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1)外在感官特徵:海原馬鈴薯薯塊整齊,為圓形和橢圓形。色彩多為乳白色,淡青色,也有紫紅色的。
(2)內在品質指標:海原馬鈴薯粗澱粉含量14.30—15.26克/100克;維生素C含量≥14.00毫克/100克;優於盛產馬鈴薯周邊毗鄰地區而著稱。
(3)安全要求:海原馬鈴薯執行《NY5221—2005馬鈴薯》標準。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海原縣馬鈴薯種植區土壤以黃綿土、黑壚土為主,0—20厘米表層土壤養分有機質含量為0.958%,全氮含量0.048%,全磷含量0.0563%,速效鉀含量209.72ppm,土壤PH值在7.5—8.5之間。土壤疏鬆、理化性狀好,有利於馬鈴薯生長發育和塊莖膨大;其地質發育史早在元古初期或更早一些時期,縣境內坳陷區沉積了厚達7749米的地槽型碎岩和化學岩,並伴有中基性海底噴發岩和線成侵入岩,後期振盪或下降又有碎酸鹽岩沉積;其後由於經歷了強烈的區域變質作用,達到片岩、大理岩。與此同時,受剝蝕構造作用,形成縣境內中山和低山地形。
水文情況
海原縣外緣河流多為
間歇河,水量小,季節性變化大,遇到暴雨即發洪水,雨後流量猛減,直至乾涸斷流,位於月亮山西北的楊明河、麻春河、賀堡河常年有地表水流,南、西華山相間的園河地常年有地表水流。清水河於南華山東南邊,西河為其主要支流,面積5162平方千米,年徑流總量2750.1萬立方米,全縣地下水動儲量為3807萬立方,相對富水區有清水河平川、西安窪地以及南西華山的山前洪積扇等,動儲量3163萬立米。馬鈴薯種植灌水主要以天然降水為主。
氣候情況
海原縣年降雨量300毫米左右,且多集中在七、八、九三個月。年蒸發量大,年平均氣溫7.7℃,≥10℃的有效活動積溫2621℃,無霜期165天。總的氣候特點:海拔高,氣候冷涼,傳毒媒介少,光照充足,溫度適宜,晝夜溫差大,降水適時,雨熱基本同季,與馬鈴薯生長發育規律相吻合,有利於馬鈴薯綠色體光合作用、營養轉化、和乾物質積累;農民種植馬鈴薯主要以施優質農家肥為主,種植區域附近無廠礦企業,無工業污染殘留,空氣環境狀況良好,具備了生產無公害馬鈴薯有利條件和加工優質產品的基礎。
歷史淵源
馬鈴薯是海原縣傳統種植的農作物,但長期未形成規模化產業。
2004年,海原縣把小土豆提升到農民脫貧致富和興農強縣的高度,馬鈴薯規模、品質、效益迅速擴大,利用國家農機購置補貼項目有利機遇,推進馬鈴薯機械化水,每年馬鈴薯機械化種植面積達35.6萬畝,機械化收穫面積達20萬畝。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馬鈴薯優良品種少、優質種薯短缺的問題,填補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的空白,破解制約馬鈴薯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海原縣通過積極爭取項目,引進企業參與建設,建成海原縣馬鈴薯良種繁育中心,年原種繁育能力達到2000萬粒以上。
2005年,海原縣引進投資600萬元、年生產能力達5000噸的馬鈴薯澱粉廠項目,落戶海原縣樹台鄉。
生產情況
2004年,海原縣馬鈴薯種植面積為1.22萬公頃。
2005年,海原縣馬鈴薯種植面積2.43萬公頃。
2006年,海原縣馬鈴薯種植面積擴大到4.12萬公頃。
2007年,海原縣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5.62萬公頃。
2008年,海原縣馬鈴薯種植面積達6.67萬公頃,占全區馬鈴薯種植面積的1/4以上,總產量(折主糧)達15萬噸。
2012年,海原縣馬鈴薯種植面積發展到101.85萬畝,人均種植面積達到2.5畝以上,年馬鈴薯總產量100萬噸。
2013年,海原縣馬鈴薯種植面積達3.67萬公頃,初步形成以中南部各鄉鎮為主的澱粉型馬鈴薯產業帶和東部各鄉鎮為主的菜用型馬鈴薯產業帶,種植品種主要為青薯168、青薯9號、隴薯3號、冀張薯8號、冀張薯5號、剋星l號等,總產量達49.6萬噸,總產值396.6萬元,總收入238萬元,農民人均馬鈴薯收入約600元。
2018年,海原縣建設南華山半陰濕地區馬鈴薯產業帶,全縣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60萬畝以上。
產品榮譽
2010年09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海原馬鈴薯”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海原馬鈴薯產于海原縣境內西安、樹台、關莊、紅羊、李俊、九彩、曹窪、史店、海城、賈塘、鄭旗、三河、七營、甘城、李旺、高崖、關橋十七個鄉鎮。海原縣地處寧夏南部山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04°17′—107°41′,北緯36°06′—39°05′,北臨引黃灌區,南連黃土丘陵溝壑區,東靠毛烏素沙漠,西接騰格里沙漠和香山荒漠區。海拔高度1830—2955米。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西安、樹台、關莊、紅羊、李俊、九彩、曹窪、史店、海城、賈塘、鄭旗、三河、七營、甘城、李旺、高崖、關橋十七鄉鎮,種植區馬鈴薯產地環境質量必須符合《無公害食品馬鈴薯產地環境條件》(NY5010—2002、NY5221—2002、NY5222—2002)的要求。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以澱粉含量7%—23%的高澱粉品種青薯168、寧薯8號、寧薯4號脫毒薯為主;未經審定的品種,不得採用。
(3)生產過程管理:海原馬鈴薯生產過程必須執行《海原縣鴻鑫專業合作社馬鈴薯生產操作規程》。
(4)產品收穫及產後處理:馬鈴薯以外銷為主,一般在9月底開始收穫,葉色由綠逐漸變黃轉枯,這時莖葉中養分基本停止向塊莖輸送;常用井窖和窯洞窖進行貯藏,要儘量減少轉運次數,避免機械損傷,入窖前嚴格挑選薯塊,凡是損傷、受凍、蟲蛀、感病等薯塊不能入窖。
(5)生產記錄要求:海原馬鈴薯的生產全過程,要建立田間生產檔案,全面記載並妥善保存,以備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