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有紅樹林生態系統組分和過程與其特殊生境的關係、紅樹林生物多樣性維持機制、紅樹林保護與生態恢復以及紅樹林與全球變化關係等。
發展歷史
海南東寨港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處於中國紅樹林的熱帶性和亞熱帶性過渡區,本站是中國紅樹林分布中面積最大、種類最多、保存最完整的一塊,代表中國紅樹林分布的最高水平,具有極高的代表性。2004年建站,2004年獲國家林草局批准成為濕地生態系統國家生態站/野外台站(2004)。
科研條件
生態站具有科研用房505 m,試驗場地(固定樣地、氣象站場、防風效應平台、防浪效應平台、觀鳥屋、觀測木棧道等)十幾個,在塔市、道學、三江等地設立觀測站點/固定觀測場。配有儀器設備61台/套,價值700餘萬元。
科研成就
生態站依託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畫專項、科技支撐計畫項目、林業公益性行業專項、科技部社會公益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總計60餘項,項目經費兩千餘萬元。近5年發表論文50多篇,其中SCI 24篇,出版3本專著,獲省部級獎2項。其中,“紅樹林快速恢復與重建技術研究”成果技術創新性強,成果套用效益顯著,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獲2014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人才培養
生態站施行站長責任制,現任站長廖寶文,固定研究人員8人,流動人員9人。其中管理人員2人,野外觀測和數據管理10人,研究生5人;副高級以上職稱6人,有博士學位的7人。現有研究人員專業涵蓋林學、生態學、土壤學、濕地生態學、環境學、微生物學、動物學、植物學等多個學科背景。依託生態站培養國家級跨世紀學術帶頭人2人。近年來,生態站共組織或承辦了“全國濕地生態保護與恢復研討會”、“林業科技下鄉科普惠民活動之海南行”、“森林生態監測與效益評估培訓會議”、“全國陸地生態站技術培訓與現場交流會議”等全國性學術會議4次。組織重要出訪20餘團次,派出專家出國7人次,接待來訪33人次,促進了本站與國際國內專家同行在生態系統監測研究方面的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