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683年
維也納之戰期間,許多居民遭到屠殺,因此留下血街(Blutgasse)的地名。18世紀從廢墟中復甦,得益於溫泉的建設。每天訪客多達300人。
1802年,
貝多芬曾在此居住半年之久,面對他趨於嚴重的耳聾。在寫給他的兄弟的信《海利肯施塔特遺書》中,他提到了自殺的念頭。但他從此返回時,恢復了活力,開始了新的時期。
19世紀下半葉,這裡的溫泉乾涸,原址改建為公園。然而,小鎮夏季良好天氣的聲譽,繼續吸引維也納的資產階級來此定居。1851年,奧地利氣象與地球動力學中央研究所在此成立。
1892年,海利肯施塔特併入
維也納。1898年,火車站開通。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社會民主黨市政府採取建設經濟適用住房政策,以改善工人階級的悲慘生活條件。為此,建造了巨大的
卡爾馬克思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