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博物館,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海府路169號,正式開館於2010年2月,是海南省內的一座地方綜合性博物館。
截至2019年,海口市博物館有館藏文物8449件(套),其中珍貴文物217件(一級文物9件,二級文物60件,三級文物148件);占地面積11322平方米,建築面積4800平方米,展廳面積2154平方米,整體坐東南朝西北,主樓三層,裙樓二層,共有十個展廳。
2008年,海口市博物館獲得國家文化部、文物局頒發的“文化遺產日組織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口市博物館
- 地理位置: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169號
- 占地面積:11322 m
- 類別:綜合性博物館
- 投用時間:2010年2月8日
- 開放時間:每周一閉館,周二至周日:8:00-17:00
- 門票價格:免費
- 藏品數量:8449件(套)(2019年)
- 館藏精品:漢代銅鼓、宋代神霄玉清萬壽宮詔碑、明代銅鐘等
歷史沿革
建築格局
- 綜述
- 展廳
建築特色
館藏文物
- 綜述
- 館藏精品
藏品簡介 | 藏品圖片 |
---|---|
漢代銅鼓: 1967年,出士于海南省昌江縣南嶺,高0.65米,直徑1米,體形碩大,保存完好,屬銅鼓分期中的“北流型”。漢代銅鼓的出土,反映了海南島歷史文化,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 —— |
宋代神霄玉清萬壽宮詔碑: 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八月,宋徽宗趙佶為京師(今河南開封)神霄宮制《神霄玉清萬壽宮詔》,令神霄宮立碑刻記,以拓本頒賜天下,募勒立石,宣揚道教。 神霄玉清萬壽宮詔碑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組成。碑首已不存在。碑身呈長方形,高2.53、寬1.3-1.38、厚0.29-0.3米,重約2噸,瘦金體,陰刻,直書。碑文連題及年款共16行392字,字大約4厘米見方。碑四邊飾雲雷紋、龍紋,內側陰刻直書小楷,計3行138字,因風化部分字跡已漫漶難辨。碑座為龜跌,長2.3、寬1.57、高0.78米,重約7噸,龜趺背中部有一“凹”形榫眼,與碑身下部榫頭相接。 神霄玉清萬壽宮詔碑是海南現存時代最早的碑刻之-一,是秦漢以來中央封建王朝對海南集權統治的重要實物,是道教傳播海南歷史的最早實物,對研究海南宋代政治、文化、宗教發展歷史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 |
明代銅鐘: 銅鐘是明英宗正統元年(1436年),由海南衛指揮僉事信官張玉等人同瓊州知府程瑩合出自己的俸資鑄造而成。 原放在海南衛府樓中,專在早晨和黃昏擊響以示時間的。鐘高198米,重1160公斤。是目前海南現存年代最久、體型最大的銅鐘。 | |
參考資料: |
文化活動
活動建設
學術研究
文物保護
所獲榮譽
參觀信息
參觀須知
項目 | 內容 |
---|---|
門票價格 | 免費 |
開放時間 | 每周一閉館,周二至周日:8:00-17:00 |
車輛停放 | 提供免費停車場 |
參考資料: |
交通線路
-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