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在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東部、北冰洋和南極洲周邊的海洋中,成帶分布著許多中、小地震的震中。這一地震震中分布的條帶綿亘6萬多公里,與大洋中的海嶺位置完全符合,它是全球最長的一條地震帶,叫做海嶺地震帶。在這條地震帶上,地震一般不超過7級。全球約5%的地震能量的釋放發生在這條地震帶中。地球表面是七大洲四大洋組成的,它們構成六個巨大的板塊,由於六個板塊都在緩慢漂移中,漂移的板塊之間發生碰撞或擠壓,於是造成地質的斷裂或隆起,斷裂或隆起伴隨著巨大能量釋放。
基本介紹
分布
(2)印度洋海嶺地震帶由
亞丁灣開始,沿阿拉伯-印度海嶺,南延至中印度洋海嶺;向北在地中海與地中海-南亞地震帶(
歐亞地震帶)相連;向南到南印度洋分為兩支,東支向東南經
澳大利亞南部,在紐西蘭與環太平洋帶相接;西支向西南繞過非洲南部與
大西洋中脊地震帶相接。
(3)東太平洋中隆地震帶從中美加拉帕戈斯群島起向南至
復活節島一帶,分為東西二支,東支向東南在
智利南部與環太平洋地震帶相接;西支向西南在紐西蘭以南與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印度洋海嶺地震帶相連。以上三帶皆以
淺源地震為主。
24小時內,全球發生5次6級以上地震,其中7級以上的有3次。不少人不約而同地擔心:地球是不是已經調到“振動模式”?對此,上海地震局專家分析指出,環太平洋地震帶確實正處於地震活躍期,未來十年內,這一地帶7級以上地震將表現為一種高發勢態。不過,上海與環太平洋板塊相距甚遠,地震高發態勢以及可能引發的海嘯對上海影響十分有限。
進入地震活躍期
4月11日16時38分,印尼蘇門答臘附近海域發生8.5級強震,震源深度20公里;之後18時43分,其附近海域又發生8.2級強餘震;4月12日6時55分,位於太平洋東岸的墨西哥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60公里……“墨西哥與前兩次地震距離太遙遠,不是其餘震。兩地都處於環太平洋板塊內,基本都是環太平洋地震帶進入活躍期所致。”上海市地震局研究員尹京苑告訴記者。
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和海嶺地震帶。全球約80%的淺源地震和90%的中源和深源地震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整個環太平洋地震帶圍繞太平洋分布,形成一個巨大的環。
東西對稱相呼應
去年日本大地震後,全球特別是環太平洋地震帶進入活躍期,已經成為科學界共識。其實,此前發生的索羅門群島7.2級地震、海地7.3級地震、琉球群島7.2級地震等都預示著這一活躍期的到來。尹京苑指出,更細緻的觀察會看到,就在3·11日本大地震發生前一年,智利剛剛發生了8.8級地震,兩地橫跨整個太平洋,一東一西遙相呼應。此次印尼地震後墨西哥發生地震,同樣呈現東西對稱分布。
“這可以看作是環太平洋地震帶進入活躍期後的一個特徵。”這種現象或許可以在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地質機理中,尋找到一種解釋:太平洋中央海嶺是地幔對流上升的地方,地幔物質不斷從這裡湧出,以每年0.5至5厘米的速度向東西兩邊擴展,逐步冷卻固結成新的大洋地殼。新生的大洋地殼就與周遭的大陸板塊不斷摩擦、擠壓。“以往全球每年發生的七級以上地震一般只有七八次。進入地震活躍期後,這個數字大大增加,去年全球七級以上地震超過28次。”
上海幾乎無影響
那么,環太平洋地震帶處於活躍期,強震高發,上海會受波及嗎?尹京苑詳解板塊構造指出,上海離環太平洋地震帶非常遙遠,太平洋板塊的西側俯衝進日本海溝後,慢慢深入地下幾百公里後融入地幔,根本和上海地下構造“不搭界”。如果日本再次大地震並引發海嘯,通常也是發生在日本東側,其西側的沖繩地區都幾乎不受影響,更何況上海。而且歐亞大陸進入海底後有長長的大陸架,這部分海水相對較淺,很難形成大海嘯。
“國內值得密切關注的是西部地區,印度洋板塊俯衝至喜馬拉雅山下,影響周邊的小板塊引發地震;東北和河北地區,距離環太平洋地震帶的距離較近,易受其活躍期影響。歷史上也曾發生過唐山大地震、海城大地震等。”尹京苑說。
24小時內,全球發生5次6級以上地震,其中7級以上的有3次。不少人不約而同地擔心:地球是不是已經調到“振動模式”?對此,上海地震局專家分析指出,
環太平洋地震帶確實正處於地震活躍期,未來十年內,這一地帶7級以上地震將表現為一種高發勢態。不過,上海與環太平洋板塊相距甚遠,地震高發態勢以及可能引發的海嘯對上海影響十分有限。
進入地震活躍期
4月11日16時38分,印尼蘇門答臘附近海域發生8.5級強震,震源深度20公里;之後18時43分,其附近海域又發生8.2級強餘震;4月12日6時55分,位於太平洋東岸的墨西哥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60公里……“墨西哥與前兩次地震距離太遙遠,不是其餘震。兩地都處於環太平洋板塊內,基本都是環太平洋地震帶進入活躍期所致。”上海市地震局研究員
尹京苑告訴記者。
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和海嶺地震帶。全球約80%的
淺源地震和90%的中源和深源地震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整個環太平洋地震帶圍繞太平洋分布,形成一個巨大的環。
東西對稱相呼應
去年日本大地震後,全球特別是環太平洋地震帶進入活躍期,已經成為科學界共識。其實,此前發生的索羅門群島7.2級地震、海地7.3級地震、琉球群島7.2級地震等都預示著這一活躍期的到來。尹京苑指出,更細緻的觀察會看到,就在3·11日本大地震發生前一年,智利剛剛發生了8.8級地震,兩地橫跨整個太平洋,一東一西遙相呼應。此次印尼地震後墨西哥發生地震,同樣呈現東西對稱分布。
“這可以看作是環太平洋地震帶進入活躍期後的一個特徵。”這種現象或許可以在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地質機理中,尋找到一種解釋:太平洋中央海嶺是
地幔對流上升的地方,地幔物質不斷從這裡湧出,以每年0.5至5厘米的速度向東西兩邊擴展,逐步冷卻固結成新的大洋地殼。新生的大洋地殼就與周遭的大陸板塊不斷摩擦、擠壓。“以往全球每年發生的七級以上地震一般只有七八次。進入地震活躍期後,這個數字大大增加,去年全球七級以上地震超過28次。”
上海幾乎無影響
那么,環太平洋地震帶處於活躍期,強震高發,上海會受波及嗎?尹京苑詳解板塊構造指出,上海離環太平洋地震帶非常遙遠,太平洋板塊的西側俯衝進日本海溝後,慢慢深入地下幾百公里後融入地幔,根本和上海地下構造“不搭界”。如果日本再次大地震並引發海嘯,通常也是發生在日本東側,其西側的沖繩地區都幾乎不受影響,更何況上海。而且歐亞大陸進入海底後有長長的大陸架,這部分海水相對較淺,很難形成大海嘯。
“國內值得密切關注的是西部地區,印度洋板塊俯衝至喜馬拉雅山下,影響周邊的小板塊引發地震;東北和河北地區,距離環太平洋地震帶的距離較近,易受其活躍期影響。歷史上也曾發生過唐山大地震、海城大地震等。
新華網北京3月8日電(記者顧瑞珍)針對近期地震頻發的情況,記者就一些地震的相關知識採訪了國家地震局專家。
記者:什麼是地震帶,世界上有幾個主要地震帶?
答:地震帶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帶,在地震帶內地震密集,在地震帶外,地震分布零散。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帶:
環太平洋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周圍,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從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日本列島南下至我國台灣省,再經菲律賓群島轉向東南,直到紐西蘭。這裡是全球分布最廣、地震最多的地震帶,所釋放的能量約占全球的四分之三。
歐亞地震帶:從地中海向東,一支經中亞至喜馬拉雅山,然後向南經我國橫斷山脈,過緬甸,呈弧形轉向東,至印度尼西亞。另一支從中亞向東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較零散。
海嶺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嶺地區(海底山脈)。
記者:什麼是板塊構造,它與地震活動有關嗎?
答:地球最上層包括地殼在內的約100千米範圍的岩石圈並不完整,像是打碎了仍然連在一起的雞蛋殼,這些大小不等、拼接在一起的岩石層稱為板塊,它們各自在上地幔內的軟流層上“漂浮”、運移,有的板塊會俯衝到地幔內數百千米深的地方。
地球上最大的板塊有六塊,分別是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另外還有一些較小的板塊,如菲律賓板塊等。
把世界地震分布與全球板塊分布相比較,可以明顯看出兩者非常吻合。據統計,全球有85%的地震發生在板塊邊界上,僅有15%的地震與板塊邊界的關係不那么明顯。這就說明,板塊運動過程中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重要原因。
記者:什麼是地震?
答:廣義地說,地震是地球表層的震動;根據震動性質不同可分為三類:天然地震指自然界發生的地震現象;人工地震,由爆破、核試驗等人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動;脈動,由於大氣活動、海浪衝擊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層的經常性微動。狹義而言,人們平時所說的地震是指能夠形成災害的天然地震。
記者:全球每年發生多少次地震?
答:地球上每年約發生500多萬次地震,也就是說,每天要發生上萬次地震。不過,它們之中絕大多數太小或離我們太遠,人們感覺不到。真正能對人類造成嚴重危害的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約有一二十次;能造成唐山、汶川這樣特別嚴重災害的地震,每年大約有一兩次。
人們感覺不到的地震,須用地震儀才能記錄下來;不同類型的地震儀能記錄不同強度、不同遠近的地震。目前世界上運轉著數以千計的各種地震儀器,日夜監測著地震的動向。
記者:地震按震級大小可分為幾類?
答:地震按震級大小的劃分大致如下:
弱震:震級小於3級。如果震源不是很淺,這種地震人們一般不易覺察。
有感地震:震級大於或等於3級、小於或等於4.5級。這種地震人們能夠感覺到,但一般不會造成破壞。
中強震:震級大於4.5級、小於6級,屬於可造成損壞或破壞的地震,但破壞輕重還與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種因素有關。
強震:震級大於或等於6級,是能造成嚴重破壞的地震。其中震級大於或等於8級的又稱為巨大地震。
記者:震源深度對震中烈度有影響嗎?
答:震源深度對地震的破壞程度影響很大。同樣大小的地震,震源越淺,造成的破壞越重。據統計,當震源深度從20千米減小到10千米,或從10千米減小到5千米時,震中烈度均可提高1度。這常常是有些地震震級並不太高,但破壞較嚴重的原因之一。
專家認為,這幾年全球六級以上破壞性地震次數在正常範圍內
2月22日,紐西蘭第二大城市克萊斯特徹奇發生6.3級地震;3月10日,雲南盈江縣發生5.8級地震;3月11日,日本附近海域發生9.0級地震;3月24日,緬甸發生7.2級地震。短短一個月,世界範圍內地區已經發生了多次地震。針對公眾感覺近期大地震比較多,地震專家表示,目前全球6級以上的地震頻率仍然屬於正常的波動範圍。
專家告訴記者,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帶,其中環太平洋地震帶是全球分布最廣,地震最多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所釋放的地震能量約占全球的3/4,3月11日發生的日本大地震就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而全球第二大的歐亞地震帶,主要是從地中海向東延伸,從中亞至喜馬拉雅山,然後向南經我國橫斷山脈,經過緬甸成弧形轉向東西,最後到達印度尼西亞,24日發生的緬甸地震,正是發生在歐洲地震帶的緬甸地震弧上。
另一大地震帶是海嶺地震帶,它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底山脈附近,從地震原因上看,環太平洋地震帶,主要是由太平洋板塊與歐亞板塊和美洲板塊之間的相互運動造成的,歐亞地震帶則主要是由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之間的相互運動造成的。地球上每年發生500多萬次地震,也就是說每天要發生上萬次地震,不過它們之中絕大多數太小,或離我們太遠,人們感覺不到。
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所研究院陳志明告訴記者,日本和紐西蘭地震一樣,都屬於太平洋板塊。東南太平洋擴張脊散發出來的強大力量,擴張的速度非常快,正對著日本的東南半島俯衝。而紐西蘭也是正對著東南太平洋,只不過擴張的速度比較慢,地震的強度不如日本來得大。而雲南和緬甸地震則是印度板塊撞到青藏高原,有一股力量拐彎到東南方向的板塊,在這兩次地震之間或有微妙的動力機制。
針對近期社會公眾對地球是否已經進入地震活躍期的疑慮,專家告訴記者,從長時間的平均數據看,全球每年發生6級地震約150次。自1902年以來,死亡千人以上,萬人以下的地震事件總計108次,平均每年就會發生一次,而死亡萬人以上的地震事件總數為31次,平均每三年半發生一次。在過去十年中每年6級以上的地震發生次數都在137次到196次之間波動,並無明顯的變化。
南京地震局副局長徐徐也表示,全球平均每年發生7級以上的地震在十七八次。近50年來,7級以上地震發生次數最多的一年是1956年,一共是34次,平均一個月三次。從這樣的一個統計數據看,這幾年全球六級以上破壞性地震的次數在正常範圍內。地球釋放的能量總體還在正常的範圍內。
家認為,這幾年全球六級以上破壞性地震次數在正常範圍內
2月22日,紐西蘭第二大城市克萊斯特徹奇發生6.3級地震;3月10日,雲南盈江縣發生5.8級地震;3月11日,日本附近海域發生9.0級地震;3月24日,緬甸發生7.2級地震。短短一個月,世界範圍內地區已經發生了多次地震。針對公眾感覺近期大地震比較多,地震專家表示,目前全球6級以上的地震頻率仍然屬於正常的波動範圍。
專家告訴記者,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帶,其中環太平洋地震帶是全球分布最廣,地震最多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所釋放的地震能量約占全球的3/4,3月11日發生的日本大地震就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而全球第二大的歐亞地震帶,主要是從地中海向東延伸,從中亞至喜馬拉雅山,然後向南經我國橫斷山脈,經過緬甸成弧形轉向東西,最後到達印度尼西亞,24日發生的緬甸地震,正是發生在歐洲地震帶的緬甸地震弧上。
另一大地震帶是海嶺地震帶,它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底山脈附近,從地震原因上看,環太平洋地震帶,主要是由太平洋板塊與歐亞板塊和美洲板塊之間的相互運動造成的,歐亞地震帶則主要是由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之間的相互運動造成的。地球上每年發生500多萬次地震,也就是說每天要發生上萬次地震,不過它們之中絕大多數太小,或離我們太遠,人們感覺不到。
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所研究院陳志明告訴記者,日本和紐西蘭地震一樣,都屬於太平洋板塊。東南太平洋擴張脊散發出來的強大力量,擴張的速度非常快,正對著日本的東南半島俯衝。而紐西蘭也是正對著東南太平洋,只不過擴張的速度比較慢,地震的強度不如日本來得大。而雲南和緬甸地震則是印度板塊撞到青藏高原,有一股力量拐彎到東南方向的板塊,在這兩次地震之間或有微妙的動力機制。
針對近期社會公眾對地球是否已經進入地震活躍期的疑慮,專家告訴記者,從長時間的平均數據看,全球每年發生6級地震約150次。自1902年以來,死亡千人以上,萬人以下的地震事件總計108次,平均每年就會發生一次,而死亡萬人以上的地震事件總數為31次,平均每三年半發生一次。在過去十年中每年6級以上的地震發生次數都在137次到196次之間波動,並無明顯的變化。
南京地震局副局長徐徐也表示,全球平均每年發生7級以上的地震在十七八次。近50年來,7級以上地震發生次數最多的一年是1956年,一共是34次,平均一個月三次。從這樣的一個統計數據看,這幾年全球六級以上破壞性地震的次數在正常範圍內。地球釋放的能量總體還在正常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