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勒姆·賓厄姆(海勒姆·賓厄姆三世)

海勒姆·賓厄姆

海勒姆·賓厄姆三世一般指本詞條

Hiram Bingham (1875~1956)美國考古學家、政治家。生於夏威夷火奴魯魯。在耶魯大學任教(1907~1923)期間,兩次(1911,1912)率領考古隊前往南美考古,發現了印加帝國都城馬丘比丘遺址以及維特科斯遺址。著有《印加帝國》(1922)、《馬丘比丘》(1930)和《印加城遺址》(1948)。1925年任康乃狄克州州長;1925~1933年任美國參議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勒姆·賓厄姆
  • 外文名:Hiram Bingham
  • 出生地:夏威夷火奴魯魯
  • 出生日期:1875
  • 逝世日期:1956
  • 職業:美國考古學家、政治家
前言,顯赫的賓厄姆家族,尋找失落之城,消逝在雲霧中的城市,馬丘比丘與更多美元,

前言

20世紀初,傳說在秘魯安第斯山脈的崇山峻岭中有一座神秘的古城,只有翱翔的山鷹才能一睹古城雄姿。它是如曇花般繁華過的古印加帝國留下的沉默證據。這個傳說就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世人去探尋。耶魯大學歷史學教授、著名探險家海勒姆·賓厄姆就是這些狂熱者中最幸運的一位。1911年,他發現了馬丘比丘古城。  隨即,賓厄姆把在考古遺址挖掘到的5000多件古文物帶回了美國,被耶魯大學收藏。多年來,秘魯一直在積極追討這批文化遺產,和耶魯打起了文化官司。  2007年9月18日,耶魯終於決定,將取自馬丘比丘的文物全部歸還給秘魯,但雙方將共同持有文物的學術研究權,其中一部分長期學術研究對象繼續由耶魯收藏。而雙方合作新建的庫斯科博物館,將於賓厄姆發現印加古城100周年慶典之際隆重開館。
海勒姆·賓厄姆海勒姆·賓厄姆

顯赫的賓厄姆家族

海勒姆·賓厄姆,1875年出生於美國檀香山一個頗有名望的傳教士家庭。由於家境顯赫,少年時的他在檀香山最高學府、美國教會學校——奧阿厚中學學習了10年,而後在美國著名私立高中菲利普斯中學學習兩年。中學畢業後,賓厄姆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耶魯大學。大學畢業後,他也像父輩一樣成為了傳教士。但意不在此的賓厄姆最終還是回到了學校,1905年他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07年耶魯大學聘賓厄姆為歷史學講師,教授他最熟悉的南美洲歷史。
年輕時的海勒姆·賓厄姆年輕時的海勒姆·賓厄姆
1900年,賓厄姆與聞名世界的鑽石家族蒂凡尼(Tiffany & Co.)創始人的小孫女結婚,他們生了7個兒子。這些孩子也如家族的成員一樣謙虛、奮進,他們中有藝術家政治家等,個個成就非凡。這樣一個顯赫的家庭,還曾經被後人以“賓厄姆家族和美國使命”為課題進行專門的研究。  
約1916年約1916年
與大多數歷史學家不同的是,賓厄姆並不滿足於研究已有的歷史文獻,他懷著巨大的激情,期待著親自去發現那些被埋藏的寶藏。  早在1906年,天生具有冒險精神的他就曾航海前往南美,並將沿途見聞編撰成書——《從委內瑞拉到哥倫比亞之旅》。此後,他還追尋著西班牙的古老商業路線,從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到秘魯的港口城市利馬,並出版了《橫跨南美洲》。
1917年1917年

尋找失落之城

1911年,賓厄姆率領耶魯大學考古隊,以尋找印加帝國的首都為主要任務,再次南下秘魯。他騎著騾子跋涉在安第斯山脈的羊腸小道上,尋找這座無人知曉的異邦古城。  最初的努力毫無結果,隨行者們無不大失所望,只有賓厄姆義無反顧。在居住的旅店,他無意中聽店主人提起,馬丘比丘山中的瓦伊納皮克丘山頂有片廢墟。這個重要的線索令賓厄姆興奮異常。  第二天清晨,風雨交加,同行的科學家都不願出行。賓厄姆只好請店主人和一位當地青年陪同,開始攀山搜尋。沿途地形極為陡峭,湍急的烏魯班巴河兩岸,高峰聳立,高達1.8萬英尺。山間小道籠罩在雲霧之中,荊棘叢生,岩石濕滑。然而這荒山野嶺令賓厄姆備感震撼,他在筆記中寫到:“在我所知曉的世界,沒有任何地方能和這兒的景色相比。雲霧繚繞的大雪峰,金光閃閃、奔騰咆哮的急流,婀娜多姿的巨大花崗岩峭壁……這兒還有著許多種蘭花和蕨類植物,有種難以言表的神秘魅力。”  越攀越高,賓厄姆越來越興奮,他看見了四周由石塊構築的梯地。他相信,這些在陡坡上用石頭砌成的一塊塊小小的平地,就是印加人修建的梯田。  “突然間,我發現面前是印加最好的石建房屋的殘垣,”他後來回憶,“由於數百年來生長的樹木和青苔的遮擋,很難看見它們。石料都經過精心雕琢,巧妙地砌在一起。”走在植被蔓生的廢墟中,賓厄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好運氣——一座皇家陵墓,一座太陽神廟,還有更多宏偉的神廟,一個大廣場,數十所房子,“簡直是難以置信的夢境。”  毋庸置疑,賓厄姆已經站在了今天被稱為馬丘比丘的印加遺址上了。  激動不已的他急忙趕下山去,喚起了在營地的人們。翌日,在一個被當地居民稱為埃斯皮瑞圖·帕梅拍(意為“鬼魂平原”)的地方,賓厄姆的探險隊發現了一個更大的印加城市遺址——維爾卡巴姆巴。  考察回國後,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開始,賓厄姆便投身於軍事和政治生涯。1922年他成為康乃狄克州州長,其後連任州長參議員等職。1937年6在月,離婚後他娶了蘇珊娜卡羅爾希爾。
馬丘比丘馬丘比丘
1956年6月,81歲的賓厄姆在華盛頓的家中逝世,他的靈柩被安放在美國阿靈頓國家公墓。儘管在仕途上取得過顯赫的政績,但如今他更為歷史所熟知的還是作為探險家,作為印加古城的發現者。

消逝在雲霧中的城市

馬丘比丘被浪漫地稱為“消逝在雲霧中的城市”,然而馬丘比丘並沒有真正消逝。  居住在這片山區的人們都知道有這么一個遺址存在,一些當地農民甚至從古印加人殘留的梯地上清除掉灌木和荒草,用以種植如玉米、土豆和胡椒等農作物。在那些白色殘壁上,也依稀有人為的劃痕。但是,賓厄姆還是第一個將這個遺址公諸於世的人。  當你面對建於海拔3700米“高空”的馬丘比丘古城時,內心會受到強烈的衝擊和震撼。  從馬丘比丘傍依山脊的入口處往裡看,整個遺址的宏偉景色迭次展開,就像一組系列照片。在馬丘比丘和維依拉比丘兩座山峰之下,一簇簇石質建築和綠草如茵的院子依次排列。在城市的農業區里,密布著層層石頭壘成的花園平台,其間有蜿蜒陡峭的小道穿過,通向傳統的門樓;商業區的道路則沒有那么陡峭,分布著許多神廟和茅草覆頂的屋子。  傳說印加人是太陽的兒女,原有四兄弟四姐妹。四兄弟中曼科·卡帕克是首領,帶領眾兄弟四處征戰,逐漸征服了鄰近各部落,最終占據了整個安第斯山地區。1243年曼科·卡帕克建立印加帝國,宣稱自己為太陽後裔至高無上的君主——“印加”。卡帕克及其後繼者並不滿足於領土現狀,仍不斷四處征戰。至托帕亞卡統治時期,帝國達到極盛,成為一個人口超過1000萬的美洲大帝國。其疆域南北長達3000英里,從今天的哥倫比亞境內往南直貫智利中部,東西則由太平洋沿岸延伸入亞馬遜叢林。  從1243年立國到1533年被西班牙摧毀,印加帝國共經歷了300年的發展歷程。  印加帝國的人們以及財富何以霎時間消失得無影無蹤?這一點至今仍令歷史學家們費思難解。有一種說法認為,由於印加人民自知抵抗不過刀劍銳利、心思狠毒的西班牙人,於是用竹筏載滿國王的木乃伊和國內所有的金銀財寶,將這些寶物沉到了250米深的的的喀喀湖中。然而稍加思考便發現此說存在破綻。印加人擁有7萬騎兵精銳,難道不敢和西班牙人作殊死戰,卻最終選擇暗地裡大遷移,逃向不為世人所知的崇山峻岭之中?印加人沒有文字歷史,他們使用的最原始的繩結記事來記錄歷史。這一點加劇了古城的神秘性。

馬丘比丘與更多美元

也許賓厄姆並沒有意識到,他的努力復甦了被遺忘的印加古城,賦予它更多的驚嘆與讚美,同時也喚起了更多人對這個昔日帝國的狂熱興趣。  1913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用了整個4月刊來介紹賓厄姆和馬丘比丘,這處遺址也因此受到了廣泛的關注。1983年,馬丘比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之一。今年7月8日在葡萄牙里斯本,馬丘比丘位被評選為“新世界七大奇蹟”,引起了全秘魯以及全世界考古迷們的歡呼慶賀。人們似乎再一次聽到了南美文化脈搏強勁的跳動。  如今,馬丘比丘已經成為秘魯的聚寶盆。在遺址被發現後的不到半個世紀裡,每天有上千的遊客、每年有50萬遊客慕名而來。觀光的旅遊巴士已經開到了馬丘比丘的山腳下,甚至有人正準備在馬丘比丘修建觀光索道,在附近建造六層高的五星酒店。貧困的秘魯當地人表示,即使有再多的遊客,他們也能應付。很多在山腳下擺攤賣秘魯手工藝品的小販和當地導遊都將馬丘比丘的英文Machu Picchu改寫成西班牙語“mucho dinero”,意思就是更多的美元。  過度的商業開發將馬丘比丘推進了兩難的境地。汽車尾氣的大量排放,周邊城鎮的不斷擴張,數量失控的遊客蜂擁而至,使得古城遺址地表的裂痕不斷增多,出現毀滅性山體滑坡的危險。雖然秘魯政府曾經耗資7000萬英鎊緊急拯救,但仍無法消除日益加劇的隱患。  近百年前,賓厄姆將馬丘比丘重現在我們眼前,而今天,古老的“消逝之城”是否將再次消失,誰也不知道謎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