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雕大肚佛銅球壺

浮雕大肚佛銅球壺

銅壺是銅製的銅質器皿,既是酒器,也是盛水器,用於燒水;漢代還作為量器。

根據材質分,銅壺可以分為,紫銅壺,黃銅壺,白銅壺,其中紫銅壺質量最好,銅的含量更高,更純,更易於保養。

根據工藝分,可以分為手工銅壺和鑄造銅壺。

而此件浮雕銅球壺:包漿老道、雕塑神似、品相完好、雕像寓意深厚、實乃一件世間比較少見的珍品,值得廣大收藏界的朋友投資收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浮雕大肚佛銅球壺
  • 外文名:Relief big belly Buddha copper ball pot
  • 年代:清代時期
  • 展示地點:珠海九洲國際
  • 特徵:球形
古代用途,器皿,古代計時器,漢代銅壺,銅壺用途,銅壺造型,何謂浮雕,高浮雕,淺浮雕,浮雕簡史,

古代用途

器皿

詩經》:“清酒百壺”;是古代盛酒的器皿,當時也用它盛水,《孟子》:“簞食壺漿”。它的形狀因時代不同,變化較大。商代的壺多是扁圓形,大腹、貫耳(耳象筒子)、圈足。西周的壺圓形長頸,大腹有蓋,兩旁有耳,作獸頭銜環。春秋時的壺,鼓腹長頸,肩上有兩個伏獸;新鄭出土的一件作扁圓形,圈足下有伏獸,蓋上裝飾著蓮瓣並有一隻立鶴,和周初的壺已大不相同。戰國的壺更接近於後來的瓶子。這時有方壺,是漢代鍅的始祖,此外還有八角形、瓠形等形狀比較特別的壺。
浮雕大肚佛銅球壺

古代計時器

是古代銅製壺形的計時器。唐 顧況樂府》:“玉醴隨觴至,銅壺逐漏行。” 宋 王安石《春寒》詩:“冰殘玉甃泉初動,水澁銅壺漏更長。”《水滸傳》第三一回:“五鼓樓頭,點點銅壺正滴。”《花月痕》第四一回:“別淚銅壺共滴,愁腸蘭燄同煎。”

漢代銅壺

漢代的銅壺繼承春秋戰國時期的傳統樣式,圓壺稱為鐘,方壺稱為鍅。

銅壺用途

壺既是酒器,也是盛水器,漢代還作為量器。

銅壺造型

漢代銅壺已有定式。造型優美。小頸是鼓腹,口外侈而圈足,飾弦紋,腹側有一對鋪首銜環,此種形式具時代特色。河北滿城漢墓出土的長樂宮鐘和錯金銀鳥篆文壺,都是代表性的精美作品。前者全身布滿方格紋,其上鎏金,方格中嵌以淡藍色琉璃,金色與藍色相互輝映,色澤美麗;後者遍體布滿纖細流暢的鳥蟲文字。

何謂浮雕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種雕塑,是介於圓雕和繪畫之間的藝術表現形式。浮雕的空間構造可以是三維的立體形態,也可以兼備某種平面形態;既可以依附於某種載體,又可相對獨立地存在。
一般地說來,為適合特定視點的觀賞需要或裝飾需要,浮雕相對圓雕的突出特徵是經形體壓縮處理後的二維或平面特性。浮雕與圓雕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相對的平面性與立體性。它的空間形態是介於繪畫所具有的二維虛擬空間與圓雕所具有的三維實體空間之間的所謂壓縮空間。壓縮空間限定了浮雕空間的自由發展,在平面背景的依託下,圓雕的實體感減弱了,而更多地採納和利用繪畫及透視學中的虛擬與錯覺來達到表現目的。與圓雕相比,浮雕多按照繪畫原則來處理空間和形體關係。但是,在反映審美意象這一中心追求上,浮雕和圓雕是完全一致,不同的手法形式所顯示的只是某種外表特徵。作為雕塑藝術的種類之一,浮雕首先表現出雕塑藝術的一般特徵,即它的審美效果不但訴諸視覺而且涉及觸覺。與此同時,它又能很好地發揮繪畫藝術在構圖、題材和空間處理等方面的優勢,表現圓雕所不能表現的內容和對象,譬如事件和人物的背景與環境、敘事情節的連續與轉折、不同時空視角的自由切換、複雜多樣事物的穿插和重疊等。平面上的雕鑿與塑造,使浮雕可以綜合雕塑與繪畫的技術優勢,使浮雕的塑造語言比之其它雕塑尤其是圓雕,具有更強的敘事性同時也不失一般雕塑的表現性。
壓縮空間的不同程度,形成浮雕的二種基本形態——高浮雕和低浮雕。
浮雕大肚佛銅球壺

高浮雕

高浮雕由於起位較高、較厚,形體壓縮程度較小,因此其空間構造和塑造特徵更接近於圓雕,甚至部分局部處理完全採用圓雕的處理方式。高浮雕往往利用三維形體的空間起伏或誇張處理,形成濃縮的空間深度感和強烈的視覺衝擊力,使浮雕藝術對於形象的塑造具有一種特別的表現力和魅力。法國巴黎戴高樂廣場凱旋門上的著名建築浮雕《1792年的出發》,是高浮雕的傑作。藝術家將圓雕與浮雕的處理手法加以成功的結合,充分地表現出人物相互疊錯、起伏變化的複雜層次關係,給人以強烈的、撲面而來的視覺衝擊感。

淺浮雕

淺浮雕起位較低,形體壓縮較大,平面感較強,更大程度地接近於繪畫形式。它主要不是靠實體性空間來營造空間效果,而更多地利用繪畫的描繪手法或透視、錯覺等處理方式來造成較抽象的壓縮空間,這有利於加強浮雕適合於載體的依附性。美索不達米亞的古亞述人,大概是最善長於用此手段進行藝術表現的藝術家。在一系列的“亞述人狩獵圖”中,他們很好地運用淺浮雕手法,富有節奏感和韻律感地表現出充滿生氣的藝術形象,並以複雜的動勢貼切地展現出人物和動物的內在情感。
浮雕空間壓縮程度的選擇,通常要考慮表現對象的功能、主題、環境位置和光線等因素,其中環境與光線因素起著決定性作用。優秀的雕塑家總能很好地處理這些關係,從而使作品達到良好的視覺效果。
在充分表達審美思想情感的基本創作原則之下,浮雕的不同形態各有藝術品格上的側重或表現的適應性。一般地說,高浮雕較大的空間深度和較強的可塑性,賦予其情感表達形式以莊重、沉穩、嚴肅、渾厚的效果和恢弘的氣勢;淺浮雕則以行雲流水般涌動的繪畫性線條和多視點切入的平面性構圖,傳遞著輕音樂般的平和情調和抒情詩般的浪漫柔情。

浮雕簡史

人類社會存在以來,藝術一直是整個人類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原始先民由於對自然現象還無法正確地解釋,於是產生了原始宗教,他們以各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對自然和神靈的崇拜。隨著原始宗教的發展,原始雕塑藝術也作為祭祀信仰、崇拜觀念的體現方式或表達形式而得以發展。山洞中的原始岩畫和雕刻,最初表露出浮雕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原始特徵。人類的物質生活,往往影響到精神上的表現。在遠古時期,原始人類用顏色和線條來表現狩獵採集生活所接觸的自然對象,把它們描繪成平面的繪畫,以表達人們對這些事物的關切。當人們發明線刻,意欲以岩石等硬質材料固定和保存這些形象時,最初的浮雕便產生了。隨實踐經驗的積累,人們發現了暗影表現法,逐漸由平面形相的塗繪進到對物象體積的關注。這種關注以及採用各種材料來達到體積表現的造型實踐,促進了圓雕最初的發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