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大峽谷

海倫大峽谷

海倫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因綠色自然、紅色人文二者兼備,山、水、林三位一體,堪為綏化市域範圍內首屈一指的先天條件好、開發價值大的旅遊資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倫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 
  • 地理區域:黑龍江省海倫市
  • 地理位置:黑龍江省海倫市
  • 面積:2095 公頃
  • 管理單位:海倫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
景區介紹,自然資源,開發建設,古生物群,

景區介紹

海倫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距市區42公里,林區資源雄厚、物產豐厚、山清水秀,自然景觀奇特、景色宜人,令人陶醉於大自然之中,留連忘返。2010年11月經黑龍江省林業廳批准在轄區景家店林場、陳家店林場、通肯河林場設立省級大峽谷森林公園,面積2095公頃,森林覆蓋率98.14%。

自然資源

大峽谷森林公園毗鄰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和林都伊春,地處黑龍江旅遊景區節點,以獨具特色的十裏白樺、百年峽谷、千頃濕地、萬畝紅松聞名遐邇。

開發建設

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在景區建設上,景區大門、停車場、採摘園、給排水等基礎設施完備,勾畫了六大集群,包括陳家店林場的歷史景點集群、雙河林場的戰爭景點集群、景家店林場的綠色景點集群、景家店原始森林的紅色景點集群、通肯河林場的動物景點集群和東方紅水庫水上遊覽項目集群。

古生物群

中國地質博物館副館長、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委員劉樹臣介紹,自2018年起,中國地質博物館、中國地質調查局瀋陽地質調查中心、北京自然博物館等多名古生物學家對海倫市動植物化石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發現了海倫大峽谷古生物群。“這是我國境內發現的第一個以白堊紀樹蕨莖幹化石為主的生物群。目前已發現白堊紀蕨類植物莖幹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以及恐龍化石和鱉化石等十幾種。這些化石的發現為研究我國東北地區恐龍時代古生態、古氣候、古環境、古植被演變提供了重要證據。”
海倫大峽谷
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海倫大峽谷古生物群遺蹟位於黑龍江海倫國家森林公園,峽谷上接小興安嶺余脈,下至海倫市東方紅水庫上游,谷長10餘公里,是小興安嶺西坡向松嫩平原的過渡帶,該區域生態系統完整,森林更新演替良好,物種多樣性豐富。2018年以來,海倫市先後三次邀請多所國家權威機構的古生物學專家前來考察研究。
“此次發現的古生物化石呈礫石態廣泛分布於河谷中,產出量大。化石個體較其他地區的大。化石類型豐富,既有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又有恐龍、龜鱉類等爬行動物。”中國地質博物館研究員程業明說,“其中大量登普斯基蕨莖幹化石的發現也為中國白堊紀地層與世界其他地區同時代地層的對比提供了證據。”
根據研究,程業明推斷,海倫地區在晚白堊世為舒緩的濱淺湖環境,河流縱橫,海倫大峽谷正處於河流和湖泊交匯處。當時氣候應溫暖濕潤,植被茂盛,蕨類植物和松柏類裸子植物生長,湖岸有龜鱉類、恐龍類等其他脊椎動物生活和繁衍,形成良好的陸相生態系統。
中國地質調查局瀋陽地質調查中心副總工程師張立東通過調查發現,海倫大峽谷古生物群遺蹟主要有白堊紀樹蕨類、蘇鐵類、松柏類3大類植物化石,古生代原生動物蜓類化石,無脊椎動物腹足類、爬行動物龜鱉類和恐龍骨骼3大類動物化石。通過綜合室內整理和區域地層對比,初步認為海倫大峽谷地層應屬於晚白堊世-新近紀地層。
專家認為,海倫大峽谷古生物群的發現為探討東亞、西歐和北美地區白堊紀植物群關係提供重要依據。同時,該地古生物化石矽化程度高,古生物本身結構構造保存完整,且具有典型環境指示特徵,是展示地質歷史變遷、化石埋藏和發掘的極好地球科學科普場所,應進一步開展科學研究和保護利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