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青墩遺址

青墩村新石器時代遺址,亦稱青墩遺址。位於海安縣西北部約28公里處,是一處聞名全國考古界的古遺址。現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青墩村新石器時代遺址
  • 出土地點:南通青墩村
  • 館藏地點:南通博物館
  • 所屬年代:新石器時代
發掘,文化遺存,遺址的保護,

發掘

1、青墩的發掘
青墩,景色秀美,碧水環繞,全村唯東北角一座青墩橋連線村外交通。墩上南部、中部均已蓋滿了鱗次櫛比的民居,墩北是一片平坦的田地,往年對遺址的數次發掘均在此處進行。
2、青墩遺址的價值
青墩遺址,發現於1973年8月。緣起青墩大隊為造福於村民,建好居民點,在墩西開挖了一條縱貫全村、長236米的青墩新河。期間,發現了大量的陶、石、骨器和麋鹿角、獸骨等古代遺物,從此,掀開了這塊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的面紗。
其後,1976年春,南通博物館派人來青墩調查,採集、徵集了一些出土遺物,其中不少屬於良渚文化的璧、琮、墜、環等玉器,十分珍貴。次年11月,該館又來青墩作小面積試掘。接著,南通博物院分別於1978年4—5月、1979年的4—5月,對青墩遺址進行了面積達490平方米的大規模發掘。因此次發掘為江淮之間首次發掘的重要新石器時代遺址,對於探索長江南北新石器時代諸文化關係意義重大,故引起了全國考古界的關注,一些專家學者對青墩遺址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
3、斷代
青墩遺址,經認定這是一處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對出土木炭14測定,這一遺址距今5015±85年(樹輪校正值6525±110年)。其對於海安地方史研究意義重大,在這之前,對海安的歷史起源,相關志書一般都從西周(公元前11世紀)算起,距今3000多年。由於青墩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說明了至少在距今5000多年之前海安就已成陸,並已成為人類聚居活動之地。同時,這也是對南通地區歷史探源的一大突破,標示了南通地區的人類文明史當從青墩起。其成陸較早的原因,可能與當時長江口北岸的逐年沉積相關,青墩遺址最下層的原生青灰色淤沙土,即是較典型的河口型堆積,可以佐證。

文化遺存

1、文化特徵
從青墩遺址的文化遺存分析,儘管青墩遺址地處長江北岸,但總的文化面貌特徵基本上與江南新石器時代遺存相類似,而與蘇北地區的有關新石器時代遺存區別較大。文化層的遺存在總的特徵上比寧、鎮地區更接近於崧澤中層的文化遺存(崧澤文化距今約5800—5000年)。而上文化層的玉器等遺存則具有良渚文化的某些主要特徵(良渚文化距今約5000—4000年)。
2、氣候與經濟
從青墩遺址古土樣品的孢子花粉分析,青墩遺址的古氣候由全新世中期的溫暖潮濕轉為晚期的溫暖濕潤。古青墩人在得天獨厚的濱海平原上,從事農耕、漁獵、飼養、紡織等生產活動。特別需要提及的是,在第6文化層有占組合2%的蕁麻科花粉,可能是苧麻屬的一種,同層出土物中亦有陶紡輪,這說明,古青墩人已經開始種麻紡線織布,南通地區紡織業的歷史似可追溯到5000多年之前。玉璧、玉琮等較精緻玉器的出現,可能也意味著已有專門從事某種生產的手工業者。
3、青墩與《易》學
經過對青墩遺址出土麋鹿角上的刻劃紋作分析,這些刻劃紋應屬於易卦的早期形式,由此引起了國內許多知名學者的重視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張政良教授在他發表於《考古學報》1980年第4期上的一篇論文中指出:“1979年江蘇海安青墩遺址發掘,出土骨角棲和鹿角枝上有易卦刻文八個,例如三五三三六四(艮下,乾上,遁)六二三五三一(兌下,震上,歸妹)。其所使用的數目字有二、三、四,為前舉三十二條考古材料所無,說明它的原始性。這是長江下游新石器時代文化,無論其絕對年代早晚如何,在易卦發展史上應屬早期形式,可以據此探尋易卦起源地點問題。”在1987年的國際周易學術討論會上,許多論文都直接或間接地提到青墩遺址的這一重大發現。
4、青墩陶器
在青墩遺址出土的大批陶器中,有一枚堪稱“國寶”的有柄穿孔紅陶斧,系按石斧實物仿製的,分柄和穿孔斧兩部分。此陶斧並非實用之物,但為當時穿孔石斧的裝柄方法提供了實物證據。陶斧的造型十分别致美觀,現為南京博物院收藏,系國家一級文物。無論從其歷史價值,精神價值,美學價值都可稱為海安的鎮縣之寶,海安精神的象徵,海安歷史的佐證。此外,青墩出土的用鹿角制的耒和三叉形投擲器,在江蘇系首次發現,亦具有重要的歷史考古價值。

遺址的保護

青墩新石器時代遺址,現為南通市文物保護單位。在江蘇省文化廳、文物局的關心下,海安縣文化、文物部門正在辦理將青墩遺址申報為國家級歷史文化遺址的具體事宜。
2006年05月25日,青墩遺址作為新石器時代古遺址,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