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詩社

“海岱詩社”是明嘉靖年間活動在古城青州的一個文人詩社,《海岱會集》是詩社成員唱和之詩的結集。詩集所收作品以吟詠山水,描繪田園,詠史懷古,憂嘆民生為主要內容。藝術上抒寫性情,真率閒雅是其主要特徵。這在三楊“台閣體”詩風蔓延、“前七子”擬古之風日熾的情況下,能不為風氣所轉移,自適其意,直抒性情,實為“公安派”之先響。所以在明代文學史上應有一定地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岱詩社
  • 成立時間:明嘉靖年
  • 成立地點:青州
  • 類別:是詩社成員唱和之詩的結集
詩社成員,詩社風格,詩集成形史,

詩社成員

“海岱詩社”由八人組成。石存禮(1471年~?),字敬夫,號來山,青州益都城裡人。弘治三年(1490年)進士,官至紹興知府。馮裕(1479 年~1545年),字伯順,號閭山,原籍臨朐,明清時期臨朐馮氏文學世家的奠基人,著名曲家馮惟敏之父。生於遼之廣寧,後歸故里,定居青州。正德三年(1508年)進士,歷官華亭縣令、晉州知州、平涼知府、石矸知府,貴州按察副使。著有《方伯集》。陳經(1482年一?),字伯常,號東諸,益都城裡人。正德九年(1514年)進土,官至兵部尚書。黃卿(1485年~?),字時庸,號海亭.益都北關人。正德三年進士,歷任南京刑罰郎、浙江右參政、江西左布政使。著有《海岱會稿》、《編苕集》等。楊應奎(1486年~1542年),字澠谷,別號騫翁,益都東關人。正德六年(1511年)進士,歷任臨洮知府,南陽知府,著有《澠古集》。劉澄甫(1482年一?),字子深,號山泉,壽光人。正德三年進士,官至山西參議,著有《山泉集》。劉淵甫(1485 年~?),字子深,號范泉,劉澄甫之弟。正德五年舉人,著有《范泉集》。藍田(1477年~?),字玉甫,號北泉,即墨人。嘉靖二年(1523年)進士,官至江南道監察御史,著有《北泉集》。

詩社風格

嘉靖十四至十六年(1535年一1537年)之間,陳經以禮部侍郎丁優歸里,藍田除名閒住,劉淵甫未仕,石存禮等五人均致仕閒賦,於是八人結為“海岱詩社”。按其“社約”規定,詩社每月集會一次,輪流召集,集會地點在青州北部禪林寺。每次集會,社員必須擬賦題一道,古今詩十首。同時規定“會友各備私課簿一冊,公課簿一冊,大小格式相同,轉相抄錄。不許將會內詩詞傳播,違者有罰。”可見其作詩完全是自適性情,以此娛老,不以文壇名譽為事。所以更能顯示出獨特的詩歌風貌。
“海岱詩社”唱和之詩,由馮格曾孫馮琦編為《海岱會集》十二卷。詩集按詩體分類編排,總計收詩749首。詩集除藍田外,其餘七人均有詩作.對於藍田為何在詩社中有名而詩集中無詩府州清代文學家李文藻《海岱會集跋》推測說;藍田“僅存姓氏,而無一詩,豈當時偶與行會,旋即歸去,來山諸君子未忍刪落其名邪?” 此種解釋可備一說。此詩集編成並未刊刻,後以手抄本及《四庫全書》本兩種版本流傳。

詩集成形史

據現有材料,大體可勾勒出手抄本的流傳過程。李文藻《海岱會集跋》云:“文藻十五、六時,即聞有《海岱會集》一書,遍訪舊家不可得。年來耳書賈劉雪友有寫本,而不肯假觀,為買一裘,始許錄副。適值深冬寒甚,呵凍手抄,起於十一月十一日,至十二月十五日蕆事.按郡志作十四卷,今實十二卷。元本朱筆評點,不能知誰何?其墨筆則雲出顏山王棗村洪謨手。”據此可知,馮琦所編《海岱會集》傳至王洪謨(一作謀)手中(王洪溪,字禹陳,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舉人,博山人,一說“傅山”,據考“傅”為“博”之誤),後為書商劉雪友購得,李文藻於乾隆十七年(1752年)抄錄.又據青州市圖書館館藏抄本所附閆湘蕙《重抄〈海岱會集〉序》,及楊錫純再抄附識可知,光緒九年(1883年)冬,昌樂閆湘蕙按李本抄錄三部,一九四五年益都楊應奎之九世孫楊錫純又照閆本錄副。現青州市圖書館所存即楊錫純抄本,分元、享、利、貞四本,共十二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