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農業工作會議

2月19日下午,海南全省農業工作會議在海口召開。

會議指出,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總結2016年以及“十二五”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研究“十三五”發展思路。海南農業面臨資源、環境約束趨緊,農業效益受成本“地板”和價格“天花板”擠壓,農產品市場競爭加劇,消費結構升級的需求壓力等四重壓力,必須堅持調結構、轉方式、創品牌、促增收這“一條主線”,抓住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和生態循環農業“兩個重點”,深化現代農業示範區、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區、農村綜合改革示範區“三區試驗”,推動園區化、資本化信息化國際化“四化並進”。
會議強調,“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為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繪製了宏偉藍圖,為農業農村經濟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我們要以此為指導,科學謀劃好“十三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首先要準確把握“十三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形勢,“十三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起點之高前所未有,挑戰之大前所未有,任務之重前所未有,可概括為“六期同至”:一是全面建成農村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二是鞏固農業農村好形勢的關鍵期,三是農業發展方式的轉型期,四是提升農業競爭力的爬坡期,五是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攻堅期,六是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深化期。
其次,科學謀劃“十三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十三五”建議強調,農業現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的基礎;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發揮其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引領作用,這是農業發展的基本方向。
2016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總的要求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理念引領農業新發展,以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源泉,以“提質增效轉方式、穩糧增收可持續”為工作主線,強化科技、裝備、人才、政策、法治支撐,堅持改革創新,推進綠色發展,鞏固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好形勢,為“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撐,提質增效轉方式,就是要落實新的發展理念,加快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實現農業發展動力轉化、結構最佳化,方式變化,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既是路徑,也是抓手,是今後工作的著力點和主攻方向。
會議還傳達了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精神,通報了2015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情況、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動物衛生安全監管責任落實情況、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成果檢查情況。海口、三亞、瓊海、東方、屯昌、昌江、澄邁以及代表企業做了經驗發言。
會後,海南省農業廳與各市縣農業部門簽訂了2016年農機安全生產責任狀。
各市縣農業、畜牧、農技、農機、熱作、鄉企、農經、農業綜合執法大隊的負責人,部分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代表,廳機關副處級以上幹部和廳屬事業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參加了此次會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