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窯】唐、宋、元代瓷窯。已發現窯址六十多處,主要分布在廣東省雷州市明通河和南渡河兩岸的圩鎮、村莊與山岡上。因隋代為海康縣,故名海康窯;又因地處雷州半島,現為雷州市,故也稱“雷州窯”。其中紀家、楊家、白沙、客路等區發現燒制青釉褐彩器的瓷窯數十座。出土器物及標本有碗、盤、罐、枕、瓶、壺、盆、棺,其中罐最多,枕次之。罐上書寫吉祥語“長命富只雅仔趨貴”、“金玉滿堂”、“臘捉影蘭橋仙會”、“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製作精細的菊花仕女圖彩繪罐以及元代至元三年墓出土的雙鳳喜鵲荷葉蓋罐為元代海康窯的代表作品,詩文花卉章譽雄枕、荷花如意枕也具有該窯特色。褐彩器物是在素胎上以褐、赭彩繪畫或書寫整棕,然後上青釉一次燒成。青釉為玻璃質薄釉,與北方先施化妝土然後彩繪、上透明釉燒成的方法不同,地區特色明顯、除青釉彩繪器物,還有青釉及黑釉品種。青釉有碗、缽、盤、壺、瓶、三足爐等,有的碗上採用印花裝飾,紋飾有牡丹、荷花、向13葵、團花等。黑釉器有三催備套頌足爐、勸擔洪罐。黑釉、青釉器物多有四個較大的泥珠支燒痕跡。海康窯因明朝初年(洪武三年,1730年)施行海禁而停廢。嫌茅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