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沙堤

海岸沙堤,與海岸平行的狹長沙質堆積體,一種海岸堆積地貌。有的沙堤沿海岸分布在高潮線以上,稱濱岸沙堤,是波浪將侵蝕物質向岸搬運,堆積于海岸的產物。有的沙堤呈連續或間斷地分布在岸外海濱,被瀉湖與陸地隔開,稱為岸外沙堤。而在小潮差或無潮差海區,位於波浪破碎帶內由沙質組成的水下斜坡上,有不出露水面的堆積體發育,稱為水下沙壩。水下沙壩常有數列,平行於岸線展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岸沙堤
  • 性質:一種海岸堆積地貌
  • 成因1:波浪把岸外侵蝕物質搬移到岸邊
  • 成因2:大陸架堆積沖卷到岸邊
關於岸外沙堤的成因,法國E .de博蒙(1845)認為是波浪把岸外侵蝕物質搬移到岸邊堆積而成;英國J.A.斯蒂爾斯(1953)和F.P.謝潑德(1963)分別研究了英國南部切瑟爾海灘和墨西哥灣的沙堤,認為沙堤主要是全新世海侵時,大陸架堆積物被波浪和水流沖卷到岸邊堆積而成;美國G.K.吉爾伯特(1885)則認為岸外沙堤是由沙嘴組成的。總之,海岸沙堤的形成,需要得到來自岸外海濱或沿岸泥沙的大量供應,它是在平緩的水下岸坡由建設性波浪作用形成的。
水下沙壩的形成機制有所不同。德國G.哈根(1863)認為向海的底部回流與向岸運動的波浪相遇時,它們所搬移的一部分泥沙沉積下來,可形成水下沙壩。近幾十年來,更多的研究者一致認為破波是形成水下沙壩的重要因素。美國G.H.科立根(1948)通過波浪槽試驗發現沙壩的位置受波高和波陡控制。波高增大,沙壩向海一側擺動;波陡增大,沙壩向岸擺動。
由於沙提沙壩的演變影響到沿海航行的安全,並與海濱砂礦富集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對海岸沙堤和水下沙壩塑造機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