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棒槌主要分布在從遼寧到廣東湛江,尤以黃海沿岸最為普遍;為環太平洋種,澳大利亞、日本、美國加利福尼亞、佛羅里達、智利和紐西蘭。穴居在低潮區沙內,垂直分布從潮間帶到水深990m。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海棒槌
- 界:動物界
- 目:芋參目
- 科:尻參科
- 屬:海棒槌屬
- 命名人:繆勒(H·J·Muller)
簡介,分類信息,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繁殖習性,
簡介
海棒槌又名海老鼠,體為紡錘形,長約10厘米,後端延長成尾狀。生活時尾長為體長的1.5倍,觸手15個,各有四個指狀小枝,上端2枝較大,生活時身體為肉色或帶灰紫色,潛層在沙內生活,穴口常聚有一堆泥沙,附近有一凹陷,下面是它頭部所在,採集時需敏捷。
分類信息
中文名稱 海棒槌
拉丁名稱 Paracaudina chilensis
中文門名 棘皮動物門
拉丁門名 Echinodermata
中文綱名 海參綱
拉丁綱名 Holothuroidea
中文目名 芋參目
拉丁目名 Molpadida
中文科名 尻參科
拉丁科名 Caudinidae
中文屬名 海棒槌屬
拉丁屬名 Paracaudina
分布類型 海水
形態特徵
中等大,長約100mm,直徑約3Omm,生活中充分伸展時尾長約為體長的1.5倍。體為紡錘形,後端逐漸延長成尾狀。體壁薄而光滑,略透明,常能從體外透見其縱肌和內臟。觸手15個,各有2對側指,上端一對側指較大。肛門周圍有5組小疣,每組包括小疣3個。波里氏囊和石管均為1個。呼吸樹發達,石灰環各輻板有短而分叉後延部,各間輻板的前端有一尖的突出部。體壁骨片多數為四角形的十字形皿狀體,它的穿孔比較規則,皿狀體周緣有短而鈍圓的突起,凹面或開口面有規則或不規則的十字形橫樑,穿孔小。生活時為肉紅色或帶灰紫色,酒精標本為白色。體為紡錘形,長約10厘米。後端延長成尾狀,並帶橫皺紋。生活時尾長約為體長的1.5倍。體壁薄而光滑,略透明,從體外稍能透見其縱肌和內臟。觸手15個,各有4個指狀小枝,上端2枝較大。肛門周圍有5組小疣,每組包括小疣3個。石管和波里氏囊都是一個。呼吸樹發達。石灰環各輻片的後端有一叉狀延長部;各間輻片的前端有一棘狀突出部。
骨片為多數略成四角形的皿狀穿孔體,它的穿孔比較規則,周緣有伸向外上方的棘狀突起,凹面或開口面有一規則或不規則的十字梁。生活時身體為肉色或帶灰紫色;酒精標本為淺肉色、灰白色或白色。潛伏在低潮線附近的沙內生活。繁殖季節在5月中旬到6月中旬。
生活習性
動物通常穴居在低潮區沙內。身體朝下,尾部朝向表面。
繁殖習性
繁殖季節在5月中旬到6月中旬。垂直分布範圍很廣,從潮間帶到水深99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