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蠕枝藻,學名Helminthocladia hainanensis,粉枝藻科,蠕枝藻屬,生長於低潮帶的岩石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海南蠕枝藻
- 拉丁學名:Helminthocladia hainanensis
- 界:植物界
- 門:紅藻門
- 綱:紅藻綱
- 目:海索麵目
- 科:粉枝藻科
- 屬:蠕枝藻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藻體紫紅色,黏滑,2~3回羽狀分枝,高20~30cm,主枝圓柱形,直徑3~5㎜,小枝對生,不規則互生或偏生。髓絲縱走,圓柱狀,長130~400μm,直徑6~26μm。同化絲由髓絲生出,長300~850μm,基部細胞圓柱形長40~80μm,直徑6~14μm。根樣絲由同化絲的基部伸出,直徑4μm。同化絲未端細胞膨大倒卵形,長18~44μm,直徑10~2Oμm。雌雄異體,雄體未發現。果胞枝側生,由3~6個細胞組成,果胞受精後橫裂為上、下2個子細胞,同時,支持細胞及其鄰近細胞產生根樣絲包圍著果胞枝,成熟後囊果未發現。
生長環境
生長於低潮帶的岩石上。
分布範圍
分布於海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