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文化與齊魯文明——中國早期文明》是2005年鳳凰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廣仁,邵望平。
基本介紹
- 書名:海岱文化與齊魯文明——中國早期文明
- 作者:高廣仁,邵望平
- ISBN:9787806439173
- 頁數:744
-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原江蘇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4-1
- 裝幀:精裝
- 字數:625000
- 版次: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以考古與文獻史料相結合,分十章闡述海(黃、渤海)、岱(泰山)、淮(淮河下游故道)所標示的“海岱地區”歷史文化發展的基本史實:由蒙昧的舊石器時代進入新石器時代;經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達於野蠻時代鼎盛期;在海岱龍山文化階段進入文明時代,出現了最初的古國群;其後又經歷了夏代東夷言國群的岳石文化發展階段;至商代,受到商王朝的征伐和禮制的浸潤,海岱區出現了夷、商國族“插花”分布的態勢,形成了兩源的商代東土方國文明,開始了夷夏融合的歷史之路;進入西周時期,周王朝的文明政策加速了海岱區夷夏文明的趨同與融合;春秋時期禮崩樂壞,齊國首創霸業,海貸諸國也得到發展機會,形成了繁榮的齊魯化圈;占國時期齊國為爭取統一天下作了全面準備;秦帝國的建立,使百川匯海,海岱文化最終匯入秦漢文明的巨流。
作者分章敘述了各個歷史階段上的經濟、社會、文化習俗、意識形態的時代特徵及變革;探討了海貸區文明起源、形成與早期發展的動力以及王權、統治政策、知識階層在文明發展中的作用。以此為側面,說明了多源一統的中國古代文明形成道路、特徵以及歷史在文明與野蠻矛盾中前進的規律。
作者簡介
高廣仁,1932年生於山東濟南。1948年參加革命,次年南下。9154年由華東文秀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1959年畢業。當年分配到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從事考古研究,歷任安陽工作隊副隊長、山東隊隊長、考古所副所長。獲國務院“突出貢獻”及“政府特殊津貼”證書,1992年離休。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員。其主要精力投入山東地區史前田野考古的開創與發展。主持發掘了曲阜西夏候、兗州王因等具有學術生長點意義的遺址。提出“海岱歷史文化區”,並對該區文化發展序列、文化特徵、海岱文明起源與早期發源與早期發展史上的若干重大課題作了專題研究。已發表學術論文七十餘篇,出版了《山東王因》發掘報告,個人學術文集《海岱先秦考古論集》。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海岱歷史的童年——蒙昧的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
第一節 舊石器時代概說
第二節 海岱區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
第三節 海岱區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
第四節 海貸區中石器時代文化
第五節 傳說中的“上古之世”
第二章 海岱早期農業文化——從蒙昧時代向野蠻時代的過渡
第一節 “新石器時代革命”概說
第二節 海岱區最早的農業文化——後李文化
第三節 海岱區早期農業文化的繁榮期——北辛文化
第四節 傳說中的“神農之世”
第三章 大汶口文化——從野蠻時代向文明時代的過渡
第一節 大汶口文化的發現與研究
第二節 大汶口文化前期的經濟與社會
第三節 大汶口文化後期的經濟與社會
第四節 大汶口文化的對外交往與西遷
第五節 傳說中“五帝時代”前期的海岱社會
第四章 海岱龍山文化——文明形成、邦國林立
第一節 海岱龍山文化的發展與研究
第二節 海岱龍山文化的社會經濟
第三節 海岱龍山文化社會結構的巨變
第四節 傳說中“五帝時代”後期的海岱社會
第五章 夏代東夷的方國文明
第一節 夏王朝的建立及其在四夷中的核心地位
第二節 夏代的東夷及夷夏關係
第三節 史籍所見夏代東夷方國
第四節 夏代東夷遺存——岳石文化的發現與研究
第五節 岳石文化的社會與經濟
第六節 岳石文化的擴張與對外交往
第六章 商代東土的方國文明
第一節 商王朝的建立與商帝國的形成
第二節 夷商關係大勢
第三節 海岱區政治地理的變遷
第四節 夷、商國族的交錯分布
第五節 商代東土的社會與經濟
第七章 西周時期齊魯文明的形成與早期發展
第一節 周天下的形成與周公東征
第二節 齊的立國與西周時期的政治
第三節 齊國的都城及其周圍的西周遺存
第四節 魯的立國與西周時期的政治
第五節 魯國都城及其周圍的西周遺存
第六節 西周時期的海岱諸國
第七節 西周時期海岱諸國的物質文明成就
第八章 秦為時期齊魯文明的繁榮昌盛
第九章 戰國時期齊魯文明走向帝國的準備
第十章 海岱文明的歸宿——百川歸海、秦的統一
結語
附錄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