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蓋山位於浦城縣盤亭鄉柳墩村東面,離縣城42.5公里,一名蓋仙山,為閩、浙兩省界山,頂峰海拔1146.4米,為武夷仙霞山余脈。因盤石壘疊,下者如盤,上者如蓋,故名。明朝徐霞客曾遊歷此山,在《閩游日記(後)》里曾記遊覽、考察此山的經歷,驚嘆于山中怪石拏雲,飛霞削翠,贊其:“大石磊落,棋置星羅,松木與石爭隙……芾石籠崖,獰惡如奇鬼。”主要景點有一線天、龍洞、浮蓋絕頂等。1998年7月列為福建省第四批風景名勝區。是國家4A級景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浮蓋山風景區
- 地理位置:浦城縣
- 占地面積:面積10平方公里
- 景點級別:國家4A級景區
- 頂峰海拔:1146.4米
概述,特點,主要景點,犁尖峰,石蓮池,石 鐘,仙掌石,仙人跡,碧獅峰,一線天,龍池、 龍洞,松岩洞,雙筍石,仙人峰,棋盤石,三疊石,白花岩,東瓜石 蝦蟆石,浮蓋山絕頂,
概述
浮蓋山又名蓋仙山,面積1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46米。明朝旅行家徐霞客五次入閩,曾兩次遍游山中諸景,並在山中大雲寺寫下《游浮蓋山記》,盛讚浮蓋山“石痕竹影,娟然可愛。峰巒環列,此真獨勝。”浮蓋山位於浦城縣盤亭鄉柳墩村東面,於1998年7月被福建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特點
浮蓋山屬花崗岩地貌,其最大的特色是峰奇、石怪、洞多、寺古。峰奇:遊人在山下5公里外,遠遠就能望見石人峰酷似一位危冠高坐的仙翁,其肩上有一股終年不竭的泉水,飲之甘甜爽口,令人稱奇。還有那酷似犁頭與犁鏵的犁尖峰直插雲天;指節畢現的仙掌峰則仿佛在向遊人指點迷津;風帆石正乘風破浪駛向遠方。石怪:在山坡茂密的松竹叢中,遍撒著奇形怪狀的岩石。大者高一二十米、小的三五米。這些岩石如龍如虎,似龜似雞,如鐘如鼓,似球似筍,千奇百態。洞多:大大小小的石岩,擠擠挨挨,層層迭迭,互相支撐,形成了曲曲折折、忽明忽暗的岩洞不下百餘處。唯一一處“暗無天日”的石龍洞,下大上小,洞口僅容一人出入,洞下端可容三五人。因洞身狹長且兩壁岩石粗礪猶如龍鱗,洞頂又有一脈清泉涓涓而下,故稱為“石龍洞”。寺古:始建於唐代的大雲禪寺,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因寺旁有巨石如鐘,又名石鐘寺。
在浮蓋山麓靠近閩浙兩省交界處,還有一座歷史上著務的關隘——楓嶺關。此關地控閩浙贛三省,在公路開通之前,千百年來一直是三省人民相互往來的唯一通道。如今它的原有作用雖已結束,整個關隘僅關門尚存。但遊人到此,駐足關前,腳下是兩米多寬的石板古道,跳望兩省的村落田園、重重山巒,今古興亡、逝者如斯的懷古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浮蓋山的地理位置也很優越,它與我國東南半壁的重要風景區都有公路相通?真可謂“四通人達”。由此北去直通浙江省的新安江千島湖,距離約200公里:西北沿205國道線公路到安徽黃山約250公里;西向公路可直迭江西省-三清山、龍虎山等道教名山(距離分別約150公里和200公里):西南向公路可通武夷山,距離約130公里;由此向東驅車去福建閩東太姥山風景區大約300公里,東北向有公路直達浙江省著名的青資、寶劍之都龍泉市,距離只有140公里。遊興未盡的客人由此盡可自由選擇,再奔前程。
浮蓋山的地理位置也很優越,它與我國東南半壁的重要風景區都有公路相通?真可謂“四通人達”。由此北去直通浙江省的新安江千島湖,距離約200公里:西北沿205國道線公路到安徽黃山約250公里;西向公路可直迭江西省-三清山、龍虎山等道教名山(距離分別約150公里和200公里):西南向公路可通武夷山,距離約130公里;由此向東驅車去福建閩東太姥山風景區大約300公里,東北向有公路直達浙江省著名的青資、寶劍之都龍泉市,距離只有140公里。遊興未盡的客人由此盡可自由選擇,再奔前程。
主要景點
犁尖峰
南向,兩石前聳,各高數十丈,其中一石斜而尖銳,故名。徐霞客遊記中稱為“犁頭尖石”。
石蓮池
犁尖峰下有五峰迴環離立,中藏一坪。古代,僧人構寺山中,在坪上微窪處綴以碎石,蓄水種蓮,故名石蓮池。
石 鐘
古代,山僧曾於五峰山麓土坪上修建大雲寺(又稱大寺),寺今雖已廢,旁遺一石,形如寺鐘,故名。
仙掌石
位於石鐘之東。一塊奇石,酷似仙掌,分指伸爪,恍欲向蒼穹摘取星辰,故有此名。
仙人跡
仙掌石之南遺有仙橋,橋上有類似巨足的蹤跡,人稱仙人跡。
碧獅峰
位於仙人橋之東,形似雄獅。林木點綴山峰之間,碧綠蔥蘢,稱碧獅峰。
一線天
位於碧獅峰之東,為一處岩罅式岩洞。洞口夾壁狹僅尺許,上下如一。往浮蓋峰頂即由此罅攀登而上。罅內晦暗,遊客執燈具匍匐而入,兩旁岩罅夾立高峙。徐霞客當年遊覽後寫道:“初入,其合處猶通竅一二;深入,則全黑矣。其下,水流沙底,濡足而平。中道,有片石,如舌上吐,直豎夾中,高僅三尺,兩旁貼於洞壁。洞既束肩,石復當胸,無可攀踐,逾之甚艱。再入,兩壁愈夾,肩不能容,側身而進。又有石片如前,阻其隘口,高更倍之。”遊人履艱歷辛,才能通過隘口,復上躋重崖,到達絕頂。
龍池、 龍洞
龍池位於一線天中段,其處岩罅內壁稍寬舒,遊人可平肩而進,而罅間流水較為泓深,人稱“龍池”。仰睇其上,高不見頂,一條狀似蛟龍的白岩自夾壁盡處懸崖直下,迥異於岩罅中赭黃色的岩石。白岩石突兀崢嶸,紋理又裂成鱗甲狀,古人遂以“龍”名之,此洞也稱為“龍洞”。
松岩洞
“一線天”東面。洞皆大石層疊,如重樓復閣,其中燥爽明透,可坐臥。
雙筍石
位於松岩洞之前,狀似春天迸發之雙筍,故名。
仙人峰
位於雙筍石之西。峰如人狀,立於一塊高約丈許的石座上,美稱為仙人峰。
棋盤石
仙人峰之西,岩石平砥,視若巨大的棋坪,稱棋盤石。
三疊石
棋盤石之西,三石相疊,故名。其中一石著地。落地石之上,壘疊有三面懸空的二塊岩石。
白花岩
從三疊石迤北而行,即見白花岩。岩塊寬敞方正,左、右壁相距數丈。外黑中白,遠望若仙人掛榜示人,因名掛榜石,又稱“仙人曬被”。
東瓜石 蝦蟆石
出浮蓋山,面臨江山溪口,有巨石高數丈,俗稱東瓜石。石上又蹲一小石,俗稱蝦蟆石。
浮蓋山絕頂
位於浮蓋山最東頭,出一線天,可逶迤攀登絕頂。峰頂有石,踞石而坐,下視峰麓,只見崩坑墜谷,層層如碧玉輕綃,遠近萬狀。由此而西,則蜿蜒數峰,迭起迭伏,止於三疊石(三疊石為最西頭,稱為西隅)。三疊峰下即為白花岩。