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據《海安鎮志》、《海安文史資料》記述,民國15年(1926年)土紳王傳桐、韓寶琨於三茅宮創辦海安通俗教育館,內設四個部中當首的為圖書部,這是海安縣最早的社會教育設施之一。民國25年(1936年)由原民國江蘇省省長韓紫石倡導,在海安鎮邑廟北巷成立了海安通俗圖書館,韓紫石親自出席開館儀式,籍此,海安縣有了公共圖書館的萌芽。民國38年(1949年),海安建立了民眾教育館,館內設書報閱覽室,其辦館方針明確提出通過書報閱覽,讀書讀報組織提高人民的政治、科學水平。1951年這個館改為人民教育館,1953年被海安縣文化館取代,文化館內設圖書室為對外開放的主陣地。1956年縣政府根據江蘇省文化局下達建立海安縣圖書館的要求,抽調人員組建圖書館,接受縣文化館圖書6453冊和古籍書1500冊,接受韓紫石遺存線裝書431冊(含珍貴的《名山藏》一部),接受仲藹人贈送的古書175冊,合計一萬餘冊,於8月10日開館,館址:中市后街楊氏四合院內。1959年12月遷至老通揚運河邊人民中路輪船碼頭東側,1961年搬至海安鎮寧海北路6號,1962年5月再次遷至縣府巷口東側老文化館內。
1962年因三年自然災害實行“精兵簡政”,縣人委決定將圖書館撤併給文化館。1966年2月,經濟調整後,縣人委發出“恢復圖書館建制”的通知,恰逢“文化大革命”,《通知》沒能施行,到1970年5月1日同意試行開放。1976年1月,縣委宣傳部正式下文批准恢復“海安縣圖書館”,1976年4月,江蘇省文化局撥資5萬元與縣文化館合建館舍樓,於1979年9月建成,圖書館分得面積700平方米,即日從老文化館內遷至新館址:海安鎮人民中路49號。至此,縣圖書館真正擁有了一塊陣地。伴隨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兩館事業發展迅速,既有陣地已不能適應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且1980年5月中央書記處通過的《圖書館工作匯報提綱》中明確要求“縣縣要有獨立的圖書館”,兩館分離勢在必行。縣委、政府從1985年9月起就動議要建一個新圖書館,歷經四屆政府領導努力,於1993年12月批准立項、征地,1994年6月18日奠基破土,1997年5月這座標誌縣長工程的館舍樓竣工,6月圖書館搬遷至新址:海安鎮中壩南路17號。2016年新館工程正式啟動,2017年12月12日,新館主體封頂, 2019年4月12日正式對外開放。
重要活動
1978年4月8日中國社科院院士李桂英等四人來海安圖書館察看新石器時代遺物。
1981年10月26日省文化局曹德進局長視察海安圖書館,陪同的有南通地區文化局宋元明局長等。
1985年9月江蘇省公共圖書館工作座談會在海安召開,省文化廳副廳長曹德進始終參加會議並作了題為《總結經驗,找出差距 進一步發展我省公共圖書館事業》的報告,南京圖書館副館長邱克勤傳達了全國圖書館工作會議精神,省文物處副處長蔡述傳作了《關於在全省公共圖書館開展館際競賽,爭創文明市、縣活動》的報告。
1998年8月南京圖書館副館長,研究館員盧子博一行,受國家文化部委託,來海安檢查、驗收創建國家一級圖書館工作情況,通過兩天的聽、看、查逐一對照標準打分,檢查組對檢查結果表示滿意。同年10月,江蘇省圖書館學術委員會主任倪波教授、成員張厚生教授等一行,來海安圖書館舉行例會,並為海安館全體人員作了赴香港圖書館考察的情況報告。
1999年10月,國家財政部原財政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許毅一行來海安圖書館視察,並贈送自撰的經濟學理論文集一套,同時留下珍貴的墨寶“博覽群書”。
2001年2月,江蘇省文化廳廳長季根章視察海安圖書館,並饒有興致地觀看了“少兒藝術教育十年展”,他誇讚海安圖書館改革管理取得好的成效,少兒藝術教育很有特色。
2004年4月,江蘇省委副書記顧浩一行來海安調研時視察了圖書館。他對圖書館啟用自動化管理很是讚賞,他說21世紀是知識經濟、資訊時代,圖書館在這方面有很多優勢,圖書館的同志要努力做好工作,多為社會作貢獻。
榮譽
海安市圖書館先後多次獲得“一級圖書館”“江蘇省文明圖書館”“全民閱讀先進單位”“南通市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樓層指引
一樓
| 總服務台
|
幼兒繪本區
|
報刊閱覽區
|
視障閱讀區
|
24小時自助圖書館
|
二樓
| 成人外借區
|
自助借還區
|
三樓
| 青少年外借區
|
自助借還區
|
四樓
| 報告廳
|
視聽室
|
展廳
|
古籍室
|
活動室
|
五樓
| 辦公室
|
多功能室
|
書庫
|
機房
|
交通路線
海安市圖書館位於海安市中壩南路17號,海安市人民政府西側,書香小區東側,中洋花苑北側,天竹星花苑南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