從海面上漂浮而來的。別稱巨子(籽)棕、復椰子、海底椰、大實櫚。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海椰子
  • 拉丁學名:Lodoicea maldivica
  • 別稱復椰子
  • :植物界
  • 木蘭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棕櫚目
  • 棕櫚科
  • :巨子棕屬
  • :海椰子種
  • 分布區域:塞席爾普拉蘭島,庫瑞島
  • 別名:巨子棕、復椰子、海底椰、大實櫚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長環境,主要價值,保護現狀,“愛情樹”——巨籽棕,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樹幹挺直,高15-30m,單項樹冠,整齊。葉羽狀全裂,長4-6m,裂片多數,革質,線狀披針形,長65-100cm, 寬3-4cm先端漸尖;葉柄粗壯,長超過1m。佛焰花序腋生,長1.5-2m,多分枝。雄花聚生於分枝上部,雌花散生於下部;雄花具萼片3,鱗片狀,長3-4mm,花瓣3,革質,卵狀長圓形,長1 -1.5cm;雄蕊6枚;雌花基部有小苞片數枚,萼片革質,圓形,寬約2.5cm,花瓣與萼片相似,但較小。堅果倒卵形或近球形,頂端微具三棱,長15-25cm,內果皮骨質,近基部有3個萌發孔,種子1粒;胚乳內有一富含液汁的空腔。海椰子的果實橫寬35~50厘米。海椰子外面長有一層海綿狀的纖維質外殼,剝開外殼後就是堅果。海椰子的一個果實重可達25公斤,其中的堅果也有15公斤,是世界上最大的堅果,被稱為“最重量級椰”。

分布範圍

塞席爾普拉蘭島,庫瑞島。

生長環境

海椰子可以在海上漂浮,但不能在海灘上生長,不能隨海水遠走他鄉中生長。因此海椰子只在塞席爾生產。

主要價值

海椰子堅果內的果汁稠濃至膠狀,味道香醇,可食亦可釀酒。海椰子的椰殼經雕刻鑲嵌,可作裝飾品。
海椰子果肉細白,美味可口。

保護現狀

柏林植物園的唯一希望就是發芽的海椰子能夠存活下來。畢竟,它是非常特殊的植物。19世紀末,英國將軍查爾斯·戈登在訪問塞席爾群島時突然生出一個靈感:他認為《聖經》中描繪的禁果並非蘋果而是海椰子的果實,因為這種果子長得非常像女性的骨盆,這位基督教徒認為如果有任何樹能夠激發人類對肉慾的好奇,無疑就是它了。因此海椰子只在塞席爾有出產,加上它的生長十分緩慢,百年才能長成,果實要7年才能成熟。海椰子樹原產於塞席爾普拉蘭島和附近的庫瑞島。而且它們只生長在這兩個地方,總計只剩下8200棵。
2015年4月16日,塞席爾國家植物園園長“雷蒙德·布依洛維奇”將兩顆珍貴的“海椰子”的種子贈送給北京植物園,植物園將設立專門的溫室對這兩株“海椰子”進行栽培養護工作。
非洲海椰子首次在中國繁育成功
經過2年時間,世界三大神秘果蜜之一海椰子的種乾終於在北京植物目園大溫室內長出嫩芽。這是世界上最重、最大的種子,雖然嫩芽長成葉片還需3—4年時間,但標誌著這一神秘物種首次在中國繁育成功。海椰子產於印度洋西部的群島國家——塞席爾。該國的普拉蘭島是世界上唯一保存海椰林的她方.面積有20公頃.生長著4000多棵壽命可長達千年的海椰樹。此村雌雄異株,相依而生,結出雌雄不同的海椰子。當地人稱海椰子為“愛情果”。每顆果實委經過七八年才能成熟。海椰子的雄果呈彎曲的棒形,長1米多,雌果如同兩隻普通椰子連體而生,皆是上等的釀酒原抖,又有治療中風之功效.因此,嚴禁私運出口。

“愛情樹”——巨籽棕

“愛情樹”,雌雄異株常是相對而立,相依而生。樹枝如手腳,樹葉似耳發,耳鬢廝磨,千歲相守不移。
“愛情樹”,樹根在地下相互纏繞,交織在一起,如同情侶在月光下依偎擁抱。
“愛情樹”,雄株每次只開一朵花,花長1米多,形狀就像男性的外生殖器。雌株結果,果呈胖心型。果成熟剝開外殼,裡面的果核初看像2個腎相對相聯,翻過來看一下,令人驚奇,簡直是女性臀部和外生殖器的雕塑。
“愛情樹”,50年才開花,40年才結果,果實要5年才成熟。果核落進地里,要半年以上才發芽。近1年才長出第一片葉,主根深扎地下達4米。
“愛情樹”,巨籽重達25公斤,堪稱世界之最。“愛情樹”800年樹齡仍能開花結果,真是長生不老,高壽千歲。
“愛情樹”的愛情之果,落進海里,果肉腐爛了,剩下空殼核,隨海浪漂流。1519年馬爾地夫的漁夫發現水中漂著1枚“愛情樹”籽空殼,撈起一看,像椰子,但它又比椰子大20多倍啊!見者莫不驚奇,猜想是從海底的樹上長出來的,就叫“海底椰子”吧,從此傳開了。
200多年後,人們才發現印度洋西南部塞席爾群島上成片的原始森林中就有這種“海底椰子”樹,這才知道“愛情樹”原產地並不是馬爾地夫群島海底,而是在陸地上。可是,此前的西方植物學家已將其定名為“馬爾地夫椰樹”,海底椰子也被廣傳並順口叫成了“海椰子”。“海椰子”的巨大、奇特和神秘傳說,加上果肉甜美,具有滋陰補腎壯陽強身的功效,特別是能解百毒的傳說,使之身價猛增。歐洲的一些國王為防投毒保命,更是高價爭購。據說,當年法國魯多里夫二世皇帝曾經提出,用25公斤黃金購買1個重20多公斤的海椰子果。然而,將“愛情樹”稱為“海椰子”並不符實。我國最近出版的《觀賞棕櫚》一書,對上百種觀賞棕櫚從科學分類及本種特徵著眼,重新命名。海椰子樹被命名為“巨籽棕”。“愛情樹”——巨籽棕歷經三四個世紀的滄桑,至今只剩下塞席爾群島中的普拉蘭島南部的“三月谷”尚存4000多株。1976年6月,塞席爾人民宣告獨立,政府把巨籽棕定為國寶,劃出自然保護區,巨籽棕果被嚴禁非法運出境外。“愛情樹”才在世外桃源真正地享受人間的真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